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测下一轮猪价上涨(从猪周期历史规律看本轮猪价走势)

澎湃新闻记者 彭艳秋

从2002年至今,我国一共经历了5轮猪周期,每轮猪周期持续3-4年,目前正处于第五轮周期下行阶段。过去几轮猪周期的规律对本轮猪周期二次探底有何启示?

怎样预测下一轮猪价上涨(从猪周期历史规律看本轮猪价走势)(1)

2002年至今的五轮猪周期 来源:国海证券

每轮周期上行前猪价大都在底部呈现W型

根据国海证券,2002年至2006年的这轮猪周期,上行周期为2002年7月到2004年8月,下行周期为2004年9月至2006年7月;2006年至2009年的这轮周期,上行周期为2006年8月至2008月3月,下行周期为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

据Wind数据,观察从2008年7月29日开始至今。全国猪肉平均价格在2009年6月触底,为15.35元/公斤,2010年6月二次探底,为15.89元/公斤,此后启动新的上涨行情。

怎样预测下一轮猪价上涨(从猪周期历史规律看本轮猪价走势)(2)

通过全国猪肉平均价及生猪(外三元)市场价观察“猪周期” 数据来源:wind 国家统计局

到2011年9月中旬到达此轮周期的最高点30.39元/公斤后,开始震荡下降,至2014年4月下旬到达最低点,为19.25元/公斤,在经历短暂上涨后,到2015年3月二次探底,为21.23元/公斤。全国生猪(外三元)市场价格趋势基本一致,生猪(外三元)价格也在2014年4月下旬到达此轮周期的最低点,为10.5元/公斤,在2015年3月二次探底,为11.5元/公斤。

到2016年6月,到达此轮周期的最高点31.56元/公斤以后,开始波动下降,至2018年5月,到最低点19.22元/公斤,生猪(外三元)市场价格也是在2016年5月底到达最高点21.1元/公斤后开始下降,至2018年5月上旬到最低9.9元/公斤,此后小幅上涨后又下跌,到2019年2月,完成二次探底后,一路上扬,猪价高位震荡。

本轮周期的下行从2021年1月开始,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从54.22元/公斤持续下降,7月有小幅波动,此后继续下降,到10月中旬下降到21.03元/公斤后连涨近两月,12月上旬到28.91元/公斤后,又开始下降。生猪(外三元)市场价格也在去年1月从36.8元/公斤下降,至10月上旬的最低点10.5元/公斤后上涨,到11月下旬的18.2元/公斤后开始下跌。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22年1月下旬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3.8元/公斤。

猪肉价格主要受周期供需内部因素推动,但这几次猪周期也叠加了外部因素,加大了周期振幅,例如非洲猪瘟、环保禁养规定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周期时长一般持续在3-4年,4-5月为淡季时间节点,往往也是猪周期的结束节点。观察的这段时间区间,每轮周期上行前猪价均在底部呈现W型,也即会有二次探底,第二次触底与第一次触底之间间隔约8-11个月,第二次相比第一次,价格都存在一定的涨幅。结合历年的周期来看,周期的底部往往发生在第二季度附近。

本轮周期猪价什么时候见底

国泰君安产业服务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周小球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10月份猪价的上涨,市场一部分观点认为,后面的产能提前释放,生猪产能现在减少了,但其实是由于消费的前置,供应的后移。也有观点认为本该二三月出栏的猪会往后压,暂时不出。但为何收储往往在3月-6月这个时段呢?就是因为这个时间是全年消费最淡的时节,因此,除非对后面的价格预期非常乐观,否则不太会现在压栏不出。

“通过总的供应量推算,我们认为价格见底可能在2022年的三季度。”周小球说。

他指出,市场认为二季度价格会见底,核心原因是产能在2021年的六七月见顶。“但我们认为,整个市场产能见顶是在2021年九十月份,产能下降到真正形成对整个市场产生供需的扭转,应该是在今年三季度以后。”

周小球说,三季度以前,整个市场的供应相对比较宽松,在供应宽松的环境下,如果压栏,短期可能有利,但趋势拉长到两三个月,风险是比较大的。

西南证券农林牧渔团队首席分析师徐卿此前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由于2021年10月到12月较高的猪价导致行业的去产能行为阶段性放缓,之后猪价大概率要二次探底,跌至行业平均成本以下水平才有可能带来行业的进一步产能去化,加速行业反转。据他预测,猪价反转点或可能出现在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之间,具体时间点要看行业产能去化的节奏。

国海证券指出,存栏决定猪周期走向,下行周期猪价存在底部震荡,预计2022年下半年猪价转好。本轮周期猪价第二次触底预计在2022年6-8月之间,预计二次探底猪价在11-12元左右。

责任编辑:郑景昕

校对:栾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