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东印度公司在哪里(地理大发现时期)
前面我们将地理大发现中欧洲在殖民贸易时期建立的七家东印度公司里的五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本文将对剩余的两家东印度公司来讲述,即瑞典东印度公司和奥地利东印度公司。
综述
作为历史上欧洲殖民时期最主要的殖民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代表着各欧洲殖民帝国在东方的掠夺和殖民发展情况,通过这些公司,我们也能看到到这些殖民帝国的发展,从侧面对各欧洲殖民帝国有一个不同的了解。
在这些东印度公司中,有的非常知名,在历史上对当时的世界格局和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有些则存在时间短暂,甚至其发展中对其所在的殖民国家也并没有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有的东印度公司的发展一波三折,与当时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而所有的东印度公司中,其发展的成就和影响力大小,根本上来说是与其所在国家的殖民地发展有关,强大的殖民帝国所建立的东印度公司也更加强大,如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各个东印度公司的发展轨迹也不尽相同,其在经营贸易的方向上也有着不同之处。如:①尼德兰东印度公司主要进行的是欧洲紧缺的香料的贸易;②法兰西东印度公司则以纺织品为主要贸易内容;③丹麦和瑞典两家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贸易在其辉煌之时占了欧洲的大半;④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最为全面,其以纺织品和茶叶起家,之后又垄断了丝绸、瓷器等奢侈品。
这些东印度公司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不惜开展鸦片贸易和奴隶贸易,成为欧洲殖民帝国进行殖民掠夺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对于在前文中未讲到的剩余的两家东印度公司,其中,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影响力相对要大一些;而奥地利东印度公司是最晚建立的,其存在时间也非常短,在建立之后发展快速却也衰落迅速,其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
下面,本文就对这两家东印度公司做一个详细的了解。
瑞典东印度公司一、概括
与同为北欧国家的丹麦一样,瑞典也建立了东印度公司进行海外的殖民贸易。此时的瑞典和丹麦是敌对的状况,在北欧的波罗的海贸易和北极地区的皮毛贸易日益无法满足崛起中的北欧之时,丹麦和瑞典开始为了贸易资源和利益而大打出手。
最终的结果是双方两败俱伤,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具有更大的市场的东方贸易之上。
与其他国家的东印度公司不同的是,虽然瑞典给这家进行远东贸易的公司也起了一个东印度公司的名头,但是,实际上瑞典在印度几乎没有殖民据点和贸易。
瑞典东印度公司在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对象是当时的清朝,其在远东最大的落脚点也是在广州。
二、第一次建立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尝试
1626年,一位名为威廉姆·乌塞尔辛克斯的安特卫普商人来到瑞典,其长期从事远东贸易的经营,其还是1621年时建立尼德兰西印度公司的创立者之一。
同时,乌塞尔辛克斯正在筹谋帮助尼德兰脱离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控制,其希望通过开拓在远东的贸易来壮大以尼德兰为代表的新教世界。
当时,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已经爆发,新教和天主教的尖锐矛盾深刻地影响了欧洲一代人。此时的乌塞尔辛克斯注意到了正在崛起的北欧国家瑞典。
对于乌塞尔辛克斯的提议,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此时的丹麦作为瑞典的敌对国,其正是天主教世界的其中一员,瑞典加入尼德兰为代表的新教世界是顺理成章的。
