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女兴唐的历史(白莲佛母战败后神秘消失几十年)

五女兴唐的历史(白莲佛母战败后神秘消失几十年)(1)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白莲佛母战败后神秘消失几十年:1420年3月5日唐赛儿民变发生

朱棣为了夺取皇位,发动了靖难之役,其中山东是主战场。

仅仅济南围困战,几十万大军在这里就激战了3个月。

战争期间,山东遭受较大破坏,人民生活艰难。

而1420年,华北多省出现水灾旱灾,又有瘟疫流行。政府救灾不利,引起了民愤。

此时山东滨州市的年轻妇女唐赛儿,打着白莲教的旗号起兵,自称是佛母。

她可以通晓过去未来之事,有上天赐予的“天书”和“神剑”。

唐赛儿是乡民林三的妻子,也是白莲教分子。她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武师,从小教授唐赛儿武术。

所以,唐赛儿虽是女人,却有不错的兵器格斗技巧。

可惜,唐赛儿的婚姻生活很不幸。

五女兴唐的历史(白莲佛母战败后神秘消失几十年)(2)

18岁结婚后没有几年,丈夫林三就因病去世,唐赛儿成为寡妇。

一说林三是为官府出民夫时候因劳累去世,唐赛儿由此痛恨官府,只是野史而已。

无儿无女,独自一人,唐赛儿就加入地下组织白莲教,作为精神寄托。

在元末,白莲教的影响很大。红巾军同白莲教有密切的关系,元末朱元璋依附“明教”起义,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也受到白莲教影响。

白莲教是一个特殊的民间宗教,最初同佛教净土宗没有什么区别,有很多信徒。

后期,白莲教开始演变。它的教义强调弥勒佛下凡,民众起兵造反迎接佛祖,死后可入天堂。

在和平时期,如果政府施政正确,体恤民众,白莲教对于国家并没有什么危害。

一到乱世,白莲教就会瞬间兴起,成为叛军的精神支柱。

五女兴唐的历史(白莲佛母战败后神秘消失几十年)(3)

由于这些白莲教徒有着自己的信仰,作战往往不怕死,一般的官兵不是他们的对手。

而躲避镇压被迫以严密的地下组织活动,也让白莲教具有很强的组织性,不同于乌合之众的叛军。

在宋代,由于白莲教曾多次小规模起兵,被政府定为邪教,给予打压。

然而,元代蒙古人上台以后,情况发生变化。

统治阶层的蒙古人没文化、中亚色目人不懂中国宗教,对于包括白莲教在内的很多宗教比较宽容,允许合法生存。

由此,白莲教在明代传播很快,成为民间重要宗教之一。等到蒙古人发现情况不对时,白莲教已经成为燎原之势。

有意思的是,朱元璋对白莲教倒是非常了解,认为它会影响自己的统治,下令取缔。

《大明律》规定“为首者绞,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五女兴唐的历史(白莲佛母战败后神秘消失几十年)(4)

而白莲教却有地下活动的传统,对外自称信仰佛教(白莲教不吃荤腥)以隐藏身份,往往在夜晚聚集活动,非常隐蔽。

因白莲教活动诡异,必要时候会进行暗杀以报复,地方官往往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真的得罪了白莲教,这伙人恐怕要杀官吏全家,可能追杀你几十年,很难缠。

明朝官吏都为了捞钱,谁愿意得罪这伙人。

所以,白莲教很难被彻底消灭。

五女兴唐的历史(白莲佛母战败后神秘消失几十年)(5)

此次唐赛儿在1420年3月5日起兵,以红白旗为号,当场就有500多人参加。

他们以石棚寨(今唐赛儿寨)为基地,在青州四处活动

唐赛儿寨今天是个旅游景点,当年则是一个最好的山寨。

唐赛儿寨的最高峰海拔786米,面积1.5平方公里。山寨凭险而设,四周都是危崖绝壁,从崖底往上看,仰不见顶;从寨顶往下看,居高临下,附近的山峦沟壑尽收眼底民房只有拳头大。出入山寨只有两条盘梯而降的小道,极为险要。

同时,因为山寨顶部有较大的面积,可以驻扎数百人,建设水池、米仓可以坚持一段时间,敌军是打不上来的。

得知青州唐赛儿叛乱以后,青州卫指挥使高凤立即率领官兵1000多人千万镇压。

唐赛儿颇有指挥能力,她没有率部逃走,反而主动出击。

青州西南是山区,重峦叠嶂,地形复杂,非常适合伏击。

唐赛儿以小股部队攻击高凤,将其引入一个狭窄的山谷葫芦谷。

高凤认为白莲教是民众叛乱,战斗力低下,并没有什么警惕性,带着大部队冲入山谷。

虽然之间,唐赛儿的伏兵四出,首先包围山谷两段的出入口。

随后,山上密集的投下石块,还射来弓箭。

高凤率领的明军大乱!

