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路异常艰难(总难忘那盏煤油灯)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冯斌

在微风中,灯光忽明忽暗地上下跳动着,这是一盏煤油灯。照不了多远,家人们只能围灯而坐。那灯光下,或许还有老母亲支起夹板纳鞋底,或者缝缝补补的身影。

煤油灯啊,其实还是中国共产党刻骨铭心的记忆。仿佛依傍在河床边上的峭石,风雨愈侵蚀,年代愈久长,煤油灯留下的印记就愈发显其光泽。

煤油灯那小小的火苗,固执地温暖着岁月的记忆,是它那星星之火,点燃了推动时代的智慧;是它那如豆之光,照亮了大道行思的未来。

革命之路异常艰难(总难忘那盏煤油灯)(1)

前辈使用过的煤油灯

烟雨楼前,一艘红船安静地停泊在风景如画的南湖水面上,静静守望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想的辉光。当年中国共产党这个“婴儿”就是在南湖上“呱呱坠地”的。从此,红船成为永恒的风景,煤油灯辉映着斑斓的波光,将对新世界美好的愿景渗进最伟大的想象。

广州东山的近现代革命史迹,永远少不了中共“三大”的一盏煤油灯。在领导人活动的主要场所“春园”、“逵园”及“简园”,尽情释放着光芒。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盏灯,足以照亮“三园”的每个角落。人们常想,为什么“三园”在历史里总那样崭亮?就像开会时,代表们挤在逼仄的会议室里,时值暑天,空气闷热。守望他们的就是一盏吊着的煤油灯。

原来,每一盏煤油灯,都是活着的历史,在艰难的环境下,每盏煤油灯都有厚重的过往,都向着阳光一段,都寻着焦灼后的明朗。

革命之路异常艰难(总难忘那盏煤油灯)(2)

文家市里仁学校

1927年9月19日晚,一个有着颇为斯文的名字的小镇,走进历史的视野,她叫文家市;在里仁学校的教室里,嗅到一缕来自历史深处的书香。

那晚的声响格外动人。

泛着冷色调的微光,煤油灯,微弱得像是随时要熄灭一样,天暗得有点不寻常。很多身影沉默着。

起义失败后的反思在空气中凝结。

教室并不开阔,毛泽东耐心说服着,退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坚持农村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身着普通老蓝布农民服装,打着绑腿,脚穿草鞋的毛泽东,还在里仁学校郁郁青青的草坪上,为战士们动员。

战士们拼命地鼓起了巴掌,笼罩在队伍头上的愁云迷雾霎时被驱散。

开会时的煤油灯,还在燃着。光若在,希望就在,梦就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日月悠长,山河无恙。

原来,一盏煤油灯记录共产党一次次成熟的印迹,点燃黑暗前的一道道亮光。

革命之路异常艰难(总难忘那盏煤油灯)(3)

翠色含黛,层林尽染,大山环绕下,一座古代祠堂在煤油灯里成为永恒剪影。

为什么它牵引着历史的目光?只因,它是党史上地位赫然的古田。

新泉整训是古田会议的一大篇章。在新泉红军得以很好地休整。煤油灯下,停驻了艰苦岁月中一丝丝温暖和诗意。战士们持着煤油灯,一抹暖光给人们精神上的信赖与支撑。

革命之路异常艰难(总难忘那盏煤油灯)(4)

河上煤油灯。

战士们躺在沙滩上望繁星,繁星也在天上望着匝地“星辰”。是的,煤油灯就像铺在地上的繁星。

这是属于时代的温暖。

这让人回想起万家灯火的融融景象。

原来一盏煤油灯就是家国的一簇希望,就是心田的一派温馨。战士们守望万家灯火,好像回到家乡人民温暖的怀抱。

而通过在新泉10多天的调查,毛泽东在望云草室的煤油灯下,起草召开红四军党第九次党代会的决议草案,好像在黑夜中看到黎明的曙光,勾画出建设人民军队的蓝图,为红四军九大的召开奠定了基础。12月22日全体指战员向古田进发。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红色大字至今熠熠生辉。

革命之路异常艰难(总难忘那盏煤油灯)(5)

时针停驻在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在史册挺立如斯。会议室的房顶中央吊有一盏旧式煤油灯,房屋中间有一个长条桌子。十分狭小的会场,却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命运。

那一晚,红色火焰避免了被扑灭的命运。

破晓和月牙在交替,生是为了证明信仰存在的痕迹,火燃烧后诞生更伟大的生命。

这是种神秘的东方力量。这种东方力量主要是靠信念和谋略,摒弃了“左”倾领导的匹夫之勇,反而迎来了克敌之灵。

革命之路异常艰难(总难忘那盏煤油灯)(6)

40多年前,陆军某部“大功三连”官兵白天参加国防施工,晚上点着煤油灯在坑道里学毛著。

“煤油灯精神”穿梭了40多年时间,历久弥新,连队先后成为享誉全军的思想工作模范连、基层建设模范连、科学发展模范连。

这和当年多么不谋而合!难忘那条曾经被煤油灯照耀过的道路。那时,几乎没有路,模糊得几乎认不出的艰难小路是他们踩出来的。那时,正是中国革命的艰难阶段。那片光景下,站在时代风口浪尖的那群人,不论历经多么残酷的千淘万漉,总会始见真金。惊涛拍岸里,一部分人能走到最后,化为皇冠上璀璨的明珠,组成天空上不灭的星星。

而今,大功三连的传奇,有一盏盏煤油灯来赓续。回望这条路,早已连接成大气磅礴、气血健旺、精神抖擞的发展格调。历史,熔铸着伟大奇丽,所有的书写更加不凡。

原来,一盏煤油灯洒下一片片精神的暖温。

革命之路异常艰难(总难忘那盏煤油灯)(7)

伟大,从不会雨打风吹去,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奇迹产生的一刻,也是生命力喷薄的一刻,也是国民精神扬升的一刻,更是底蕴和原色璀璨的一刻,泪花飞奔的一刻。

正是有了他们的灯火、他们的热爱、他们的磅礴,壮丽狂飙从天落,才换了人间!

革命之路异常艰难(总难忘那盏煤油灯)(8)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冯 斌

编辑:郝思嘉 李先慧

编审:曲延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