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在心底种下一片森林)

“啊,能量又被偷了……”“我要记得浇水才行!”

早晨,点击绿色的能量球收取能量,看看自己的能量还差多少才够种下一棵梭梭树、沙棘、云杉……也许这便是身处钢筋丛林里的我们距离森林最近的时刻了。

森林里有哪些生物?动物之间又会发生哪些事情?

别急,“森林哑语翻译者”——苏联作家维·比安基的《森林报》也许能告诉我们答案,为我们枯燥的生活增添一抹生动的色彩。

不想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在心底种下一片森林)(1)

苏联作家维·比安基(1894~1959)出生在一个养着许多飞禽走兽的家庭里。他父亲是俄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

比安基从小喜欢到科学院动物博物馆去看标本,跟随父亲上山打猎,跟家人到郊外、乡村或海边去住。

在那里,父亲教会他怎样根据飞行的模样识别鸟儿,根据脚印识别野兽……更重要的是教会他怎样观察、积累和记录大自然的全部印象。

比安基27岁时已记下一大堆日记,他决心要用艺术的语言,让那些奇妙、美丽、珍奇的小动物永远活在他的书里。

从事创作30多年的他,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轻快的笔触、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进行创作。

不想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在心底种下一片森林)(2)

《森林报》作为比安基的代表作,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了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周边的森林和都市趣闻。

《森林报》驻林地的记者是孩子、猎人、科学家和护林员——所有在森林里跋涉,对野兽、鸟类和昆虫的生活感兴趣,记录森林里发生的形形色色事件并将其寄往《森林报》编辑部的人。

此外,还会有列宁格勒广播电台发出无线电呼叫苏联在北冰洋群岛的冻土带、中亚细亚沙漠、乌苏里大森林、阿尔泰山脉等地的广播电台发来天南海北的趣闻。

在季节的流转中,奏响的是一首大自然的和谐乐曲。

春天,万物苏醒,白嘴鸦从南方飞回故乡,全身雪白的动物都换了新装;

夏天,阳光赐予大地金色的活力,鸟儿们开始搭巢筑窝,森林里的娃娃们纷纷出世;

秋天,落叶飞舞,候鸟飞往越冬地,小松鼠到处采集蘑菇做冬粮;

冬天,万物归根,聪明的动物们隐藏自己的雪上踪迹,柳雷鸟躲在温暖的雪下度过严寒的冬天……

不想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在心底种下一片森林)(3)

(小鸭子秋泳)

在作者灵动的笔下,我们可以认识各种各样奇妙的生物:

鼯鼠——会“飞”的松鼠;

蝇头兰——像一只红褐色苍蝇的兰花;

七鳃鳗——长着七个出气的细鳃,长得像泥鳅;

阎魔虫——浑身乌黑,遇到危险时会把细腿、触须和头藏进硬壳里;

金线虫——像一根被截断的金属丝,硬度极强;

蜉蝣——在黑暗的湖底待了三年,却只有一日的性命在空中飞舞;

……

还可以看到许多惊心动魄的“大事件”:黑琴鸡的求偶大战,森林巨兽驼鹿的角逐,还有神秘的“午夜强盗”猞猁的夜间袭击……

不想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在心底种下一片森林)(4)

(驼鹿大战)

而云杉、白桦与白杨间争夺土地的“森林大战”更是以“连载”的方式进行了特别报道,三个树种间此起彼伏的力量更替,充分展现了大自然的无限可能

在“大事件”之外,更多的是细水流长的生活。一年四季里,动物所做的事无外乎筑巢安家,寻找食物,繁衍后代。

大多数动物都会辛勤地建造好自己的住处,有些手不巧或者懒惰的家伙就住别人家的窝里。

比如,布谷鸟会把自己的蛋偷偷下在鹡鸰、知更鸟、莺或其他会做巢的小鸟的窝里。而林中的黑勾嘴鹬找到一个废弃的乌鸦巢,就在里面孵起小黑勾嘴鹬来。

不过呢,像布谷鸟这样把蛋下到别的鸟儿的巢里的行为,轻则侵犯其他鸟儿的“财产”,重则导致家庭伦理悲剧。

贪婪的小布谷鸟会企图独占鹡鸰对它的哺育,加上小布谷鸟的体型比小鹡鸰要大,常常会发生“排除异己”的流血事件。而小布谷鸟在独占鹡鸰夫妇的宠爱长大之后,却就这么飞走了,没再见过自己的养父母。

不想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在心底种下一片森林)(5)

(鹡鸰正在哺育小布谷鸟)

这么看来,动物和人一样,也有着许多心酸与无奈呀。

阅读这些或温柔,或悲伤,或惊心的故事,我们感受着生命的欣欣向荣和周而复始,我们懂得了如何去观察大自然,以及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

不想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在心底种下一片森林)(6)

村上春树曾说:“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这片森林也许承载着我们儿时的欢乐,承载着我们对置身广阔天地的渴望,以及对纯真的心灵的向往。

不想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在心底种下一片森林)(7)

(by Alireza Karimi Moghaddam)

即使现在身不由己,可心灵仍可自由徜徉在广阔的天地里,睁开眼去观察,去记录。

只要别忘记曾经存在的那片森林。

还有就是,在蚂蚁森林“种下”一棵树的时候,不要忘记也给自己的心上种下一棵呀。

“The best time to plant a tree is ten years ago, followed by now.”

-END-

▍来源:网络。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