为什么说我们依赖环境而生存(在复杂环境中生存)

为什么说我们依赖环境而生存(在复杂环境中生存)(1)

深度好文:4530字 | 12分钟阅读

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句话:“妈妈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像是给人生做了注脚,外部变化无常,你说不好会被风吹向哪里。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话题:为什么你知道这么多知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或者换一个问法:为什么很多成绩好的人最后一事无成,而那些学业落后的人却在赚大钱,甚至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阿甘的经历是个参考:75的智商、童年身患残疾,对于命运起初的不公平,他在一次次困境中转化为自身优势。

在人生这场长跑中,相比知识、智商,勇敢、坚强、笃定、爱、钝感力等质朴的个人能力或许更加重要 。

因为环境变化总是快人一步,知识的简化与反启蒙特性阻碍了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时代,信息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如今十年的境迁可能超过过去百年。

疫情、冲突、环境问题……每个黑天鹅都能让原本坚固的知识防御系统变得毫无招架之力。

当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我们很难用过去的认识应对当下面对的问题。

未来怎么办?或许不论组织或个人,都需要从朴素的生存技能中提升环境适应能力。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个重要的基本生存技能——反脆弱。

为什么说我们依赖环境而生存(在复杂环境中生存)(2)

什么是反脆弱?

脆弱的反义词,有人说是坚强,但反脆弱更贴切。

反脆弱是《黑天鹅》作者塔勒布提出的。

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对外呈现三种状态:脆弱态、强韧态、反脆弱态。比如:

一个水晶球掉到地上很容易摔碎,那么它是脆弱的;

一个铁球掉到地上完好无损,它是强韧的;

但我们把一个雪球仍到地上,它反而会越滚越大,它就是反脆弱的。

按照这个概念归类:

对已知或有迹可循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知识,让自己呈现强韧态;

对未知事物,我们应该呈现反脆弱态,帮我们解决我们不了解的事物。

塔勒布在《黑天鹅》中有过这样的描述:

“我们一直认为波动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是一桩坏事,于是想方设法要去消除它们,但这些想消除它们的举动,让我们更容易遭到黑天鹅的攻击。”

反脆弱,就是教你如何在风险、压力、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中成长壮大,将外部环境转化为自身优势。

为什么说我们依赖环境而生存(在复杂环境中生存)(3)

为什么越稳定越脆弱?

我们看到太多商业的残酷,以及黑天鹅面前,组织和个人的脆弱性。

几天前(12月22日),学而思在线上直播了告别会,媒体将其称为一场历史性的告别。

国家今年出台的“双减”政策,教培行业坍塌,这个拥有包括新东方、学而思在内的70万教培机构,1000多万从业人员,曾经无限风光的行业,一瞬间成为了过去式。

所以我们更加明确:

从来没有真正的铁饭碗,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安全感。

洛克菲勒曾说:“如果你眼前的盛况给你天堂般的感觉,那么接下来等待你的也许就是地狱。”

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些假设

假设这些员工在工作之外拓展了优质人脉圈或副业,那么工作危机时,还可以快速维持生计。

假设这些企业在教培业务之外拓展了第二增长曲线,那么当行业发生危机时,还可以保证组织的生命力。

只是,我们常常太高估自己的认知经验,太低估环境的变化。

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人类是最聪明的动物,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智慧能够对抗环境,更习惯于躲避变化,也更愿意相信每一次吃到的巧克力都是甜蜜的。

人或组织,经常喜欢构筑自己认为的“稳定”。

这种稳定大概分两种:

一种稳定来自“习得性无助”;

一种稳定来自过分自信和经验主义。

遗憾的是,两种稳定都是假象,因为它们都是脆弱的。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团长龙文章说过一句话,“中国人连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

人们渴望安逸,但那个时代追求安逸,结果就是任人宰割。

泰国人训象,会将一根栓有绳子的树枝插在地上,绳子另一头拴住大象,这样简单的装置,会让重达数吨的大象安静地待在原地。

因为这些象从小就会受到绑在树上的训练,一开始它会尝试挣扎,时间久了就放弃了挣扎,即便他们有实力挣脱任何束缚。

心理学中将这种现象描述为“习得性无助”。

另一种“稳定”,是因盲目自大产生的幻觉,简单来说,是对已知经验、已知知识太过自信。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举过一个火鸡的例子。

有一个爱思考的火鸡,发现主人总是早上九点给它喂食,无论周末,还是刮风下雨。于是这只聪明的火鸡,总结出规律:无论什么情况,主人都会来照顾我。

当它安全感爆棚时,感恩节到了,它成了主人的一盘菜。

这只火鸡勤奋且聪明,但对它来说,这件事超出了它的认知。

大多数时候,我们归纳总结的知识,及我们对事物的判断,都停留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比如,手机怎么可能离得开按键?照相机怎么离得开胶卷?大众怎么离得开教培行业?

事实上,都离得开。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说:“21世纪没有稳定这回事,如果你想要稳定的身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价值观,那你就会被时代抛弃!”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放弃追求稳定的想法,彻底拥抱不确定性。因为在未来,变化会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激荡、更频繁、更猛烈,学会与世界共振才是新的生存方式。

为什么说我们依赖环境而生存(在复杂环境中生存)(4)

个人怎么样反脆弱?

那么,怎样彻底拥抱不确定性?

