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绝句都要押韵吗(浅谈格律诗的押韵)

押韵,主要是体现格律诗语言和谐流畅的音乐回环之美。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七言律诗以首句入韵为正格。前者两句十个字一次回环,后者七个字一次回环。

举例: 八阵图(五言绝句 正格)

杜 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图”隔了两句到第十个字有了“吴”,“图”与“吴”押的都是上平声七虞韵。

渡荆门送别(五言律诗 正格)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隔了两句到第十个字有了“流”,依次类推又有了“楼”、“舟”。“游”、“流”、“楼”、“舟”,押的都是下平声十一尤韵。

泊秦淮(七言绝句 正格)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沙”隔了六个字有了“家”,第三句不押韵,再隔六个字,有了“花”。“沙”、“家”、“花”,押的都是下平声六麻韵。

无题(七言律诗 正格)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难”隔了六个字有了“残”,第三句不押韵,再隔六个字又有“干”,依次类推 又有了“寒”、“看”。“难”、“残”、“干”、“寒”、“看”,押的都是上平声十四寒韵。

其实,在齐梁永明体以前的古体诗虽不讲究平仄,但却追求诗韵,这早在先秦《诗经》中已见端倪,例如,《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韵脚“角”、“屋”、“狱”、“足”;《召南·小星》:“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韵脚“东”、“公”、“同”;《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韵脚“舟”、“流”、“忧”、“游”。……其致力谐韵,可见一斑。

写诗选择韵部字数多、余地大的称“宽韵”,如平声韵三十个中的“东、支、虞、真、先、阳、庚、尤”等八个;选择韵部字数少、余地小的称“窄韵”,如“微、文、删、青、蒸、覃、盐”等七个;选择介于“宽韵”与“窄韵”之间的称“中韵”,如“冬、鱼、齐、灰、元、寒、萧、豪、歌、麻、侵”等十一个;选择韵部字数更少的称“险韵”,如“江、佳、肴、咸”等四个。以上划分的范围只要一查诗韵表便可领会。有人多选用“宽韵”作诗,较为省力;有人却故意选用“窄韵”,甚至“险韵”,以此炫耀才华,比如唐代的韩愈、宋代的黄庭坚等人,然而这些诗人也确非等闲之辈。

诗歌是用来表达感情的,如果情绪慷慨激昂,那么多选用声调洪亮的“东”、“冬”、“江”、“阳”等韵部为宜;如果格调轻松欢畅,多选用“先”、“歌”、“麻”、“青”等韵部较佳;如要表现郁悒低沉,则选用“微”、“虞”、“齐”、“删”等韵部为好。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的韵脚“星”、“萍”、“丁”、“青”,押的是下平声九青韵。诗人身处逆境,被押俘在广东零丁洋一带,虽有哀婉,却以大无畏的精神,视死如归,尾联显得无比的慷慨刚劲,不用“东”、“冬”、“江”、“阳”等韵同样能铮铮誓言来表达这位民族英雄拥有浩然正气和非凡节操的高大形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朝代的迭替,汉语的语音也发生了变化,当时平水韵与现代语音在某些字上也不尽相同。比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的韵脚押的是下平声一先韵,“天”、“眠”、“船”,用今音来读分别是tian、mian、chuan,其中“船”字由声母ch与韵母uan相加,而“天”、“眠”由声母t与韵母ian、声母m与韵母ian分别相加,“船”跟“天”、“眠”由于韵母不同,显然不合韵,但是按当时诗韵押韵是完全符合规则的。

要鉴赏旧体诗当然要懂得古人的诗韵,尤其是平水韵;要写格律诗,对初学者来说,是增加了一些难度,但对具有一定文学基础的人而言,这种情况只要在同一韵部中换字另行构思诗句,也可迎刃而解。

律诗绝句都要押韵吗(浅谈格律诗的押韵)(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