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菜特点有哪些(什么是陕菜里的)

随着陕菜的逐渐兴盛,许多传统菜品和筵席形式也被钩沉,不但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也丰富了陕菜的文化内容。

但有许多菜品或筵席的称谓,因为开发或恢复时间不长,许多消费者还难解其详。也有一些菜品或筵席形式由于缺乏较为细致深入的考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如,逐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十三花”筵席,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叫做“十三花”?有哪些内容和形式?它的由来是什么?等等。今天一起聊聊,什么是陕菜里的“十三花”

陕菜特点有哪些(什么是陕菜里的)(1)

所谓“十三花”,实际上的内容是同时摆上桌面的十三种菜肴,由于摆放的样子像一朵硕大的花朵,故被雅称为“十三花”。

但如果只是这样简单生硬的解释,未免委屈了这桌筵席的用心用情用意,所以要从方方面面阐释一下,也让大家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陕菜特点有哪些(什么是陕菜里的)(2)

把一桌筵席称之为“十三花”的地方很多,但一般认为比较“正宗”的在陕西关中。关中的“十三花”又以大荔、蓝田为代表,而这些地方的“十三花”,最初的表现形式其实是十三盘“凉菜”、或者称“下酒菜”。

这十三盘“凉菜”,有荤有素、猪牛羊鸡兼具,有红有绿、黑白黄紫都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就地取材,各具特色。这样的菜肴上得桌来,原本装盘时已经非常用心的造型,已经把一盘盘菜肴装扮出花一样的感觉,再“三三见九、四角占头”地摆放组合,则又组成一朵硕大的花样图形来,如此布局,端的是十三朵小花聚合而成新的绽放的大花,这可不就是活脱脱的“十三花”么?

陕菜特点有哪些(什么是陕菜里的)(3)

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前面已经说过它的组合的精彩。其实,之所以这样摆放,应该首先缘于饭桌形制的缘故。大约在三四十年前,陕西关中人的筵席桌子,一定是不折不扣的方桌,俗称“八仙桌”。这样的桌子要摆放菜肴,一定也是要循势而行,摆放成方形的。而要在八仙桌上摆出方形,则一定是四盘、六盘、九盘这样的数字,四盘是基本底数、九盘就是最高规格了。摆了九盘之后,桌子中间的位置就基本被占满了,再要摆放的话,就只能在四个角再摆,这样的摆法既能表示盛情,又不影响坐席人的操弄,于是乎有了九加四得以十三的数量。

以上是“十三花”的物理概念,也是最粗浅的认知,似乎是受到餐桌的局限而形成的。其实,如果深究起来,这“十三”之中更是大有深意的:

陕菜特点有哪些(什么是陕菜里的)(4)

十三,在中国是一个吉祥、高贵的数字。这首先缘于佛教,在佛教里十三是大吉数,许多佛教的教义乃至建筑等,都以十三为吉,代表功德圆满。可巧,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也为十三宗;在中国古代,许多经典著作里都曾经提到,人有七窍,加之下阴两窍,计有九窍,再加上四肢,合计十三,故十三这个数字代表了生命,是很吉利的数字;后来十三又被当做帝王之数,是皇帝的独享,比如皇帝腰带的玉枚是十三枚,它一定意义上象征的是一种帝王权利等等。各种因素各种说辞组合起来,十三就成了传统的高贵吉祥数字。即便到如今,在多数地方选择婚姻吉日择双数的时候,陕西关中的人依然以三六九为吉,十三、二十三都在其中。综合以上因素,“十三”是受尊崇的高贵吉祥数字,所以在被当做重要礼仪形式的筵席中,摆放十三盘菜肴就有了尊重、吉利、祈福、祥和的寓意。

陕菜特点有哪些(什么是陕菜里的)(5)