考虑到当时的尼德兰商人在瑞典的哥德堡已经根基深厚,因此,乌塞尔辛克斯就将贸易公司的总部设立在了哥德堡,而这家贸易公司实际上是以尼德兰人和瑞典人联合成立的一家公司。
1626年6月,古斯塔夫二世授予了公司12年的贸易垄断特权,这也是瑞典第一次建立远东贸易特许公司的尝试。
但是,由于瑞典卷入了三十年战争之中。当时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正带领瑞典军队在德意志的土地上和奥地利展开激战。此后,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在华伦斯坦的带领下最终击败了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更是直接在战场上阵亡。
由于批准设立远东贸易公司的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死亡,导致瑞典人的远东通航之行还未开始就被迫停止了。
三、尝试开拓通往远东的北极航道
1661年,德国商人艾伦·卡帕来到瑞典,其大胆提出开辟北冰洋航线前往中国和日本,以彻底绕过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上封锁,这一航线在现如今也被称为东北航道。
但是德国人的开辟北极航线的提议是难以实现的,而即便在如今的技术条件下,和技术发展得到巨大进步的前提之下,北极航道也不能保证全年正常通航。
德国人的提议是瑞典开辟通往东方航线的第二次尝试,但这无疑是失败的。
四、正式建立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历史背景
在这之后,重新崛起的瑞典一直将发展重心放在波罗的海贸易之上,尤其是在芬兰湾附近,瑞典人几乎完全控制了这里。
1700年,大北方战争爆发,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大帝击败了瑞典,并在圣彼德堡附近建设新的国家首都,瑞典从此彻底在欧洲列强的名单上消失。
由于在东北欧发展的失败,瑞典重新将发展新的海外贸易视为振兴国家的重要措施。
虽然许多反对派认为出售瑞典国内的铁矿和木材,去换取中国的瓷器和茶叶等华而不实的奢侈品是不合算的,但当时的重商主义的盛行使得反对开通贸易的情况很快消失。
与此同时,许多不满尼德兰东印度公司和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垄断地位的尼德兰、英国本国商人也迫切地想要寻找新的另起炉灶的机会,以绕过这两家大航海时期的巨无霸贸易公司,赚取东方的财富。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729年,瑞典东印度公司终于在哥德堡成立。
与之前的两次开通与东方贸易的尝试一样,此次成立的瑞典东印度公司的首要功臣也是一名不属于瑞典的外国人,即苏格兰商人科林·坎贝尔。
坎贝尔作为一名苏格兰商人,其始终无法加入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股东圈子之中,而其在奥地利经营的奥斯坦德公司也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的反对而被迫解散。
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坎贝尔开始试图与同样在尝试开展远东贸易的瑞典进行合作。
五、正式建立后的初期发展
(一)正式建立
在瑞典人亨利克·柯尼希的帮助之下,新的瑞典东印度公司被批准建立,且获得了15年的、好望角以东的贸易垄断特权。
同时,这家瑞典东印度公司还被瑞典政府授予专门的瑞典军舰保护、免征关税等的特权,而条件是必须将这家公司的母港设立在哥德堡。
瑞典政府每年都要向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征收税款,而在瑞典东印度公司进行融资时规定,明确拒绝一切英格兰人。
由于瑞典人认为瑞典的木材和铁是战略物资,因此,公司的交易记录和股票在保存一年之后都会被销毁。这也是后来的学者了解瑞典东印度公司时,发现其相关资料残缺不全的主要原因。
经过多次的波折,瑞典东印度公司终于成立,并融资成功。而此时距离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成立已经过去130年时间。
(二)初次远航与经营策略调整
1732年,坎贝尔策划了瑞典东印度公司的首次远航,其目的地为当时的清朝,即唯一开通贸易的广州。为此,坎贝尔还在船员中专门设立了会见清朝的大使。
在经过四个多月的航行之后,瑞典东印度公司的船队顺利抵达广州。但与之前计划开展香料贸易的设想不同的是,此时相较已经在欧洲被尼德兰垄断的香料,来自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的利润更加高,也更为受到欧洲人的欢迎,因此,坎贝尔临时改变了计划。