由于山谷非常狭窄,白莲教徒又是居高临下,明军拉成一字长蛇阵,首尾不能相顾,四处挨打。

高凤见情况危急,命令部队顾不一切冲出山谷。

就在高凤率部冲击的时候,唐赛儿突然带着教徒杀了过来。

这伙白莲教徒刚一开战,就不顾性命的猛冲肉搏。

所谓:穷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明军已经伤亡不轻,士气低落。现在遇到这种疯子一样拼命的厮杀,他们也是招架不住。

一时间,高凤被当场杀死,部队大溃,丢盔弃甲逃走。

于是,1000多明军,被唐赛儿500多人杀败了。

五女兴唐的历史(白莲佛母战败后神秘消失几十年)(6)

由此,唐赛儿声威大震。

见到唐赛儿起兵成功,附近九州县董彦杲、宾鸿等数十支队伍纷起响应,白莲教徒扩充数万人。

可惜,他们遇到的是身经百战的朱棣。

当时还是明朝初年,明军的战斗力是很强的,绝非普通民兵可以相比。

白莲教造反以后,山东布政使储埏、张海等急向朝廷报警。

老辣的朱棣,立即做出应对部署。

首先,朱棣派特使去诱降唐赛儿,许诺给予官职和封赏,不计较反叛行为。

对此,唐赛儿断然拒绝。

在试图诱降的同时,朱棣也进行围剿部署。

他任命柳升为总兵、刘忠为副总兵,率京军5000人出击。

柳升是朱棣的爱将,颇有战功。

五女兴唐的历史(白莲佛母战败后神秘消失几十年)(7)

他是职业军人家庭出身,父亲是朱棣手下的护卫军官,受到朱棣的赏识。

而柳升自己从军10多年,参加了越南战役、北伐蒙古战役、讨伐倭寇战役、讨伐宁夏战役,共10多个战役,战功卓著。

在跟随朱棣北伐蒙古期间,柳升统领神机营。当时神机营非常重要,所谓“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成为主要杀伤蒙古骑兵的火力支柱。

柳升根据在越南作战的经验,总结蒙古骑兵的特点,认为火枪、火铳的威力太弱,决定以火炮作为神机营的火力核心,得到了朱棣的批准。

由此,柳升组建了中国历史上首支正规编制的“炮兵”,开启了中国热兵器时代,可以说是中国炮兵的老祖宗。

五女兴唐的历史(白莲佛母战败后神秘消失几十年)(8)

柳升的能力超群,缺点是比较傲慢自大。

此次带领明军主力到达青州以后,柳升闪电出击,击溃唐赛儿数百主力。

唐赛儿没有办法,只能退守石棚寨。

柳升攻不上去,只能将石棚寨团团包围。

下山的两条路都被柳升封锁,唐赛儿数百兵力突围难以成功。

而山寨的食物有限,唐赛儿支持不了太久。

明军哪怕只是包围不进攻,唐赛儿的部队也只能支持个把月而已。

柳升见稳操胜券,开始有了轻敌思想。

他认为自己的军队久经战争,从越南杀到蒙古,什么样子的场面没见到过。

唐赛儿手下只是一群土匪,根本不堪一击,哪里是柳升的对手。

柳升甚至认为朱棣派他来剿匪,是大材小用,大惊小怪。

而唐赛儿足智多谋,先是派人下山,像柳升表示愿意投降,但需要对头目进行赦免。双方进行谈判,柳升更是轻敌,认为土匪们最多10天就会崩溃。

这边,唐赛儿又派了一个心腹下山,假装投降明军。

心腹投降后,表示要告密立功,告知柳升:白莲教徒要从山寨东面突围。

其实,柳升此时根本不需要作战,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封锁2条道路1个月,唐赛儿他们就会因粮食匮乏全军覆没。

然而,柳升傲慢自大,认为根本不需要等这么久。

而且,他也不认为唐赛儿有什么本事:妖妇唐赛儿只靠装神弄鬼,欺骗良民!妇道人家能有什么见识,哪里懂什么行军打仗!