上面的深刻含义,可能还会有更深刻的解释,可能有许多人不一定很明白,但一辈辈传下来,就有了这样的讲究。也就是说,陕西关中人的筵席“十三花”更深的用意在于一种敬奉天地、礼待他人的文化传统。这样美好的礼俗形成于何时不得而知,但一定是由来已久,且一直被推崇。

就在三四十年前,关中一带的生活还比较清寒的时候,人们在筵席之中,一直都坚守着这一传统,尽管那时候这“十三花”盘中的内容可能勉为其难、可能因陋就简,但这样的数字和摆放形式,一直在坚持。如果有谁想投机取巧,筵席中没有十三花,那一定会被人诟病的。

陕菜特点有哪些(什么是陕菜里的)(6)

“十三花”就这么一直赓续下来,即令后来大部分的餐桌已经变成圆桌,但还是有人顽强地坚持着“十三花”,尽管圆桌摆放十三花已经有些别扭。

顺带说一下那时候关中的筵席,特别是喜宴或寿宴,客人几乎从一进门开始就被礼让到餐桌前,但一上来一定是喝茶,喝茶也绝不会“干喝”,那八仙桌上一定是摆放了干果点心之类的,此谓之“茶席”;喝茶聊天之后,撤下这些桌上的东西,腾出空间,“十三花”摆上,开始喝酒,此谓之“酒席”;酒过三巡之后,开始一盘盘地上“热菜”,这时候的“十三花”是“座菜”,并不撤下,只在桌子中间腾出一块地方放热菜,一道热菜吃得差不多了就撤下,再上下一道热菜,此谓之“几道吃”,一般是六道、八道、十二道,此谓之“菜席”;等大家酒喝得差不多、也尝遍了厨师的煎炒蒸煮手艺之后,桌上的十三花才悉数撤下,再上四盘或六盘家常炒菜,送上热腾腾的蒸馍,客人可以填饱肚子,此谓之“饭席”。不要觉得这是一种虚张声势,实际上是又隆重又礼貌又循序渐进的科学养生饮食之道。更讲究一点的是,茶席、酒席、菜席等分桌进行,客人在吃饭时要“转场”,此种形式被形象地名之以“三转席”。

陕菜特点有哪些(什么是陕菜里的)(7)

原本以为“十三花”就是陕西关中一带的讲究,慢慢知道,其实陕西许多地方的筵席也推崇“十三花”:比如陕南的汉中宁强县,在著名的青木川镇,有一桌筵席叫做“辅唐十三花”,以此地曾经的风云人物魏辅唐名之,或是为纪念,或是名人效应。此桌“十三花”就地取材、地方风味,十三道美味佳肴,基本以热炒蒸煮为主;商洛一带也有它的“十三花”,商南、山阳、镇安、柞水的部分乡镇都有这样的说道,这样的筵席形式也深受喜爱。

另外,不独陕西,在毗邻的甘肃、宁夏一带,也有各自的“十三花”。甘肃一带有讲究是“四凉九热”,宁夏一带有讲究是“八热炒四蒸碗外带一个锅子”,等等。各地的菜肴内容虽不同,但一定恪守着“十三”这个数字,而且摆放的外观也基本相像。由此可见,“十三花”的深刻寓意、丰富内容乃至外在形式,都无比的深入人心、广受欢迎。

陕菜特点有哪些(什么是陕菜里的)(8)

这样聊叙一番,大家基本就明白了“十三花”的初衷、内容和形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再遇到这样的称谓,起码可以避免一头雾水。

陕菜特点有哪些(什么是陕菜里的)(9)

饮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也是传统深厚的,更是丰富多彩的,惟其如此,才真正符合“文化”的要义。这种“文化”,使得人们对于饮食的追求,从基本的果腹到养生,从延续生命到丰美生活,实际上是形式内容兼备的。我们对于这样的文化,应该认真学习、宣传弘扬、赓续发展,如此,生命历程会更加精彩,社会氛围会更加和谐,历史进程也会更加顺畅而迅捷。

愿我们的“十三花”,花开烂漫,璀璨瑰丽。

(来源:陕菜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