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中十大痴情书生(聊斋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在《聊斋》五彩缤纷的爱情故事中,《连城》无疑是最为动人的篇章之一。它既不写花前月下,一见倾心;也不写郎才女貌,夫贵妻荣;而是着力刻画穷书生乔某与贵小姐连城的“知己之爱”,唱出了一曲颇具民主色彩的爱情颂歌。开篇伊始,作者就挥动如椽大笔,以乔生体恤好友顾生之寡妻,及破产扶柩、千里送邑宰两件事,简洁有力地勾画出一个义重如山的人物形象,为下面的描写作了坚实的铺垫。紧接着,女主人公“亮相”:这位“知书”“工刺绣”、娇生惯养的孝廉之女,在婚姻问题上不满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习俗,而是凭着父亲的“娇爱”,别出花样,“出所刺《倦绣图》,征少年题咏,意在择婿”。显然,这又是一个超尘拔俗、与众不同的女子!

聊斋中十大痴情书生(聊斋最动人的篇章之一)(1)

《聊斋奇女子》之《连城》剧照

一对非同寻常的男女,必定要演出不同凡响的活剧。果然,连城见乔生题诗既婉曲点破闺中情思,又风流蕴藉、儒雅多情,如遇知已,喜不自胜,“逢人辄称道”。并伪称父命,遣人赠乔生金;乔生初遇知己,也倾怀结想,如饥如渴。

聊斋中十大痴情书生(聊斋最动人的篇章之一)(2)

《聊斋奇女子》之《连城》剧照

但是这种仅凭个人意愿为基础的纯洁爱情,不仅有悖于封建婚姻礼教,而且违反了封建家长“门当户对”的私欲,它自然为封建势力所不容。旋即,他们遭到了凶狠而致命的一击。尽管在父亲面前一再吐露真情,连城仍被许配给有钱有势的盐商之子王化成。她抑郁填胸、发为痨疾,沉疴不起;乔生虽梦牵魂绕日夜感佩,却也只能陷入绝望,无可如何。这在当时应该说是最为常见的典型结局。女子许聘,就定了终身,任你有天大本事也无可挽回。不知有多少青年男女间的纯真爱情就这样被扼杀了!

聊斋中十大痴情书生(聊斋最动人的篇章之一)(3)

《聊斋奇女子》之《连城》剧照

然而理想主义的作家,往往并不满足于如实地“再现”生活。就在这山重水复、无路可走之时,作者却突发奇想,以近乎荒诞的描写,推出新的情节波澜:一个西域和尚自言能治连城的病,但需用男子胸肉一钱,捣合药屑服用。对于常人来说,这自然是一个难题;但对乔生来说,却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表现真情的机会围绕治病一节,作者着力揭示了几个人物的内心:史孝廉先找王化成,是顺理成章的事。岂料王化成舍不得“心头肉”,还骂史孝廉是“痴老翁”。他对连城毫无感情,已经暴露无遗。史孝廉出于无奈,当众宣布谁献胸肉,就将女儿嫁谁。乔生闻知这个消息,立刻赶到史家,自持白刃,割下胸肉授予僧人,鲜血淋漓,濡湿袍裤。通过这一惊人之举,他对连城的一片真诚得到进一步展现。

聊斋中十大痴情书生(聊斋最动人的篇章之一)(4)

《聊斋奇女子》之《连城》剧照

随着传奇式情节的结束,故事马上就又回到现实。虽然乔生在关键时刻因不惜血肉而占尽风情,但王化成仅凭着一纸婚约即已稳操胜券。当史孝廉欲践前言,将连城嫁与乔生,王化成立刻出来阻挠,以讼官相要挟。史孝廉无奈,只得出千金酬谢乔生。乔生悲愤交集,直陈心曲:“仆所以不爱膺肉者,聊以报知己耳,岂货肉哉!”说完拂袖而去。至此,一篇主旨已全盘托出,乔生的形象也臻于完成,他对连城的痴情与真诚已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聊斋中十大痴情书生(聊斋最动人的篇章之一)(5)

《聊斋奇女子》之《连城》剧照

然而作者并未就此打住,一切都归于平静之后,更大的骚动却正在酝酿。连城闻乔生负气而去,使人托言相劝,说自己三年必死,不必与人争此泉下物。实际上她已心怀死志,托言只不过是绝乔生之念。谁知乔生已心心相通,慷慨说道:“士为知己者死’,不以色也。……但得真知我,不谐何害?”并以一笑相约,虽死而无憾。一切铺垫就绪,作者笔锋一转,驰入幻域:先写连城在王家前来商议迎娶吉日时,“前症又作,数月寻死”,乔生前往临吊,也“一痛而绝”;又以浓墨重彩,描绘二人死后鬼魂如何以真情感动“典牍”顾生,得以还魂。将故事进一步推向高潮。连城于冥路初见乔生,悲喜交集,惊问何来,乔生说“卿死,仆何敢生!”出语掷地有声。及顾生令他速速还魂,他又道:“仆乐死不愿生矣。”这种甘与知己同生共死的一片赤诚,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

聊斋中十大痴情书生(聊斋最动人的篇章之一)(6)

《聊斋奇女子》之《连城》剧照

在歌颂真挚爱情的同时,作者对封建势力的罪恶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控诉。史孝廉和王化成可说是封建恶势力的代表和象征。史孝廉虽然表面“娇爱”连城,但只因她选中的乔生家贫,就违背女儿的心愿将她许嫁别人,暴露出自私而又残酷的内心。王化成关键时刻置连城死活于不顾,而一有机会就明抢暗夺,则简直是一副无赖嘴脸。连城因许婚而“沉痼不起”,又因议娶旧病复发而死,无疑是对封建恶势力的血泪控诉。而连城与乔生复生前的一段描写尤为令人触目惊心:当时二人已获准双双复生,但连城仍“惧有反复”,故“先以鬼报”,与乔生结合,二人“徘徊不敢遽生,寄厢中者三日”。可见人间封建势力是何等强大和狰狞,它给青年男女的心理压力是何等沉重!

聊斋中十大痴情书生(聊斋最动人的篇章之一)(7)

《聊斋奇女子》之《连城》剧照

《连城》不仅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结构与描写也堪称上乘。全篇结构严整,前后照应,例如前写乔生体恤顾生寡妻,后写顾生促成乔生还魂,如草蛇灰线,一丝不乱;描写人物(乔生与连城),先以数笔点染,复以浓墨重彩、着意刻画,则深得太史公史传笔法之妙。然而本篇最显著的特色却是“幻实结合”的情节描写。作品起头题诗择婿,中间纠纷讼官,末尾以死抗婚,都是现实的描写。倘若去掉非现实的成分,仍不失为一篇动人的爱情故事。但是,由于中间插入了西僧治病与冥间复生的幻想描写,不仅使情节翻空出奇、陡增波澜,而且集中表现了人物性格,大大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而人间与幻域的交叉描写,则如平川走马,忽遇怪峰突兀;恶浪行舟,忽见平波如镜。令人心潮跌宕,起伏难平。

参考资料

《聊斋志异》

本文乃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下次不见不散~

作者:

爱情月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