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

最近看了一部非常惊艳的儿童成长纪录片,叫《Becoming You》,中文译名为《成为你 / 呱呱坠地两千天》,堪称一部专业,并且有温度的育儿百科 风光纪录片,由Apple TV 出品,豆瓣评分8.8分,IMDb评分8.0分。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1)

这部纪录片每集40分钟,共6集,我花一天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值得N刷!它记录了孩子2000天内的发展规律:0-5岁的小朋友,是怎么从只会哇哇大哭的新生儿,成长为世界上最有能力的生物的?

为什么小宝宝喜欢乱扔东西?

为什么孩子需要一个安抚物?

孩子的小脑瓜里有本十万个为什么吗?

……

影片中的100个小朋友来自世界各国,繁华的纽约伦敦、拥挤的中东难民营、仙境般的印尼婆罗洲、尼泊尔寺庙、蒙古大草原……这些孩子有的健康,甚至有的残疾,他们身处的家庭、社会环境那么不同,但各个时期的行为特点几乎完全一致。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2)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3)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4)

它最最最打动我的点在于:以小朋友的视角告诉我们,人类幼崽的那些“可劲儿造”的瞬间都是儿童发展规律,或许说是人类聪明的“生存技巧”比较贴切。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部纪录片,神奇地缓解了我的一部分育儿焦虑……我们担心的大部分问题,其实都能用时间解决,慢慢地孩子自己就长好啦~

它盘点了小宝宝在成长途中,克服的那些“没有被父母看见的”困难和里程碑,站起来、开口说话、控制情绪、学会去爱……

在看的过程中,我一会儿被小宝宝萌化了,一会儿又看得好激动,甚至想鼓掌!“欧耶,他终于学会翻身啦!太不容易了!”满屏弹幕写着的“被孩子们感动地热泪盈眶”,也是我的感受,所有小朋友,都在用尽全力地长大。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5)

△聋哑小朋友,第一次用手✋牙牙学语,“说”出了“大海”

希望看完这部纪录片能让带娃心力交瘁的你笑一笑,哭一哭,再继续电力满格地爱ta。也愿正在经历terrible 2的你能从中学两招,少一点点暴躁......

我从中挑选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些片段,和大家分享。

观影方式

● bilibili可以找到中文译版的资源,搜索“成为你 纪录片”

● 你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就可以跳转到b站观影啦。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6)

你有没有觉得,我们人类是一种“低开高走”的生物?有的动物出生不久就能四处跑动了,而三个月大的婴儿只能干巴巴地仰面躺着,对着天花板嗷嗷叫。

原因是,小婴儿把一半以上的能量都用在了大脑发育上,而不是活动上。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7)

正因为如此,孩子每一个“身体技能点”的习得,都特别不容易!比如第一次翻身:

“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是我们人类最大的优势之一。小宝宝每天大脑成长速度高达1%,5个月婴儿的大脑容量,已经达到了成人大小的一半,这为他们学会控制身体动作,做好了准备。

而几个月大的婴儿还坐不起来的原因是,头部相对身体的比例实在太大了,是成人的4倍!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8)

他们需要不断增强脖子和背部的肌肉力量,在一次次摔倒中练习坐立,掌握平衡,直到能完全支撑起自己的大头。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9)

第一次坐起来的时刻,当然值得庆祝:

在获得了更多力量后,小豆丁就可以开始用双手双脚探索世界了,只需要一点点的动机,ta就可以到处爬了,这是大脑和肌肉的壮举!

在全世界,小婴儿们会使用超过25种爬行技巧,为了从A点到B点,比如火辣辣的屁股蹭地式: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10)

遵从本性的熊爬式: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11)

一身正气的冲锋兵式: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12)

顺拐式: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13)

无论看起来有多古怪,这种用尽一切方法移动的决心,会让小婴儿第一次尝到独立的滋味。

一岁的“爬行专家”们每天要活动足足两个半小时哦!

相信你已经猜到孩子面临的下一个挑战了——学走路。虽然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但看镜头下孩子学走路的实录,还是觉得太不容易,也想到我家两娃第一次站稳走起的样子。太为孩子们感到骄傲了!

学习站立,需要经历1000多个小时的练习,数不清的泪水,以及1万多次的摔倒,这比成年人的一万小时定律,更难。

第一次站起来:

分散到每一天,1岁左右的孩子小小的身体每天都会经历100多次的摔倒。从哇哇大哭求抱抱,到习以为常地再接再厉,宝贝们进步神速。

与此同时,孩子们甚至一天之内就可能长高1cm,这让头身比变得更加协调,保持平衡更容易了。在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磨炼后,学会走路可能在孩子9到18个月的任何时刻达成,这绝对称得上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14)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15)

而对一小部分孩子而言,学走路这件事会更加困难,但这不代表他们做不到。Lzzy的故事,是这部纪录片中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

14个月大的双胞胎兄妹,Grayson 和 Lzzy 只差了几分钟出生,但哥哥已经会走路2个月了,Lzzy却还没开始走路,原因是,她的世界一片漆黑。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16)

