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去世的时候希望你孩子说什么(当孩子好奇死亡是什么时)
澎湃新闻记者 尹琳
孩子虽然纯真,但是同样面对着生离死别。优美温暖的死亡主题绘本常常可以扮演智者的角色。
刚刚过去的清明长假是一个普罗大众面对“死亡”主题的日子,而新冠疫情也激发着我们内心的“死亡焦虑”。死亡,是非常沉重的话题,对大部分人来说也是禁忌。当孩子睁着懵懂的眼睛,用稚嫩的声音问:“得了新冠会死吗?”“人死了会去哪里?”,你感到焦虑吗?可能大部人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多少都会踌躇。
生老病死是人生中自然的过程,但是人们提及死亡,仍然会毛骨悚然,努力回避。很少有成年人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甚至一些成年人都不敢坦然告诉孩子,死亡是生命的规律和结局。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连许多为儿童写作的作家们都相信,不应该涉及死亡主题,要给孩子营造温室一般美好的环境。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父母几乎不会和孩子谈论死亡这个话题。记得奶奶肝癌去世前,母亲带5岁的我去看望,他们知道,但却没有明确地告诉我,这就是“告别”。奶奶70多岁,躺在病榻上没什么力气,人很瘦,眼窝凹陷,身上散发着一种让人不喜欢的味道。她不再是我曾经熟悉的,帮白天上班的妈妈照顾我、为了哄我把自己奶头塞进我嘴巴里的那个胖嘟嘟的奶奶。我机械地按照妈妈的要求碰了一下奶奶伸过来的手,同时也保存下大人们隐隐流露出的对死亡气息的恐惧和厌恶。
作为孩子,几乎很少有资源可以在生活中探索死亡的价值和意义,只是作为旁观者看待生离死别,然后在心里留下困惑和恐惧。上个世纪30年代,西方开始了对儿童死亡问题认知的研究,他们发现,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能够体会到消失、分离带来的悲痛和恐惧,但是年龄带来的认知限制,会导致儿童对死亡产生不符合现实的想法。
他们可能把家人的死亡当成惩罚,或者自己具有某种魔力——“我生这个人的气,然后这个人死了”,或者觉得死亡像四处流窜的魔鬼,随意选择下手的对象,或者觉得死亡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这些想法和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大人的帮助,孤单的他们可能会想出各种奇怪的方法去应对。
一位朋友这样描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段故事:青春期时,他家附近发生了一场刑事案件,同学的父亲被人杀死在树林里,他非常害怕,可又不知道该如何跟大人说,于是发明了一种方法,每天睡前把鞋子摆得很整齐,如果没摆整齐,就下床重新摆,一直摆到自己觉得满意为止——“摆不整齐,可怕的事情就会降临到我的家里。”
我想起自己读书的时候养成的一个小习惯——每次看到书本上介绍诗人、作家、科学家生平,他们的名字后面常有一个括号注明生卒年月,我就会不由自主在心里默算一遍,看看他们活了多久,然后为那些活得够久的人欣慰,为短命的人唏嘘。如今想来,这也是一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应对死亡焦虑吧。
孩子虽然纯真,却一样要面对生离死别,他们体验着亲人、朋友、小动物的离去,并在身体、心理上留下印记,同时,他们也会对死亡产生很多疑问,这个疑问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大问题紧密相关,也与他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关系。
如果没有人保持对孩子的敏感,那么孩子就会有太多的感受不能表达,太多的疑惑无人可解。庆幸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等国家正式规定在中小学开展“死亡教育”,人们越来越认同,探讨生与死的关系,是终身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必要也无法回避。
我们国家的死亡教育起步虽然较晚,但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自2004年起,辽宁、上海、云南等地就相继出台了有关中小学实施生命观教育的条例。出版界顺势也推出越来越多相关主题的绘本。在这些揭示生命价值、阐述死亡意义的故事中,作者们用优美的文字、温暖的画面讲述发生在儿童身边的故事,洗去死亡带来的阴冷和恐惧,还激发陪伴阅读的大人思考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活着,对得起这只有一次且终将失去的生命。
与孩子一起阅读这类绘本时,作为大人,我常常有惊喜有感动,仿佛在孤独、饥渴、麻木的沙漠里喝到一锅清甜、温暖的鸡汤,舒展身体、触动心弦。有时我会想起幼年时光中那些被掩埋下来,压抑在心里某个角落的困惑:我也曾经有类似的疑问啊,要是当时有人这样跟我说该多好。我以为,幼小的孩子可能未必都能读懂这些深奥的道理,但是他们会记下和父母共读时的感受:我们可以用温暖、平静的怀抱去面对和承受生命中的生离死别。
生死箴言1:把每一天都当成自己的最后一天去活
来源:《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布鲁诺的爷爷去世了,他问大人自己什么时候会死?
