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美职篮(潮赛积极废人)

2018-05-13 12:1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程义鸾

趣话美职篮(潮赛积极废人)(1)

最近又出了个新词儿,叫“积极废人”,这个词不仅在微博里引起了热议,在朋友圈里也掀起了高潮。很多网友在评论区里对号入座:“这说的不就是我吗?我就是‘积极废人’本尊啊!”更有网友在知乎里戏谑地嘲讽自己为:“一个每天原谅自己800次的‘积极废人’”。

要我说啊,先别忙着对号入座,咱们应该看看“积极废人”都是什么样的人。“积极废人”说的是那些“爱给自己立flag,但永远做不到的人;尽管心态积极向上,行动却宛如废物,他们往往会间歇性享乐后恐慌,时常为自己的懒惰自责”。目标太多,但完成时间却总是明天才有,想法太多,但偷懒的念头却让我们很少付诸行动,似乎成了不少人的通病。

作为一名经常刷朋友圈的大学生,我对这个词深有感触。在我的身边就有很多在朋友圈里立flag的同学,有的女生嚷嚷着自己太胖不好看,立志:“以后每天去操场跑5公里,跑完步来朋友圈打卡!”但她打卡的朋友圈只出现过一次后就被“和朋友聚餐就是嗨!”等其他内容替代了;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在缴完四六级考试的报名费后,立马截图发朋友圈立flag“六级再战,这次一定要过!每天背100个单词,截图为证,不背就啪啪打脸”,之后坚持了没几天大家就把背单词这件事情抛在脑后了,结果3月份就要开始背的单词书到6月份临近考试时还只是翻了A开头的那部分,的确是啪啪打脸。

其实不只是学生,各行各业、各年龄段都有这样的“积极废人”,“积极”的思想往往表明了他们对现状不妥协的态度,但“废人”般的执行能力却让他们的flag在立住的瞬间轰然倒塌。了解完这类人后我们就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了:“积极废人”是不是毫无可取之处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其“积极”的思想其本身就值得肯定,为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给自己定下改变的目标,更是正能量的体现。即便这种“积极”是被动的、是为了博取他人关注与肯定,也不失为对自己的一次积极心理暗示。其次,每个人都有“宽松”的权利,很多时候生活的状态就是时高时低的,该积极的时候就积极,该废人的时候就废人,因为有时急功近利的付诸行动不一定有成效,但做个废人起码能缓解一下身心疲劳,为下一次“积极”做好准备。在我看来,所谓有点“丧”的生活方式未必不是一种好的生活态度,即便这种言论和强调“积极废人”不如“积极做人”的舆论导向背道而驰。

现实中,我们的内心大都很脆弱,就像一块标注着痛点的玻璃心,只要谁提了一个自己的缺点,那表层的玻璃便会受到精准地打击,然后粉碎一地。而潜藏在其中的焦虑,就会顺势而出并迅速蔓延到了全身,最终使我们陷入了焦虑、陷入了“无能、无知”的恐惧中,惴惴不安。就像《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种情绪文,读起来不无道理,但却是在赤裸裸地贩卖焦虑。其引发的焦虑与恐慌的负能量瞬间打破了人们的心理防线,却未能真正给年轻人的生活带来所谓积极的改变。

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订制专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正如日剧《宽松时代又如何》里说的:“和身体的青春期不同,心理上的青春期,在我们有生之年将一直持续下去,所以大人也会犯错,也会懒惰、逃避、迷失方向,也会找借口、哭泣、怪罪他人……全部都是因为青春期的关系。大人也会犯错,是的,也会犯错,所以,请做一个,能原谅他人错误的大人吧。”

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积极废人”甚至更多有点“丧”的群体,在对号入座的时候,少一些嘲讽和戏谑,多一份释然和原谅。要知道,活得积极远不如活得真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