虽然她没有“看过”任何人走路,但她表现出了和哥哥一样的站起来的决心。利用听觉和触觉,小Lzzy在头脑中构建了周围世界的图像。

走在地板上、树林里、沙子上,在一次次地探索边界的过程中,Lzzy终于有了放开妈妈手的勇气,她终于能靠自己走稳了。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17)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18)

这给了我们一剂强心针。如果孩子学会走路的时间比同龄人慢了一些、长了一些,请不要着急,因为学习走路并不是模仿其他人的过程,而是人类的先天动力,一种本能。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走路,学说话、交朋友等方面也同样如此。耐心点,孩子一定能做到。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19)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20)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21)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22)

全世界的父母都在抱怨,孩子的哭声如此刺耳,让人无法思考,啥也干不了。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23)

这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婴儿的哭声频率,恰好是我们细腻的人耳最为敏感的频率。

这样的哭声能更有效地引起父母的注意,让人无法忽略,甚至比火警更有效!呢喃▶咯咯▶哇哇大哭,这是喊妈三步曲。

而且别抱怨,宝宝哭闹的音调和节奏,都是在模仿自己的妈妈呢!宝宝的语言课程开始得很早,从出生前几个月就开始了。所以抱怨孩子的哭声刺耳,也就是在抱怨自己的声音……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24)

但是到了小宝宝3个月大时,他们会熟练掌握一项让父母的心融化掉的技能——咧嘴笑。

通过笑容和大哭,孩子就可以和父母进行简单有效的对话,传达自己的需求了,这是孩子的初阶沟通技巧。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25)

先说结论,不会。

世界上有七千多种语言,在每种语言中,几乎所有父母都会本能地用叠字和孩子说话,吃饭饭、看车车、买菜菜、喝水水……

这被语言学家称为:父母语(Parentese)。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学会说话的。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26)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27)

研究表明,到两岁时,常听父母语的孩子会说的词汇量,几乎是常听正常语言孩子的两倍!

父母语有效的原因在于,它夸大和强调了构成词语的单个语音。它听上去很好笑,但能帮助小朋友听清楚词语是如何组合的,这意味着孩子能掌握更多词汇,并更快地掌握。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28)

越多地和小婴儿聊天,他们就学得越快哦。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29)

这个可能引发家庭争宠大战的问题答案大多都是,

妈妈

在几乎全世界的语言体系中,妈妈是唯一一个发音相同的词语,全世界的小宝宝第一个说出口的词,大都是妈妈。

然而这其实并不是“爱”的结果,而是因为说“妈妈”需要最少的肌肉参与,这使得“妈妈”成了婴儿最容易发出的声音。

“谁故事讲的最好呀?”

“妈妈!”

“你最爱爸爸还爱妈妈?”

“妈妈!”

(这种事,先“会”先得呗)

mama

但别着急,很多宝宝说出口的第二个词,就轮到“爸爸”了。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30)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31)

父母可以通过一种方式来提高孩子的词汇量,苏斯词汇提高法也就是押韵儿歌。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32)

△《The Cat in the Hat》

科学家们发现,孩子对押韵儿歌尤其敏感,并且比成年人更善于记住他们。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33)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34)

儿歌的重复和节奏,强烈的押韵,不仅对音素的培养非常好,能让儿童快速地学习新词汇,还能帮助他们理解词语如何组合在一起,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35)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36)

好听的儿歌也是同理。西澳政府有个叫better beginnings的早教项目,鼓励大家从宝宝出生起就多跟宝宝说话唱歌讲故事。

小朋友很喜欢爸爸妈妈的声音,喜欢重复简单的话和曲调,重复会让他们很满足知道下一步是什么。他们听得越多,越能跟你熟悉亲近,越能理解词汇和语言,拓展词汇量。

这是最好的早教,也是非常简单和快乐的事呀。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37)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38)

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他们会掌握人类的五种基本情感,快乐、难过、恐惧、厌恶和惊奇,全世界的孩子都是这样。

每一种基本情感,都会触发一连串更复杂的情绪,而情感混乱高峰期的年纪,众所周知,是可怕的2岁。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39)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40)

他们的情绪像过山车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41)

,在兴奋的高峰和绝望的低谷间切换,开心地捣乱、大哭大闹、满地打滚地发脾气、没有同理心,玻璃心又戏精,大人怎么讲道理都不听。

但我们需要知道,一切都是因为2岁多的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全。从生理上,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片中提出的Terrible 2的保命方法有三点: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42)

父母的陪伴

在孩子情绪失控时,陪着孩子,给他们满满的爱和安全感,尽量不要让孩子独自哭泣。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43)

#2

表达

教孩子说出来,用语言来描述情绪、表达感受,从而摆脱情绪混乱,比如“妈妈,我好难过”。而这时我们应该做的,是承认孩子的情绪,帮助她表达情绪,认识情绪。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44)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45)

语言能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感受,并在需要时寻求帮助,而不是通过哭闹来释放压力。

随着孩子学会的情绪词汇越多,他们就能更自如地应付各种复杂情景啦!

