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厂漂移入门车型(保证你不一定懂得飘移)
今天我们讲点酷炫的知识—汽车飘移。这里要提前说好,这期先不讲怎么飘移,而是聊聊飘移的发展(如果评论区气氛够热烈,咱们考虑来一期小美学飘移的教学片)。飘移发展?难道不就是《头文字D》里说的日本山路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要了解飘移,首先要把它和甩尾区分开。两者是有共同点—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接下来是重点部分,也是飘移和甩尾的最大区别,状态的持续。
真正的飘移,车辆横划的状态应该是持续的,甩尾是可以通过短暂的后轮失去抓地力而保持的。而我们常常所说的后驱车才能飘移是比较狭隘,实际上,前驱车和四驱车也能做出持续的飘移动作。前驱车方法比较取巧,通过后轮失去抓地力,可以使得飘移状态持续。典型例子是后轮装上飘移环,就可以做到前驱车保持飘移状态。四驱车飘移则要考虑其动力前后比例分配。其飘移原理与后驱车类似,由于前轮有动力输出,所以在飘移动态上和方向盘、油门配合上与后驱不同。
那飘移究竟又是谁发明呢?很多人以为,飘移是由日本飘移王土屋圭市发明,实际上并非如此。土屋圭市先生确实让飘移成为和大众熟知的飘移运动,但发明者并不是他。在20-30年代的早期场地赛事当中,动力滑胎过弯技术就已经出现了。由于当时铺装赛道尚未出现,所有的比赛和现代拉力赛一样,是在砂土路面上进行的。再加上当时的轮胎抓地力一般,更没有各种空气动力学措施,当时赛车抓地力和现在比起是极差的。再加上当时赛车一般为后驱车,所以动力滑胎过弯技术也就自然出现了。但当时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要把飘移单独发展成赛车的一个分支,而是对当时车辆失控状态的控制。
高桥国光
就算在日本,土屋圭市也并非飘移第一人。70年代末,日本赛车手高桥国光将“飘移”技术带到了正式的比赛中,并且帮助他获得了71次比赛的冠军,因此他也被人们称为“首代飘移王”。正是高桥国光把飘移和赛车结合得如此成功,吸引了当时一名年轻人对飘移的强烈兴趣,那就是后来的土屋圭市。
正当飘移越趋火热时,反而在场地赛上我们越来越少看到采用飘移过弯的车手,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教科书的抓地跑法。原因很简单,轮胎技术的进步,使得抓地跑法在弯中速度有着巨大优势,场地赛中使用飘移,只会大大降低弯速,得不偿失。当然,飘移也并没有消失,而是找到了更好的舞台。在日本有D1GP,在美国有Formula Dirft。这些专业的飘移比赛,不但极具观赏性,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飘移运动。因为比起高昂的场地赛,飘移运动的入门相对而言会更加亲民。
关注“自主汽车”,或者添加zizhuche,每日收获不一样的汽车行业评论。如有爆料,请发邮箱mail@zizhuauto.com,如有购车需求请点击下方“我要买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