爸爸转过身来,看着布鲁诺的眼睛:“我不知道。没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如果我们知道了,反倒不是一件好事情。你知道印第安人是怎么说的吗?把每一天都当成自己的最后一天去活。”
布鲁诺不是十分明白这话的意思,但却很喜欢这句名言。
生死箴言2:活过的人不会真的消失,因为爱过的人会想起
来源:《外婆,再见》
“我怎么才能记住外婆?”
“你可以把她的样子画下来。不过,更多的时候,我们会想起和外婆在一起时开心的事儿,就像我们那次去度假。”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她。”
生死箴言3:万物会死,生命永存,大家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来源:《一片叶子落下》
叶子的春夏秋冬,仿佛人的一生。“万物都会死,不论是大是小,是强是弱。我们先完成我们的任务。我们经历日晒月照,风吹雨打,我们学会跳舞欢笑,最后,我们死去。”
“我怕死,我不知道下面是什么样子?”
“对于不知道的事,我们全都害怕,这很自然。不过,春天变成夏天,你不害怕,夏天变成秋天,你也不害怕,这些都是自然的变化,为什么要害怕这个死的季节呢?”
“这棵树也要死吗?”
“有一天,它也要死,不过有一样东西比树更强,这就是生命。它将永存,我们大家都全是生命的一部分。”
生死箴言4:若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活一百万次都只是重复
来源:《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死是可怕的,那么永远不死是不是就是好的呢?孩子如果这么问,那你可以让他们请教这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有一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它死过一百万次,也活过一百万次。
有一百万个人疼爱过这只猫,也有一百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为它哭泣,
但是,这只猫却从未掉过一滴眼泪。
直到有一天,这只猫成了自己的主人,它喜欢这样的自己,也爱上了一只白猫。
猫再也不炫耀它的100万次生命,而是用心爱着它们的孩子们,也爱着伴侣,甚至超过了喜爱自己。有一天,白猫躺在猫的怀里,安静地再也不动了。
猫第一次哭了。它从早哭到晚,又从晚哭到早……哭了100万次。
然后它停止了哭泣,躺在白猫身边,安静地再也不动了。
原来,生命并不是仅仅用数字来衡量的,要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活一百万次也是重复和循环;可一旦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哪怕仅仅只有一次却是永恒和深刻。
生死箴言5:用友善和帮助去抵御孤独的生和孤独的死
来源:《獾的礼物》
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死亡,人既有痛苦和煎熬,也会滋生出通达和智慧。
獾活得够老了,他想要温柔地和这个世界告别:向月亮道晚安,拉上窗帘坐在书桌前面给朋友们写信,让他们有准备地接受他的离开。
他曾教鼹鼠用剪刀剪出一长串鼹鼠的故事,教青蛙溜冰,教狐狸系领带,给兔子太太上第一堂烹饪课……
因为离开是必然的,所以他更愿意珍惜这一世的缘分,用友善和帮助去抵御孤独的生和孤独的死。
责任编辑:陈华
校对:施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