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当年没打北约(并没有先天优势的苏联曾经是怎样让北约夜不能寐的)

文|顾伟欣

为什么苏联当年没打北约(并没有先天优势的苏联曾经是怎样让北约夜不能寐的)(1)

苏联6621 型导弹巡逻艇(即“黄蜂”级,北约代号“奥萨”)正在发射P-15(北约代号“冥河”)巡航

1966年,苏联红海军总共拥有了21艘巡洋舰、120艘驱逐舰和护卫舰、30艘核潜艇、340艘常规潜艇和900艘小型舰艇。相比同年美国海军的50艘航母、69艘巡洋舰、370艘驱逐舰和护卫舰、72艘核潜艇、137艘常规潜艇和537艘小型舰艇的实力来说还尚有距离,但已然开始脱离近岸防御思维,开始走向“攻击至上”的大洋争锋。

鉴于与北约开战的时候四大舰队无法集中兵力合力作战的先天劣势,苏联人并没有选择在航空母舰和舰载航空兵方面和在此方面运用纯熟的北约海军争锋,而是将建设重点放在能携带巡航式导弹和战略弹道导弹的核潜艇以及搭载大型反舰导弹的导弹舰和搭载反潜导弹、保护本方水面舰艇和核潜艇免受敌方潜艇攻击的大型反潜舰上。核潜艇续航力大、持续作战力强,隐蔽性好,生存性佳,敌方反潜力量难以防范,所以毫不意外地得到了红海军的青睐。

由于红海军无法在战时把全部的水面舰艇力量集中起来用于一个战场,必须两线甚至三线作战,同时苏联电子工业和自动化水平落后于西方,用于控制火炮和导弹的雷达系统非常庞大笨重,必须尽量加强水面舰艇单舰的持续作战能力,所以向来崇尚“更大就是更强”的俄国人将水面舰艇越造越大、面面俱到,大型导弹舰上也有有限的反潜武器、大型反潜舰搭载的反潜导弹也能用于攻舰,精于反舰和反潜能力的同时也具备强大的防空能力,这样就可以省掉专门的防空舰艇,在维持水面舰艇总体战斗力的前提下尽量缩减舰队规模。同时苏联水面舰艇每种武器系统一般都留有操作备份,有利于提升单艘舰艇的持续作战能力。

为什么苏联当年没打北约(并没有先天优势的苏联曾经是怎样让北约夜不能寐的)(2)

浮出水面的苏联海军949 型“花岗岩”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北约代号“奥斯卡”级)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大批大型核潜艇、大型导弹舰和大型反潜舰进入红海军的战斗序列。从1967年到1985年戈尔什科夫元帅卸任之时,苏联完工了34艘“扬基”级、43艘“德尔塔”级(此两级潜艇每艘搭载16枚弹道导弹)和6艘“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每艘搭载20枚弹道导弹);48艘“维克托”级、一艘“共青团员”级、4艘“塞拉”级、7艘“阿尔法”级和8艘“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34艘“回声”级、18艘“查理”级(此两级潜艇每艘搭载8枚巡航导弹)和9艘“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每艘搭载24枚巡航导弹)。

为什么苏联当年没打北约(并没有先天优势的苏联曾经是怎样让北约夜不能寐的)(3)

“红色马汉”,苏联海军元帅谢尔盖·戈尔什 科夫

这些身躯如同海豹般庞大的核潜艇在技术上也非常突出,“扬基”级、“维克托”级等较早批次的核潜艇虽然水下噪音极大,但水下航速极快,让北约海军的反潜力量难以捕捉;随着消声瓦技术的成熟,后期的几级核潜艇的噪声分贝值明显降低,苏联核潜艇变得更加难探测,在“塞拉”级核潜艇上为了获得更大的潜深,甚至不惜工本地采用昂贵的钛合金打造艇壳(也让“塞拉”级潜艇拥有了“金鱼”的高贵绰号),使该型核潜艇能轻松地潜入到当时任何反潜兵器都无法够到的水下400米的深度自如航行。苏联核潜艇中最为亮眼的两颗明星莫过于“台风”级和“奥斯卡”级,作为世界上吨位和体型最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巡航导弹核潜艇,苏联甚至将这两型潜艇的舰种定义为甚为威武霸气的“重型水下巡洋舰”。

1966年2月1日至3月26日,北方舰队所属的两艘核潜艇K-133号和K-116号执行了苏联首次核潜艇环球航行。被外界普遍认为是苏联红海军走出近海向蓝水海军迈进的标志性事件。不到20年时间,一支纵横水下的红色狼群向北约露出了锋利的利爪和獠牙,神出鬼没的行踪和威力巨大的远程导弹令曾经横行苏联近海的北约海上力量如坐针毡、夜不能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