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器青铜器收藏与鉴赏(微学堂七月纵古今)

中国的青铜器制作非常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及艺术价值,同时代表着中国5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最初以小型工具或饰物为主,夏代始出现青铜容器和兵器。在商中期的品种较为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器型多种多样,花纹也繁缛富丽,此时的青铜器物最为精美。后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铁器的出现使得铜器被逐渐取代。

中国的青铜器主要为铜锡合制器物,古时青铜器又被称为“金”或“吉金”,其铜锈呈青绿色。青铜器种类包括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礼器六大类型,制作工艺有范铸法、失蜡法和浑铸法,其中范铸法是最早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国之器青铜器收藏与鉴赏(微学堂七月纵古今)(1)

制作工艺

范铸法

范铸法又称模铸法,先用泥制模,再雕饰各种图案,晾干后将其烧制为母模,再以母模制泥范。重复步骤制成陶范后,将备好的合金浇注入成器,脱范后进行清理、打磨加工,成为一件精美的青铜制品。根据目前大量遗址发掘出器物的外形,分析发现中国古代青铜器大都是采用范铸法制作的。

失蜡法

失蜡法是一种精密铸造方法。使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将泥芯、外范用耐火材料填充。加热烘烤后,向模型内浇灌溶液,铸成器物。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盘,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失蜡铸件。失蜡法一般用来铸造外形复杂的青铜器。

浑铸法

浑铸法是一次浇铸成形的铸造方式。铸造多个同种较小物件时,就将多个铸范层叠装在一起,一次性铸成多件器物。这种叠铸法最常用来铸造钱币,出现于春秋时期。若器形过大或过于复杂,就需要用分铸法先将各个部分分别浇铸,再拼接成一个整体。

国之器青铜器收藏与鉴赏(微学堂七月纵古今)(2)

各时期盛行的青铜器不尽相同,今天的视频课程,向大家介绍两个不同时期的精美青铜器。欢迎大家与我们一起踏入青铜王朝,了解国之重器的文化底蕴。

老年大学视频微课程

《汉代青铜器——贡纳场面铜贮贝器》

内容来源|综合自网络

编辑|吕芳蕾

摄影|武鹏浩 摄于国家博物馆

国之器青铜器收藏与鉴赏(微学堂七月纵古今)(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