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风景区东湖小学历史(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华侨城小学)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华侨城小学自开办以来,始终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秉持“教知识、管行为、防发生、控加深”的原则,把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2021年学生近视率比2020年下降了13.45%,工作不仅取得良好成效,也得到各级部门的认可2020年12月,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多部门专家组成的联合调研组莅临我校开展调研,对学校近视防控工作给予好评2022年,学校5名教师参加武汉市视力健康案例大赛,荣获4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武汉东湖风景区东湖小学历史?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武汉东湖风景区东湖小学历史(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华侨城小学)

武汉东湖风景区东湖小学历史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华侨城小学自开办以来,始终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秉持“教知识、管行为、防发生、控加深”的原则,把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2021年学生近视率比2020年下降了13.45%,工作不仅取得良好成效,也得到各级部门的认可。2020年12月,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多部门专家组成的联合调研组莅临我校开展调研,对学校近视防控工作给予好评。2022年,学校5名教师参加武汉市视力健康案例大赛,荣获4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

强化组织管理,建立综合防控机制

近年来,学校成立了视力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致力于多角度、全方位的工作,确保工作的全面落实。同时,学校成立了视力健康管理检查小组。由“行政干部+保健教师+视保员”组成,日查周评,并将读写姿势纳入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真正做到爱眼护眼牢记于心,实践于行。

制定和完善视力健康管理制度。制定教师电子教学时长管理制度、视力健康教育教学制度、完善学校考试制度、拟定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方案等,保障工作常态化运行。

多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实现视力健康教育全覆盖

运用全市统一的宣教资料,学校通过广播、电子班牌、黑板报等,宣传爱眼护眼知识。通过家长会、家委会、班级群引导家长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鼓励家长以身作则,改变“重治轻防”“近视无所谓”等陈旧观念。

大力营造视力健康文化。学校“护眼长廊”的防近视手抄报、绘画、漫画等作品让墙壁“说话”;生态艺术长廊、生态墙、植物角等,不仅让校园充满生机,还可以调节眼睛;爱眼护眼音乐剧《迷迷不迷糊》寓教于乐,增强爱眼护眼意识,培养了爱眼护眼好习惯。

加强对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的培训,提高近视防控知识素养与技能。学校微信公众号还开辟“视力健康管理”专栏,拓宽阵地,推进视力健康教育影响力。

将连续两年裸眼视力健康的学生评为“爱眼护眼小明星”,并将他们组成视力宣讲团,到各班进行护眼知识宣传和护眼经验推广。

云智能助力视力健康管理学校建设与常态化管理

学校是全市第一批建立智能化视力健康管理校长工作室的学校之一,运用“智能数字化系统”对学生视力状况定期监测,对每日阳光运动情况进行监控,通过监测与监控进行多点、多因素分析,及时进行反馈与预警。

学校校长不定期登陆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学校、班级工作开展情况,每月一总结,每学期评选近视防控工作优秀班级。以此促进各方落实责任,为学校整体工作考评提供依据。

武汉市视防、市区教育局专家进校,深入指导学校视力健康的智能平台管理、筛查建档、风险监控等各项工作,落实视防、学校、家庭“三方”共管。

加强体育锻炼,保护眼睛健康

体育锻炼是改善视力,预防近视的有效方法。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阳光一小时”体育锻炼,丰富大课间活动,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孩子们在活动中增强体质,在活动中放松双眼。

学校设有近60个学生社团,丰富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用体艺活动调节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缓解学生用眼疲劳。

户外活动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近视防控方式。学校坚持开展巡湖、水质监测、观鸟等一系列活动,在大量的户外实践、体验作业中让学生“目”浴阳光、健康成长。

培养良好习惯,促进自主管理

学校每天保证做眼操,缓解视疲劳。每天上午接触式眼保操,下午无接触式眼肌操。每天定人定楼层检查反馈,每学期举行师生眼操比赛,提高眼操质量。定期对视保员进行培训。

学校每周制定营养均衡有利于身体健康和视力健康的菜谱。关注学生饮食情况,确保学生不挑食、不浪费,保障学生每日饮食健康均衡。

我们相信,只有牢固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齐抓共管,坚持不懈,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才能落地生根。(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华侨城小学 供稿)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