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惠王和孟子的故事简短 孟子七篇解读梁惠王篇

【原文】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关于梁惠王和孟子的故事简短 孟子七篇解读梁惠王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关于梁惠王和孟子的故事简短 孟子七篇解读梁惠王篇

关于梁惠王和孟子的故事简短 孟子七篇解读梁惠王篇

【原文】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 《孟子 · 梁惠王下》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齐国伐燕取得胜利后,齐宣王就请教孟子有的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取,就是吞并的意思。也有人劝我吞并燕国。因为战争结束之后,就有一个战胜国怎么处理战败国的问题。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然后齐宣王就讲他自己的想法,说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讨伐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五十天就拿下了。这个如果仅仅靠人力,恐怕是做不到的。如果不是人力造成了这样的结果,那一定就是天意了。因此,如果不取,恐怕会有 “天殃”,就是天要给你降下灾祸。还是取了吧,你看怎么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