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雨最被低估的武侠电影 剑雨的佛学隐喻

《剑雨》这部电影也许很多年后会成为经典。吴宇森在这部电影中引入了太多的佛学元素,如人物的名字。细雨乃是“喜欲”,和喜欲相对的嗔恨,所以细雨是嗔。彩戏师乐用绳戏且贪生续命,想用罗摩遗体来治疗自己疾病,这就是贪。雷彬,对面条痴心不改,对转轮王抱有幻想,这就是痴。

故事从细雨杀了张海端一家开始,细雨携带罗摩遗体遇到了陆竹。陆竹这个名字谐音“露珠”从金刚经来讲如露亦如电,陆竹起名当源于此。陆竹一路尾随细雨三月终是未能感化她,而细雨又在这期间的路途杀了几路夺她罗摩遗体的仇家。

剑雨最被低估的武侠电影 剑雨的佛学隐喻(1)

陆竹这个时候已经喜欢上细雨了,或者也不能说是喜欢。毕竟陆竹已经近乎得道,不再轻易动用儿女私情,这里有一个隐喻就是陆竹看破细雨剑法的四个破绽,相当于佛家的四大皆空。既是“藏拙于巧,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曲为伸。”

这其实佛家的四大物质,藏拙于巧说的是土,土生养万物而能湮灭万物。火能因晦而生明又湮灭于明。水能洗涤万物,清喻于浊,浊本于清。而风,在卦为巽,柔顺为曲,以柔而能进。陆竹勘破的其实是世间四大物质,所以陆竹尘根已了,决意度化细雨。人问,为啥陆竹一定要度化细雨,因为细雨恶啊,细雨她总以杀伐来解决世间事,陆竹要弘扬佛法,他勘破细雨剑法破绽以后,他以身弘道了。细雨内心当然很难过,她不愿意陆竹死去,因为她也爱上陆竹了,只是陆竹已经不动凡心,陆竹说的那个三生石就是讲的他跟阿难一样,内心虽然喜爱女子,但已经不是凡夫的那种爱欲了。

陆竹说的禅机已到,其实是发现细雨还心存爱意,最起码细雨不忍杀他,他以身弘道来制止细雨的杀伐。这细雨的杀伐其实是嗔恨所致,至于嗔恨什么,前文并未讲明白。

陆竹死后,细雨终为陆竹赤诚感化,她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她先是找李鬼手改了自己的面部容貌,然后找到了见痴大师,听闻了见痴大师叙述陆竹的生平,她了解了陆竹对她的三生石爱慕,她要重新做人。她想要过普通人的生活,当她遇到了江阿生,她问见痴和尚她是否还有福分来享受,见痴和尚用戒尺打在她背上三下,讲了三心皆不可得,其实是为她洗心。这三心从《金刚经》来,很多时候,当我们不能原谅自己的时候,可以读一读金刚经学会放下。

剑雨最被低估的武侠电影 剑雨的佛学隐喻(2)

从此细雨,不,应该说是曾静,彻底洗心革命要做一个普通人。

然而树欲静风不止,她和江阿生去银行的时候遇到了抢银行的,这帮亡命之徒抢了之后还要杀人,她不得不出手挽救自己和丈夫的生命。这样她又重出江湖了。

黑石集团靠经验推测出了曾静就是细雨,找来了彩戏师和雷彬以及那个色女人来找曾静。

彩戏师有一条绳子,且想用罗摩遗体来续命,所以彩戏师隐喻的是贪,绳子喻的是生,他是贪生,故为贪。雷彬用一碗面来诠释他的痴,即便到死他都在吃。

转轮王则代表的世间所有的恶,他恨自己的身体,他贪求富贵委身朝廷,他痴心罗摩遗体能改变他的生理构造。

叶绽青则是色欲,色又是空,凡是过于淫邪,后多有悔者,如同醉酒。所以叶绽青最后见弃。

剑雨最被低估的武侠电影 剑雨的佛学隐喻(3)

至于江阿生,即原来的张人凤,人心死而道心生。这里其实隐喻的不好,张人凤是死过一次,但并不是心死。但江阿生却是道心生,做了很多替天行道的事情。

整个故事吴宇森都用佛法讲述,他想阐述的更多,把爱恨情仇和善恶因果都展现出来。立意很好,动作优美,情节动人。寓意也比较深刻,但是影片在上映之后一直不温不火。

《牧马人》沉寂了很多年,近年陡然走红。也许很多年后,人们会重新审视《剑雨》这部电影。就像当初对周星驰的《大话西游》。

我个人喜欢上《剑雨》是因为下载了几首萨顶顶的歌曲,萨顶顶有一首《万物生》唱的媚气十足,偶然听了,觉得可以试听她几首,就下载到了《剑雨》的主题曲,听了主题曲觉得想看看这部电影演的是什么,就看了第一遍,之后不能忘记陆竹对细雨的爱慕,也不能释怀曾静对江阿生的愧疚。

于是隔了若干年又看了一遍,觉得它可能会成为武侠的经典,就动作和情节来说,堪比黄飞鸿系列,吴宇森打造这部电影的时候肯定是动了心思,把佛家的隐喻掺和在其中,想说教世人,当时不为人买账,也许以后它会被认可的。

剑雨最被低估的武侠电影 剑雨的佛学隐喻(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