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龙虎山悬棺的故事原型(故事泸县云锦山)

江阳沽酒客按:本文较长建议收藏,该传说版本较多,大体内容相似,沽酒客重新做了一些整理,调整了一下逻辑性,对于有的说跟反清复明相关,觉得有些牵强,没有进行录入。本文部分图片感谢云锦美女九儿友情提供。

泸州虽然不大,也有三区四县,这还是按照今天的划分,如果说到历史上,那就话题长了。不过好汉不提当年勇,虽然泸州后来被划小了面积,民国时期又统称的泸县以及十大乡,大体上都还在,只是建国以后,泸州市和泸县做到了个剥离,但是泸县依然是泸州联系最紧密的一个县城,而今天江阳沽酒客要给大家讲一段,泸县云锦镇民间传说。

深度解析龙虎山悬棺的故事原型(故事泸县云锦山)(1)

云锦镇,在泸州地方志《泸县志》上曾经有一句简短描述:“山常出云,灿若锦绣,故名”,寥寥几句勾勒出了云锦得名的由来,也让它充满了一种仙气。

巴蜀自来多仙山,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家还珠楼主李寿民写了《蜀山剑侠传》,在烽火硝烟的抗战时期,中国竟传奇般地诞生了一部玄想超妙,光怪陆离的《蜀山》。这部中国神话巨著,“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直接影响了后世的金庸等新派武侠小说的借鉴发展。 一代神魔武侠小说大宗师还珠楼主李寿民胸罗万象,笔挟千钧,在《蜀山》中创造了异想天开的仙道世界。

深度解析龙虎山悬棺的故事原型(故事泸县云锦山)(2)

其实也得益于,他从小生活在巴蜀大地,受到这里山川美景的熏陶,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作为四川省长寿县(今重庆市长寿区)人,简直得天独厚。

泸州的山普遍不高,但是有名的,却也不少,方山,玉蟾都是闻名川南名山,有仙道佛的痕迹日来已久。而泸州其他山脉则各有它的独特与壮丽。

云锦虽然是泸州泸县的一个镇,但是它境内的云锦山则如县志描写的一般常年云雾围绕。

深度解析龙虎山悬棺的故事原型(故事泸县云锦山)(3)

泸县云锦镇,原来是云锦场,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因其境内有海拔502米的云锦山(方圆几十公里内此山最高),取其“云中锦绣”之意而得名。云锦镇境内龙桥石刻薄刀桥、双龙桥、三龙桥、沉狮桥、子母桥……古韵犹存;水利工程九九渡槽、革新渡槽、团结渡槽、建设渡槽……时代见证;乡土地标贞节牌坊、古佛寺、石墩包、石狮子、烂泥沟、挖断山、阴阳坟、将军府……传说神秘;据说伟人曾留下“云锦山腰雾蒙蒙,龙川坝下水淙淙。驻马遥观天地窄,万山回首拜英雄”的感悟。

清清鹿溪河,巍巍云锦山。这里人民勤劳朴实,瓜果四季飘香。关于云锦山的故事和传说不胜枚举,而其中云锦山挖断山则最为传奇有趣。

云锦镇地处四川泸县东部,东面与百和镇,南于兆雅镇,玄滩镇,北于立石镇,西于奇峰镇,玄滩镇接壤。距离泸州市区27公里,距离县城福集40公里,距离重庆永川42公里,泸永线贯穿全境。

深度解析龙虎山悬棺的故事原型(故事泸县云锦山)(4)

云锦山上,原有天保寨,有四道寨门:东临谷门,西为庚门,南有都门,北朝京门。云锦山上有阴阳坟、火焰井等。

天保寨内有明代庙宇,上殿祀观音,下殿祀玉皇。其中烟霞(阁)禅院继明代庙宇改建于丁亥年,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院内飞檐画栋,金碧辉煌,可谓"阁貌丹青古,威名风月深",为道教圣地,香火很旺,在川南地区享有名气。

特别是海外同胞每次回乡探亲访友都要问及烟霞阁,到寺庙拜佛,到山上观光。但是不少人也并不知道这里曾经被挖断过一次,这并非现代开发,也不是古人愚翁移山,开山修路,为什么要专门将一座山梁挖断呢?