#3

换一种方式释放压力

研究表明音乐和节奏,可以帮助孩子保持孩子情绪稳定。

你可能发现了,小朋友迷之喜欢用锅碗瓢盆敲敲打打!!比如Mesuli总爱拿着饭勺敲冰箱、敲门、敲碗,用节奏拆家,总是非常享受的样子。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46)

原因是,有节奏的鼓点会让孩子的大脑持续释放多巴胺,让孩子获得平静和快乐。所以Mesuli的外婆给她报了一个击鼓兴趣班,和别人一起打鼓,快乐翻番

~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47)

其实不一定是击鼓,平静的满足感,可以来自于沉醉于任何孩子自己热爱的活动,比如画画、摄影、一项运动、唱歌、跳舞等等。

这里想穿插一个有趣的知识点,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孩子小时候沉迷的爱好,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影响。事实上,孩子大部分痴迷的兴趣都会在两年后减弱。

但是爱好会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别人做得好的地方,收获自信和快乐,(还有让自己暂时地平静下来),这才是爱好最大的“价值”。

熬过了Terrible 2,欢迎来到Horrible 3。到了孩子三岁左右,他们能感受到的强烈情绪会继续增加,变得更加丰富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3岁的孩子能够幻想未来了,比如二宝出生前后,大宝的焦虑和妒忌。

小孩很难隐藏自己的情绪,当家里多了一个会抢走自己所爱之物的“威胁”时,孩子就会开始自我保护,宣示主权,去争夺他认为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准二宝碰自己的所有玩具,把“不要、走开”挂在嘴边。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48)

当父母进行干预,他意识到自己“赢不了”时,他就会像鸵鸟一样逃走。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49)

破解方法在于,慢慢地去拓宽孩子的情绪弹性。如果孩子能意识到,二宝可以作为自己的玩伴,而不是敌人时,他就能和弟弟妹妹好好相处了。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50)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51)

当孩子发现自己可以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感控制自己时,他们就可以运用自己的情感,面对人生的所有挑战。

关于让孩子共情,这部纪录片前后提到了两种方法:

#1

做个戏精

其实在澳洲和很多西方国家的幼儿园,2~3岁、3~5岁的班里都植入了戏剧(Drama)课。

具体的玩法包含,对绘本中的人物/动物形象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服饰道具鼓励孩子打扮成为自己喜欢的角色等。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52)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53)

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害羞,让孩子去共情,考虑对方的感受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把情绪自如地表达出来。

大多数孩子5岁时,都会知道如何去表达情感了,因为自己经历过体验过,也在别人的脸上看见过。而表演会让他们在面临相似的场景时,更娴熟地表达。

想象一下你是《小鬼当家》中的小男孩,如果有天醒来你发现,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见了,你会兴高采烈吗?会难过吗?

戏精小朋友Finnegan表演得超级棒:

#2

过家家

假想游戏,也就是过家家,不仅能帮助孩子认识事物以及背后的联系和运行规则,它也是另一种帮助孩子理解他人的方法,这是建立真诚友谊的关键。

多达2/3的孩子都有个假想朋友,就像国王的新衣一样。父母常常担心这是害羞或者孤独的迹象,但研究显示完全不是这样。因为有了假象朋友,孩子就随时都有个贴心的朋友陪在身边啦。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54)

当我们认真地对待孩子的假象朋友时,也是在引导孩子去关注“朋友”的感受哦。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55)

最后想再补充一点,为什么三岁多的孩子,有那么多“为什么”要问?一个数据是,三岁多的孩子一个小时能问75个问题!!太费妈了……

小朋友其实不是故意的,他们问问题并不是单纯想继续这段对话,大多时候,他们是真的真的想知道答案。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56)

科学家发现有一种强大的驱动因素,这是全世界的孩子不断问为什么的原因——当小朋友了解到一件新奇事时,会刺激大脑中产生愉悦感的部位,像刚提到的咚咚咚打鼓一样。

孩子在2岁到5岁期间,大约4万个问题。所以告诉他们答案吧,如果有可能回答的话。因为不仅会丰富知识,还会让他们快乐哟。

这部纪录片里有趣的知识点还有很多,比如安抚物、性别意识、规则意识等等。篇幅有限,剩下的部分大家就自己去看吧~

除了是一本好玩的宝宝使用说明书,《成为你》也是一部风景如画的纪录片,影片中穿插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观感极佳,看完好想去旅游!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57)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58)

它也介绍了各国小朋友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婆罗洲巴瑶村的孩子,3岁就要克服对水的恐惧游泳去朋友家玩、用砍刀砍椰子;尼泊尔寺庙5岁的孩子经常念经念到睡着;蒙古游牧民族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习骑马、射箭;还有3岁就独自出门买东西的日本孩子。

这部纪录片,能带给我们很多不一样的思考。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59)

0岁宝宝育儿纪录片(比育儿书更惊艳的儿童纪录片0)(6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