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和高考哪个难(今古状元谁更难考)

古代有科举,现代有高考。

古代状元和高考哪个难(今古状元谁更难考)(1)

高考

人们习惯于把科举的殿试第一名和高考第一名称之为状元。

那么,今天的状元跟古代的状元谁更难考呢?

古代状元和高考哪个难(今古状元谁更难考)(2)

状元及第

首先,我们从竞争人数上来看。

科举的省试和殿试是全国的一场考试,所以,全国各地的考生都集中到一起。

而现代的高考一般是各省自命题,因此每年高考第一名又称省状元。

虽然古代科举是全国进行,而现在的高考是同一个省进行竞争,但毕竟古代人口稀缺,而读书人更少。

全国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还远不及现在任何一省参加高考的人数多。

比如宋初参加科举考试人数算多的,但也不过一两万人,而现在高考一个省参加高考的人数少也有十几二十多万人,多则有一百多万人。

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所以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以后的科举参考人数应该更多。

但这是说的古代科举考生人数与高考文科理科总人数的对比。

然而,古代的科举属于文科,所以,我们要比较高考和科举谁的状元更难考,应该比较高考的文科和科举的状元。

而高中读文科的学生占少数,大多数都是理科,我们假设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以后的科举考试人数跟现代高考文科人数相当,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古代科举考试考状元从竞争人数上的竞争旗鼓相当。

如果定要比理科状元与古代科举状元谁更难考,从竞争人数上来说,自然是现代理科状元更难考。

第二,从考试内容上来看。

古代科举主要以主观题为主。

在明清以前,考试内容还有明经、贴经,相当于现在的填空题,即把经书上的内容一部分蒙住,让考生填空。

要能百分之百答出来,必须把所有经书背得滚瓜烂熟,所以,这类考题也不容易做。

其余的考题就是主观题,通过对经书的学习,谈谈对时政的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明清的时候就是写八股文。

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以上概念来自于百度百科)

而现在的高考文科大约有一半的题目是主观题,而理科百分之九十都是客观题,剩下百分之十的主观题来自于语文。

高考文科客观题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只要好好把握,都不难答对(对于选择题和判断题,运气好,不会也可能答对)。

学理科需要天赋,只要有天赋,再多努力,想考高分也很容易。

但主观题就不同了,你是否得高分可能还得靠一部分运气,比如阅卷人的心情。

所以,主观题更不好对付。

并且文科需要背诵的内容远没有古代科举的多。

所以,从考试内容上看,现代高考不论文科还是理科,都要比古代科举容易一些。

第三,从参与考试人员成分分析来看。

由于现代大学录取率较高,现代的高考绝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

没有考上大学的大多出身社会,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进行复读。

当然也有考上大学觉得不理想,又复读的例子,但这样的学生更少。

而古代科举考试是进行选拔官员的,所以录取率特别低。

一万多人参考,只录取几十人。

相当于现代只录取各个省的状元。

而那时读书人除了做官又没有更好的出路。

所以,那些落榜的读书人回到家继续苦读,以望下一届考试能考中状元。

许多人考了几十年,都没有考中。

比如曾国藩曾和他父亲一同参与科举考试。

古代状元和高考哪个难(今古状元谁更难考)(3)

曾国藩塑像

蒲松龄19岁考中童生(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未考取秀才的,统称童生)后,后来参加乡试屡试不第,考到72岁才考了个岁贡生(相当于现在的保送生),还是学政感其诚,特意给他的一个名额。

古代状元和高考哪个难(今古状元谁更难考)(4)

蒲松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科举考试更是强敌环伺。

因此,科举考试考状元从这一条来说,更难。

总结:科举考状元比现代的高考文科状元要难考一些,但由于理科参考人数远多于科举考试人员,所以,理科状元较科举状元更难考。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觉得今古状元谁更难考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