柳升急于抢功劳,决定速战速决,最终中计了。

他竟然派主力拆除东面路障,准备放唐赛儿的数百教徒下山,就将他们全部包围歼灭,斩首后向朝廷邀功。

当晚,柳升把数千明军主力,尽数集中到东面。等了几个小时,山道上果然出现了数百个人影蜂拥下山。柳升兴奋之下,急忙命令军队进攻。

结果,明军只抓住了唐赛儿赶来的几百只羊。

柳升知道中计,但已经来不及挽回。

明军围困的主力都调到东面,西面的道路只有几百明军防御。

而唐赛儿趁机集中部队,从西面包围圈薄弱地域突围。

明军并无戒备,直到白莲教徒冲下山来,这才惊觉。

副将刘忠急忙率部迎战,但唐赛儿已经率部杀入明军营地。明军大溃,刘忠也被一箭射死。

等到柳升追来的时候,唐赛儿早已率部逃得无影无踪,只抓住了100多殿后部队。

听说围剿唐赛儿不利,朱棣震怒之余开始增兵。

五女兴唐的历史(白莲佛母战败后神秘消失几十年)(9)

于是,明军各部向山东集结。

唐赛儿突围之后3日,率领莒州、即墨义众万余攻安丘声称要屠城。

海上备倭的都指挥卫青,立即出兵。

卫青长期和倭寇作战,百战百胜,名气不大却是一员骁将。

在接到安丘紧急求救的信件后,卫青不等朝廷下令,就决定增援。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可以被定为谋反而被朝廷族诛。

但卫青认为安丘随时可能城破,实在不能等。

况且白莲教徒认为安丘附近十日行军距离之内,根本没有明军,不会有所戒备,可以突袭获胜。

于是,卫青率领千余骑兵,昼夜兼行,以闪电的速度,突然杀到安丘城下。

白莲教徒毕竟是民兵武装,本认为10日之内不可能有明军赶到。

遭遇明军骑兵猛烈冲击时,白莲教徒猝不及防,全军大乱,阵营被冲散。

卫青的骑兵乘胜追击,杀的1万多白莲教徒溃不成军。

卫青骑兵当场斩杀2000多人,抓捕4000多人,唐赛儿失踪。

这边,诸城的白莲教徒,也被鳌山卫指挥王贵猛击,被杀死数千人,残部四散。

这两战后,白莲教徒主力被歼灭,余者多逃亡他省或者山区隐藏。

而领袖唐赛儿,从此不见踪影。

五女兴唐的历史(白莲佛母战败后神秘消失几十年)(10)

唐赛儿起兵不到1个月,就被强悍的明军消灭,对全国影响很小,造成破坏也不大。

然而,唐赛儿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成为朱棣的心头大患。

根据被俘的叛军头目介绍,唐赛儿见军队溃散,带着几个心腹自行离开。

走之前,唐赛儿曾经命令心腹务必搞到一件僧衣或者道袍,可能伪装成尼姑或者道士,躲藏在山东或者北京。

明朝官府追捕了大半年,仍然没有找到唐赛儿任何踪迹。

朱棣认为唐赛儿在山东影响力很大,只要不死一定还会叛乱,务必抓住:凡是北京、山东境内尼姑及道姑,逮至京调查。

同年七月,段民担任山东左参政,将山东、北京女尼和道士全部调查了一遍,毫无所获。

进而扩大到全国范围,一共调查了数万女尼和女道士,一些女人还因相貌同唐赛儿接近,被逮捕入狱。

为了区区一个唐赛儿,把全国宗教界搞得天翻地覆,仍然没有抓到唐赛儿一根毛。

五女兴唐的历史(白莲佛母战败后神秘消失几十年)(11)

至今也不知道,唐赛儿到底躲到了哪里。

唐赛儿事件以后,朱棣下令赈济灾区,减免税收,抚恤百姓,由此永乐时代再也没有出现大规模民众叛乱。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