(三)成功盈利,受到阻挠和损失
但此次远航的船只返航时,被在爪哇岛附近的尼德兰东印度公司扣押。坎贝尔不得不多方周旋,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扣押之后,瑞典人终于在冬季来临时被尼德兰人释放。
但此时的瑞典船队不得不在漫长的冬季进行航行,这也使回程旅途中近一半船员死亡。1733年8月,坎贝尔的船队终于返回了哥德堡。
第一次的航行虽然颇多意外,但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一艘船的货物就售出了90万瑞典克朗,当年公司就一口气支付了75%的股息。在之后的15年贸易特权期内,瑞典东印度公司又安排了25艘商船并进行了15次远航。
其中,除了三次远航的终点在印度的苏拉特外,其余的船队全部被派往广州;期间有4艘船只沉没,最知名的是哥德堡号商船。
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崛起,使得包括英国、法国和尼德兰在内的老牌殖民贸易强国有所忌惮,其首航的船只被尼德兰扣押过、第二艘和第三艘商船也遭到了英国和法国在海上的攻击。
其中,英法等国对瑞典的指责主要在于瑞典对所有登上其商船的水手都给予瑞典国籍,而实际上船上有着很多的各国不法之徒。而据统计,实际上瑞典东印度公司的船员之中只有22%是真正的瑞典人。
六、快速发展的单一贸易
在15年内,瑞典东印度公司凭借在广州的贸易和积累,甚至其一度与丹麦东印度公司联手,合力击垮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对茶叶贸易的垄断。以至于当时的英国本土上,来自瑞典和丹麦东印度公司的走私茶叶竟然占了超过50%的份额。
在这段时间的瑞典东印度公司经营之中,其往返于广州和哥德堡的53船次的货物,共带来了2500万克朗的收入;而十五年之内,公司的平均股息高达39%。
在瑞典东印度公司经营期间,其之所以选择清朝而避开印度,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与尼德兰、英国的直接竞争,战略性的选择放弃印度。
瑞典东印度公司在商业上的成功,使得其在1746年、1766年、1786年连续三次续约了20年期限的贸易垄断特权。
其中,在1746年~1766年的第二次垄断贸易特权期间,瑞典东印度公司共派出了36艘次商船,只有三艘次前往了印度苏拉特,这也是瑞典东印度公司整个经营期间派出的前往印度的商船。
而在1752年,其曾经希望能够减少对中国业务的依赖,当时的一艘从苏拉特回到瑞典的商船带来了103%的利润,因此,公司的董事会计划加码印度业务。
但由于在苏拉特有着更加深入的根基的尼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对瑞典公司进行阻挠,在这种情况下,瑞典东印度公司不得不转而继续在广州的经营,并彻底确定在中国业务的持续发展。
七、发展鼎盛
1766年~1786年的第三次垄断贸易特权期间,瑞典东印度公司的经营达到最鼎盛时期,而自此之后,其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
一方面,随着航海、航船技术的提高,瑞典东印度公司在这段时间的39次前往广州的船队没有一艘船只遇难,其越来越成熟的制度和经营经验,使得公司的效率越来越高;随着公司董事越来越多的来自首都斯德哥尔摩,其实际的总部也从哥德堡转移到了斯德哥尔摩。
另一方面,在外部环境上,1777年爆发的北美独立战争给英国造成了极大地影响;当时法国、尼德兰、西班牙共同对抗英国,导致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在战争期间完全停摆。瑞典东印度公司也由此成为了事实上欧洲唯一的茶叶供应商。
英国的贸易因为战争而停止,这也导致了广州的茶叶供应商缺乏购买商的竞价,茶叶价格大幅下跌,而此时的欧洲的茶叶由于少了英国的供应而价格暴涨。
瑞典东印度公司在这段期间的利润比20年前提高了58%,此时的茶叶在整个公司的经营占比已经超过了90%。而对于茶叶的严重依赖,也很快变成了瑞典东印度公司由盛而衰的导火线。
八、快速走向衰亡
1784年,英国的《皮特印度法案》生效,盛极一时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管理权被英国政府收回,导致其事实上变成了一家国营企业。
直接对不列颠公司的管理,使得此时的英国政府不再需要从瑞典进口二手的茶叶,这也使得瑞典东印度公司直接在1789年就陷入无法盈利的困境。
随着瑞典东印度公司的经营陷入困境,其国内及董事会关于是否应当直接关闭这家公司产生了讨论。