深度解析龙虎山悬棺的故事原型(故事泸县云锦山)(5)

与云锦相邻的百和镇,沽酒客有幸访问当地老辈人,给我讲述了这个来历。老辈子告诉我,当年这个挖断山的地方还能见到,如果你去了就能找到这个缺口,但是需要熟悉的人带路,因为这里曾经出现了龙脉,那前朝的皇帝老儿,心头慌的很,就命令挖断了龙脉,不然这个地方要出皇帝,就影响到他江山了。

传说源自中国老百姓对山川壮观的奇思妙想,这也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假如一个地方的山脉生长呈现独特的气质,就会出现一些玄幻的想象出来。

老辈子说,这个云锦山的一处半山腰间有一座相对较矮的小山,站在小山上远眺,仿佛置身于皇帝的金銮殿,气质非凡。而此处有座规模极大的坟地,据说此坟埋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龙川坝上陈湾屋基陈姓祖宗。

说这个陈家祖居在云锦,也不知道是什么机缘巧合,上天给了他们家一块风水宝地。葬了前人,后辈中怕要出帝王。

深度解析龙虎山悬棺的故事原型(故事泸县云锦山)(6)

陈家到了这一代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娃儿被叫做陈大力,为什么这样叫,这个娃娃生下来,哭声就大,据说把当时接生婆都吓了一跳,哭声把家中屋顶的瓦片都震落下来,接生婆说,她接生的娃儿没有五百也是三百,就没有遇到这么凶的,对陈大牛的父亲说,怕你这个娃儿不得了哦。

陈父倒是不以为意。但是陈大力,确实与一般娃儿不一样,不但吃饭吃得,长得也快,十二三岁就像十七八岁的人了,但是干活路厉害,家里的小牛,他从小抱着去田里干活,从小牛到可以耕田的大牛,只要耕田结束,陈大力还是要抱着牛去田坎洗干净牛脚和肚子上的泥巴,数百斤的大牛,他好像抱起没有重量一样,而且陈大力不单单是空有一番蛮力,读书还厉害,私塾老师很喜欢他。

那个时候读书不像今天,一般是农活完了才开始读书,有秋学,冬学之说,因为这个时候就是农闲了。老师常说,二天这个陈大力不说中状元,举人进士肯定没问题,是当大官的料。

一日陈大力干完农活,没有事情就去田边玩耍,觉得无聊就靠在一棵老槐树下打盹。迷迷糊糊间听见有人在说话。陈大力定睛一看,田坎对面有两个人背着铺盖在走,两人不高,一个老者儿和一个老太婆。

深度解析龙虎山悬棺的故事原型(故事泸县云锦山)(7)

老太婆说:你个老者儿,慢点嘛,我走不动了。

老者儿说:快点老太婆,这个陈家的竹兵要出城了,再走慢点就要影响我们了。这里要出皇帝,我接到玉帝旨意,要到这里好好给他守护。

老太婆说:当真这里要出皇帝吗?

老者儿说:我是这方土地公,哪里有龙脉还不晓得啊,本来这个龙脉一般人没有福气,没想到被陈家人埋到了。再过一段时间龙脉气通,就是陈家出兵的时候。但是改朝换代老百姓又要受苦了,兴旺都是百姓苦啊。

老太婆说:那就没有人能阻止了。

老者儿说:除非有人能挖断龙脉,但是哪有那么容易,那么大一匹山,要挖断山才可以。好了不要多嘴,快点走。

陈大力越听越奇怪,想追过去询问,突然一个踉跄,原来是做梦,但是他觉得这个梦很怪,就回去跟父亲说了。

父亲大吃一惊,本来不想告诉他,原来在陈大力出生后,就有当地有名的算命先生告诉过他们家将来会遇到的这个情况,但是需要保密,得等到18岁后才能知道,怕陈大力年纪小,管住不话,所以一直隐瞒,如今只好全盘托出。