对个人来说,要始终对外界保持好奇;对未来保持激情;对自己保持敬畏心,同时要直面内心恐惧。

在此之前,你先要放弃对稳定的幻想,努力打破认知局限,走出舒适区。

如果你正处在“风平浪静”的稳定中,那么此时你应该对外部环境保持警觉,可能你过去的认知、经营已经无法满足外部变化。

大部分表面上看起来成功的企业家,他们背后经历过的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原因是他们会不断寻找新的挑战,比如乔布斯、马斯克、贝佐斯、布兰森。

他们更像是冲浪手,主动寻找浪潮,不断挑战未知,同时在风浪中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以及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说简单点,主动给自己设置些难题,别让自己太舒服。

如果你待在因“习得性无助”产生的稳定,那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有机会反复体验成功。

此时,个人兴趣就显得非常关键。

比如,如果你是工作稳定的公务员,可以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再投入小部分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写小说、做短视频UP主。

这就是反脆弱的“杠铃法则”。

即把大部分资本和精力投入到低风险低收益的事情中,小部分投入在高风险高收益的事情中,放弃中间地带。

如果你一心投入工作,或做专职UP主,都是只配置了杠铃的一端,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你就是极其脆弱的。

当你配置了杠铃的另一端,就可以在环境变化中,保证生存能力,简单来说,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所以,如果你对语言感兴趣,可以提升语言能力,业余找份翻译工作;如果你对戏剧文学感兴趣,可以抽时间写小说、剧本;如果你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最简单还可以去健身,身体是未来发展的本钱。

除了兴趣,你还要尝试直面恐惧。比如,如果你腼腆羞涩,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言,那么你就应该主动寻找公开发言的机会。

逃进舒适区只会让你变得越来越脆弱,真正的高手会将恐惧作为路标,因为真正的潜力永远隐藏在最大的恐惧背后。

直面恐惧,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发现更好的自己。

为什么说我们依赖环境而生存(在复杂环境中生存)(5)

组织如何进行反脆弱?

那么对于组织,应该如何反脆弱?

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样的组织是脆弱的。

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说,“大而不倒”才是最大的风险,因为它会直接导致系统性风险。

所以关于企业风险,企业量级并不说明问题,企业脆弱与否,要借助系统化思考,多维度判断。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梳理了系统思考的三要素,即:增强反馈、调节反馈、延迟效应。这三个系统搭配在一起,就是一套反脆弱系统。

忽视这三个系统的任何一个,就是脆弱系统。

比如单一的线性增长系统。那些曾经或正在蒙眼狂奔的企业,大多都是脆弱系统。

盲目扩张容易忽视企业增长极限,继续投入扩张就会遇到更大的阻力,甚至系统崩盘。

好比在高速公路上开车,道路平坦笔直,你可以猛踩油门一路高歌。但道路不会永远平坦,一旦出现弯道或障碍物,正常的司机会选择踩刹车。

而反脆弱系统则更加健全均衡,一家公司的顶层架构是人财物,业务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必须围绕业务变化去做人力和财务系统,要搭建这样的系统“天地图”(参考酵母天地图)。

外部危机是常态,如何在危机中增长,你需要为组织建立一套“反脆弱增长系统”。让组织清楚什么时间踩油门、什么时间踩刹车,如何避开障碍物,并且保持高质量的行驶速度,你就能成为能熟练应对外部变化的老司机。

为什么说我们依赖环境而生存(在复杂环境中生存)(6)

反脆弱怎样用在工作中?

企业反脆弱的核心就是系统化思维,组织也不等于人力资源,组织是一个生态系统。

既然组织是生态系统,系统中的五脏六腑怎么运行和联动?

首先是老板,作为整个组织的舵手,企业一把手首先应该具备系统化思维,同时通过这种顶层思维,搭建一套反脆弱的组织创新体系。

其次是管理者,对管理者来说,重要的思考如何将组织原来粗放式的管理,升级为精细化的管理系统。

最后是员工,新时代人人都是管理者,我们要找到自己的自驱力,提升自身能力,为别人和自己创造价值。

那么,组织中的个体如何提升能力,我们可以参考菁英人才的“三力四会”。

三力也就是体力、脑力和心力。第一个是体力,当老板是个体力活;第二个是心力,内心强大很重要;第三个是脑力,即认知的迭代能力。

你做到高层管理者以后,就会觉得三力模型在各行各业都适用。

“四会”是会想、会写、会说、会干。

首先,会想,你要做一个会结构化思考的人。

没有结构化思考的能力,你拿到一个创新业务的时候是懵的,因为你压根没有切入的头绪。

但如果你有结构化思考的能力,就会知道第一步是做好行业研究,第二步是做好竞品调研,第三步是做好用户调研,最后才能得出差异化战略。

其次,会写,你要学会结构化的写作。

会写作的人逻辑思维不会差,只有当你的逻辑思维对了,你呈现出来的作品才会是让人看得下去的。

再次,会说,你要学会结构化的表达。

人类的大脑是很会偷懒的,如果你不用结构化的方式表达,别人压根记不住。你可以用3W1H法则来规范你的表达结构,理性的表达才能让人对你印象深刻。

最后,会干,你要结构化地执行。

也就是说你要会干活。会干活也分几个层次:第一层,老板说一你做一,这叫责任心;第二层,老板说一你做到一点五,这叫充分理解;第三层,你还能举一反三,思辨的执行,这是会干活的最高水准。


一切事物都处在流变之中,变化正是今天最显著的特征,应对变化,不论个人还是组织,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

组织的反脆弱可能更加复杂,能否建立反脆弱的组织系统,会是未来企业决胜的关键。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创业酵母

彩蛋信息:大家千呼万唤的张丽俊(Cherry)老师新书《组织的力量:增长的隐性曲线》已经出版啦,喜欢的话可以自行去电商平台搜索,目前预售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