1804年,拿破仑战争在整个欧洲范围展开,此时已经没有任何市场的瑞典人在当年派出了最后一艘商船。之后,其彻底变成了一家空壳公司。
1813年,瑞典东印度公司召开了最后一次股东大会,宣布公司破产。之后的远东贸易对所有的瑞典国民开放。
九、现代瑞典东印度公司
另外,在1745年,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商船在三次往返于广州和哥德堡之后,不幸于波罗的海沉没。
1906年,瑞典开始对沉在海底的货物进行打捞,其中打捞出3000多件古瓷器。
1986年,瑞典开始计划将整艘哥德堡号打捞出水;1993年,一家名为哥德堡号基金会的组织成立,这一组织还成立了一家子公司,其名称就是瑞典东印度公司。
这家新的瑞典东印度公司除了负责打捞哥德堡号沉船,还在1994年开始仿造古哥德堡号,2003年,这艘新的哥德堡号在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的主持下下水;2005年,新的哥德堡号开始了环球航行,其终点站依然设在广州;2006年,新哥德堡号抵达广州,同行的还有瑞典国王。
奥地利东印度公司
前面已经将英国、尼德兰、法国、丹麦、葡萄牙、瑞典六个国家的东印度公司讲完了,下面我们就对最后的奥地利东印度公司进行详细的介绍。
奥地利东印度公司是最后的一个殖民时期的欧洲东印度公司,其建立时间最晚,存在时间也很短,但却很典型的反映了当时的奥地利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散乱的政治现状。
但本着历史客观的原则,还是要对这家奥地利东印度公司进行一个全面的概述,让我们进一步更加直观的了解欧洲殖民时期的列强在远东贸易发展的历史。
一、综述
而奥地利东印度公司实际上也可以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东印度公司,这是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很长时期一直是由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掌控,而奥地利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内部邦国之一。
实际上,此时的德意志民族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之一,因此,一定程度上讲,德国也参与了东印度公司的建立。
这么说起来,中西欧地区除了意大利没有建立东印度公司,主要的强国都参与到了这一时期的贸易殖民之中,而意大利此时不仅北方一部分领土被神圣罗马帝国占有,其他地区也处于分散状态。
相比于在1600年和1602年相继建立的不列颠与尼德兰东印度公司,奥地利东印度公司直到1775年才成立。
而成立仅仅10年的1785年,奥地利东印度公司就宣布解散而迅速退出历史舞台。
看似没有太大成就的奥地利东印度公司,其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奥地利在西方殖民时期混乱的政治所影响。
二、哈布斯堡家族在更早之前参与了东印度公司的建立
而说到奥地利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欧洲历史上强大的哈布斯堡家族,其建立的哈布斯堡王朝甚至长期统治了欧洲大陆。
17世纪以来,奥地利一直都处于中欧大陆,其主要目标是对内镇压和威慑各德意志诸侯国,对外与奥斯曼帝国对抗。
但是,几乎没有海岸线的哈布斯堡王朝并非在殖民问题上毫无建树。
事实上,直到1648年之前,在远东地区掌控着香料贸易的尼德兰一直属于哈布斯堡家族;而在同一时期,即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时期,西班牙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这两顶王冠都归于哈布斯堡家族。
这就相当于奥地利人在西半球通过西班牙拥有着美洲的广阔土地,在东半球则通过尼德兰又拥有着印尼及印度的巨大香料贸易市场。
但是,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并没有将其积攒的财富用于投资国内、促进技术发展和经济繁荣,而是热衷于进一步开拓领土。
在随之而来的三十年战争和尼德兰独立战争中,在面对欧洲各国的攻击之下,特别是奥斯曼帝国和法兰西组成的“渎圣同盟”的打击,哈布斯堡家族失去了尼德兰和西班牙;而《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更是使得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内各邦国关系更加松散。