深度解析龙虎山悬棺的故事原型(故事泸县云锦山)(8)

陈大力倒是不惧,心里想,原来我是天命所归,那就得做个样子出来。如今被满人统治,我汉人备受欺压,正好借此召集,以待起事。于是开始慢慢运作。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话最后传到当地县太爷耳朵里,县太爷有个师爷也会堪舆之术,跑去看了陈家的祖坟,知道这个事情非同小可,于是二人商量赶紧上报,万一哪天等他成了就麻烦了

但是去层层上报,时间太久,二人想办法阻止。师爷说只有一边上报,一边找人挖山,找不到他龙脉所在,把云锦山挖断了就可以了。

但是县太爷实在没办法号召那么多人来挖山,无法名正言顺啊。登陆一段时间,京城传来消息,责成泸州知府,以修建水利为名,号令百姓挖断山梁,将泥土搬运到堤坝上去筑堤坝。原来清朝皇帝老儿收到密保,派遣高人查看,发现果然如此,但是直接拿下不现实,恐打草惊蛇,而且据说这个陈大力已经得了龙脉保佑,一般人还动不了他,只有通过这个挖山的办法,才能解决。

深度解析龙虎山悬棺的故事原型(故事泸县云锦山)(9)

于是知州和县太爷有了上头的命令,便用修建水利的由头,号召几百人从山上山下一齐动手,足足挖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将山梁挖断,仿佛白天搬走的泥土,晚上又回到了原地一般。原本说是兴修水利,结果泥土都将水库填平了。

就在第四十九天的下午收工,一个抽叶子烟的老者儿烟杆掉到了工地上,老者儿回去寻找烟杆,却听到地下有人说话,吓得老者儿浑身直冒冷汗。只听得地下一男一女两个声音说道:“老头子,太危险了,要是再挖三尺,我们就死定了。”原来是陈大力梦中那两个搬家过来守护的土地公,土地婆。

只听得土地公说:“老太婆,硬是没见过世面。不要说,他们才挖掘四十九天,只要不是每日子时开挖,就是再挖它49年也没用。开玩笑,玉帝喊我守护的东西,那么容易挖断啊!”

土地婆婆小声说:“不是说只要有四十九个童子尿淋了,龙脉就会不攻自破吗,怎么还得子时开挖才有效?”

土地公公嘘了一下,小声道:“双重保险晓得不,天机不可泄漏,不要紧都扯了,要是被人听去,我们两个脱不了干系”

深度解析龙虎山悬棺的故事原型(故事泸县云锦山)(10)

老者儿闻听此言,早已忘记寻找烟杆,回头就跑去向县太爷和知州汇报,这二人一听,去问师爷,师爷懂得堪舆之道,一下明白了,连夜在附近找了四十九个童男子,子时一到就围着老者儿指引之处撒尿。然后开挖,仅仅挖了三尺,果真发现一条软绵绵的树藤。师爷随即叫人一锄头挖下,一股鲜血喷涌而出,溅到师爷身上。他当场倒地身亡,而树藤血流不断,足足流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流尽。

鲜血流尽的第二天起,一连三日,整个云锦场都不安宁,家家户户有竹子的都噼噼啪啪的爆裂,晚上子时过后,还能看到竹人竹马的图案,说来也怪,这个事情以后没有两天,一向身体强壮的陈大力,突然暴毙,这时候来了一个和尚,告诉陈父说,你的儿子本来要成龙,如今被人破了,怕心生怨恨,要为祸人间,用九个粗铁环箍紧棺椁,以免亡灵日后生事。

原来这个和尚是知州和县太爷物色的风水师,就想最后遏制他反弹的,陈大力的父亲,看到龙脉也断,也怕他祸害百姓,果然如此做了,结果陈大力果然被憋死了。再也没有办法成龙夺权了。

虽然是民间传说,但是云锦山挖断山的故事依然在当地流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