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郭沫若屈原课文(初中语文课文屈原)

初中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屈原(节选)》

课文选自(《屈原》(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这是一部历史剧,创作于1942年。课文节选自剧本第五幕第二场。

九年级下册郭沫若屈原课文(初中语文课文屈原)(1)

2018—15《屈原》J 小型张

写作背景:《屈原》是郭沫若写于1942年的一部历史剧,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作者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

邮票中的《屈原》作者:

郭沫若

九年级下册郭沫若屈原课文(初中语文课文屈原)(2)

《郭沫若诞生九十周年》J.87

《郭沫若诞生九十周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了表达对郭沫若这位文化战士的深切怀念,于1982年11月16日发行的志号为 J .87的纪念邮票。

《郭沫若诞生九十周年》邮票全套2枚,分别选用了郭沫若的头像、伏案工作像。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1914年,郭沫若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运动。1918年,开始进行新诗创作。“五四”运动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职。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病逝。

九年级下册郭沫若屈原课文(初中语文课文屈原)(3)

J.87《郭沫若像》(2—1)

《郭沫若像》(2-1),图案采用了郭沫若的一幅素描肖像。

画面中,郭沫若那宽阔的前额,蕴含着智慧;有神的双目,透过闪耀着聪明和机敏;紧闭的嘴唇,坚毅而富有表情。这幅素描肖像朴素、大方、庄重,成功地表现出了郭沫若渊博的学识,出众的才华,坚贞不渝的革命品质。

九年级下册郭沫若屈原课文(初中语文课文屈原)(4)

J.87《郭沫若在工作》(2—2)

《郭沫若在工作》(2-2),图案采用了一幅郭沫若伏案进行写作构思的素描像。

画面中,郭沫若右手握着钢笔,左手托着额角,沉思着,仿佛脑际有一只金色的火凤凰高高地飞翔在神州大地,既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位文学大师的凝神状态和气质风度也突出了他的职业特征。

邮票中的《屈原》

九年级下册郭沫若屈原课文(初中语文课文屈原)(5)

2018—15《屈原》J

中国邮政2018年6月18日发行了志号2018—15《屈原》特种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

千百年来,屈原的精神与人格始终感召着中华儿女。中国民间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中国邮政为此发行了《四位世界文化名人》纪念邮票1套。2009年,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端午节及其传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九年级下册郭沫若屈原课文(初中语文课文屈原)(6)

2018—15《忧歌离骚》(2—1)J

邮票采用传统中国画技法进行创作。

《忧歌离骚》(2—1)J

《忧歌离骚》中,屈原端坐于书案前,执笔凝思,愁眉不展,展现了其被楚王疏远后,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的情景;背景体现了《离骚》词句中出现的兰草、龙凤等元素。

九年级下册郭沫若屈原课文(初中语文课文屈原)(7)

2018—15《求索问天》(2—2)J

《求索问天》(2—2)J

《求索问天》中,屈原仰望苍穹,单手向天,迎风而立,惊涛拍岸,表现了屈原晚年流放时创作《天问》的情景;背景体现了《天问》开篇中出现的宇宙元素,反映了屈原试图通过对“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的怀疑和质问,探索其政治理想的精神活动。

小型张《屈原像》展现了屈原双手呈简,端步向前,心系社稷的士大夫形象;背景以翻滚的浪花隐喻屈原以投江结束自己悲剧的一生,表达了屈原精神的不朽和世人对屈原的怀念。

邮票不仅仅是“邮资凭证”,也可以当作获取知识的“百科全书”。邮票在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鉴古知今的作用。

“方寸”中,那形象生动的画面一定能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

我们都可以喜欢集邮。

参考资料:

耿守忠, 杨治梅编著 新版中国集邮百科知识。

中国邮票目录。

百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