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奥地利帝国,其能够控制的海岸线基本只剩下了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地区和的里雅斯特地区,这使得奥地利人无法直接抵达大西洋。
另外,当时的新航路的开辟就是为了绕开奥斯曼帝国,而在东地中海上和奥斯曼帝国时战时和的奥地利人完全可以直接从奥斯曼人那里进行贸易,其也没有必要强行去与其他欧洲殖民帝国瓜分印度。
三、奥地利东印度公司的前身——奥斯坦德公司
(一)历史背景
1714年,随着西班牙王位战争的结束,奥地利终于稳定地获得了西属尼德兰的部分领土,即现在的比利时地区。
当时欧洲国家许多包括东印度公司在内的贸易特许公司的繁荣发展,因此,在再次获得大西洋的海岸线之后,奥地利也开始计划参与到远东的贸易之中。
1715年,在比利时佛莱芒地区的港口城市奥斯坦德,其商人们就已经成功的建立起了联通也门的摩卡、印度、孟加拉和中国的贸易往来。
当时的哈布斯堡家族甚至还给予奥斯坦德和安特卫普商人以一定的贸易特许状。
此后的几年之内,连续有大约34艘商船成功往返于比利时和印度马拉巴尔海岸,这一点与北欧建立东印度公司的国家完全不同。
而北欧国家在建立贸易特许公司之前根本就没有建立起航线,因此可以说其在融资阶段是风险很大的。
(二)建立之初的发展
1722年,查理六世发现充分的竞争反而削弱了利润,其便牵头以600万荷兰盾成立了奥斯坦德公司。这个公司的名称就是取自奥斯坦德港口,其也是奥地利东印度公司的前身。
刚刚成立的奥斯坦德公司在航线的建立上早已有着先天的优势,其主要需要整合各种融资而来的力量。
当时奥斯坦德公司的股票还能够在安特卫普进行公开交易。
在成立之后的10年内,奥斯坦德公司共派出了21艘商船前往印度和中国,而依靠着中国的茶叶贸易,其公司的股息一度高达15%。
在奥斯坦德公司初期建立后发展的“黄金十年”内,奥斯坦德从中国运回了700万磅的茶叶,这在当时占到了西欧茶叶贸易的一半,与当时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竞争。
而在1726年,公司利润最为丰厚之时,其股息甚至高达33%,但奥斯坦德的辉煌发展也很快便被终结。
(三)由盛而衰,最后解散
奥斯坦德公司迅速走向没落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随着哈布斯堡家族的过于强大、其海外贸易也发展也非常迅速,这让欧洲的其他国家警惕不已。
当时的《乌德勒支条约》仍然有效,该条约的核心便是英法联盟。法兰西和英国对当时的奥地利和奥斯坦德公司均警惕不已;而英法的联合也让奥地利非常担心。
甚至于过于成功的奥斯坦德公司的船队还遭到了英国、尼德兰等国海盗的不断袭击,这种外部环境对于奥地利十分不利。
1731年,《第二次维也纳条约》签订,英国与法国的联盟结束,其开始建立与尼德兰和奥地利的新的联盟关系。
新的联盟关系使得奥地利有更多的精力对抗法国以及镇压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诸侯国,特别是在瓜分波兰等问题上,奥地利的外交空间更加大。
但是,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还需要欧洲主要国家承认其女儿特蕾西娅的皇位继承权,因此实际上奥地利其实没有太多的转圜余地。
作为签订《第二次维也纳条约》的代价,英国要求奥地利废除奥斯坦德公司。繁荣鼎盛的奥斯坦德公司就突然之间被解散了,这导致当时大量的失业人才流向北欧,其中的最为重要的人员纷纷加入瑞典共印度公司,成为了其公司的元老。
四、正式的奥地利东印度公司
1775年,一位名叫威廉·博尔特的前不列颠东印度上校,因为某些原因被英国驱逐出境。为了寻求新的发展,其将目标对准了特蕾西娅女皇。
(一)初期建立
威廉·博尔特向特蕾西娅女皇游说,提出成立一家全新的贸易特许公司,以探索非洲、印度和中国。
由于当时的特蕾西娅女皇已经在国内稳固了她的统治,同时当时的英国正在北美大陆上,与寻求独立的北美殖民地展开战争。于是特蕾西娅女皇同意了这一建议,也是趁此机会寻求通过贸易上的突破,获得国家实力的更进一步。
奥地利以奥斯坦德港口和的里雅斯特为基地,正式成立奥地利东印度公司。而此时的奥地利东印度公司建立的时机也非常好。
为了解决融资问题,博尔特在安特卫普找到银行家普罗利进行投资。
(二)快速发展
1776年,博尔特指挥着“朱塞佩”和“特蕾莎”号前往亚洲。随后,奥地利建立了一系列的殖民及贸易据点,如下:
- ①1778年,奥地利东印度公司成功在莫桑比克的德拉瓜湾建立了一个小型殖民地,奥地利人在这里除了将其用作中转仓库之外,还在当地收购象牙等物资。
- ②在印度地区,奥地利利用印度原住民的反英情绪,在马拉巴尔海岸建立了贸易站点。
- ③同时,奥地利还在缅甸沿岸的尼科巴群岛建立了殖民地。
在中国方向上,奥地利东印度公司成功地运回了茶叶和瓷器,而在一系列的发展中,奥地利尼科巴群岛的建立非常重要。
尼科巴群岛不同于其他的据点形式的商站,其是完全属于奥地利的殖民地。并且这一群岛有着24座岛屿组成,并非是孤零零的没有太大用途的岛屿。
(三)迅速衰败
但是,奥地利东印度公司很快开始走下坡路:
1、在内部问题上,博尔特和出资人普罗利发生激烈的矛盾。
- ①博尔特认为印度洋上的据点和印度贸易十分重要,而注重利益的投资人普罗利则认为只有中国贸易是有利可图的。(当时的英国在北美与寻求独立的美国展开战争,导致英国东印度公司停摆,此时的欧洲巨大的市场真空和茶叶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 ②博尔特和普罗利的矛盾不断升级,甚至最终到了皇帝约瑟夫二世面前,最终更为擅长经营的博尔特失去了对公司的管理权。
- ③博尔特下台后,奥地利东印度公司开始完全依赖与中国的贸易。
2、在外部原因方面,1781年之后,英国开始从北美抽身,并对快速发展的奥地利东印度公司进行打压。
1784年,英国人调低了茶叶税率,并严打走私。茶叶价格暴跌,使得奥地利东印度公司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
3、此外,奥地利对殖民地的管理措施落后,其对殖民地经营也不重视,导致尼科巴群岛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开发。
在物资严重缺乏,和丹麦特兰奎巴基地威胁的艰苦条件下,奥地利在1785年彻底放弃了这个殖民地。
同时,奥地利东印度公司也宣布彻底破产,大股东普罗利甚至随之自杀。
经历了仅仅10年的奥地利东印度公司彻底结束。
虽然在1785年之后,仍然有不少的比利时商人希望重建贸易特许公司,但此时已经进入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民族主义思潮、拿破仑战争均开始陆续登场,而奥地利帝国对比利时的掌控越来越困难。
随着比利时脱离奥地利统治,奥地利再也没有能力重建贸易特权公司。
总结纵观欧洲征服世界的殖民历史,其实以东印度公司为代表的贸易特许公司,虽然名声十分大,也一度达到富可敌国的程度。但其以特许公司这一模式经营,也仅仅是持续了150年左右。
1500年左右,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后拉开了殖民大潮的时代,当时的两个国家都采用国家直接管理的方式。
在当时的那个还带有中世纪封建残余、且航路异常危险的时代,国家为主的直接管理和半封建的模式确实也相对合适,此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了美洲大陆的主宰者。
但到了100年之后的1600年,英国、尼德兰、法国先后创新性地发明了官方授予贸易特权的模式。这种一半海盗一半官方的模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商人的积极性,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打击西班牙帝国的海上舰队。
这一新的模式确实更加适合擅长经营的英国和尼德兰,自此,特许经营公司也迎来了近一个半世纪的黄金岁月,以至于老牌殖民帝国葡萄牙也试着建立了短暂的东印度帝国。
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贸易特权公司也不再满足于现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其开始向上游和下游的原材料和商品生产环节扩张,原来的立足于简单的贸易和船运的模式不再适合。
此时,唯有建立一个完全受其掌控的殖民地,并实施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更多的利润。于是一个既掌握贸易,又管理着殖民地的公司是违背了正常市场和贸易公司的本质的。
各个欧洲殖民地国家更不会真的放任一家公司在其统治之下无限制的一家独大。在法国大革命的催发下,欧洲国家直接出手建立殖民帝国成为新的任务和发展方向,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统治时代逐渐结束了,欧洲进入殖民时代。
本期七家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历史结束了,关于下期将进入欧洲大航海和殖民时期剩余的两个殖民帝国葡萄牙、英国的介绍之中。
谢谢品鉴!
感谢收藏、点赞、分享、关注、转发!
看图、读书、听历史,文章有点长,如果读累了可以点击右上方的“耳机”按钮,听书也很放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