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高中生假期看的四部纪录片 假期提升文化Level看这9档节目
2018年一季度电视荧屏文化类节目、纪录片百花齐放。《经典咏流传》《信中国》《穿越吧》《如果国宝会说话》《舌尖上的中国3》等多个节目、纪录片为观众提供了很多选择。“综艺”特别策划“2018文化节目、纪录片纵览”,以飨读者。
(点击查看大图)
传承诗词之美 《经典咏流传》 “和诗以歌”
文/祝媛莉
《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改编成现代流行音乐,通过经典传唱人的演绎,以及现场经典鉴赏团的解读,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传统经典文化之蕴意。这档将在CCTV-1综合频道开年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其宗旨是借由流行音乐赋予经典诗词活力与生机,让更多人传承经典,使之“咏流传”。
“《经典咏流传》解决了音乐节目价值观承载的问题,同时,也为传统文化节目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寻得突破口。” 《经典咏流传》制片人兼总导演田梅介绍说。
音乐呈现方面,《经典咏流传》有音乐总监刘卓、音响总监金少刚保驾护航,且汇集一批专业音乐人打磨音乐作品品质。节目包含民族、流行、戏曲、童谣、饶舌等丰富多元的音乐元素,演奏的乐器也是经典与现代结合,中西交融,足以呈现一场视听盛宴。
筛选诗词时,诗词专家团给了很多建议,节目规避了一些生僻诗词,而在大众熟知的唐诗宋词上做文章,特别从中小学生课本里寻找适合改编成音乐作品的诗词。王宁介绍,节目采用的诗词从最开始的三五百首筛选到如今的一二百首。
对于经典传唱人的选择,田梅说,是否适合阐释经典内涵、贴合文化价值是唯一标准。“节目强调歌手与诗词的故事,歌手生命体验、思想观点与古诗词的匹配度。”节目吸引近百位经典传唱人加盟,包括成龙、杨洪基、胡德夫、王力宏、王俊凯、凤凰传奇、黄绮珊等,还邀请了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加盟。比如,第一代中国女指挥家郑小瑛,创作了50多首古诗词歌曲的当代女作曲家谷建芬,中国第一代钢琴家——现年88岁的巫漪丽……节目也融入素人、跨界艺人等担当经典传唱人。一对在贵州支教的夫妇教了大山里的孩子100多首古诗词歌曲。节目中,当这群孩子用纯洁的声音演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苔》,现场所有人都被深深感染。
与其他音乐类节目相比,《经典咏流传》一期节目承载的音乐作品数量不多,大概6首歌曲,每期节目遵循一个隐性主题,重在歌曲内涵和创作故事的深度挖掘。没有激烈的比赛,属于赏析性节目。每期节目,经典传唱人逐一演绎音乐作品,分享个人感悟,并同现场4位鉴赏团嘉宾一起赏析,挖掘诗词故事。观众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能领略当年诗词作者创作诗词的际遇和心境,当代人的情绪和时代脉动也蕴含其中。
田梅认为,《经典咏流传》不是一档简单的节目,是承载了价值观的创新表达,承担了传承文化经典的使命。“我们特别希望节目中的歌曲被大家传唱,走进校园,走入中小学生教材,真正达到文化传承的效果。”
创作《明日歌》时,田梅对音乐制作人贾轶男说,希望他将自己5年级的女儿作为受众,作出的歌曲能够让孩子听得懂、会跟唱。于是,就有了经典传唱人王俊凯演唱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朗朗上口的旋律很容易让人听过一遍后能在心中久久回响。田梅介绍,《明日歌》已经走进校园,在中小学生中传唱开来。除了《明日歌》,《登鹳雀楼》《将进酒》《送别》《陋室铭》《梁祝》《枉凝眉》《苔》等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均将在节目中被创新性传唱。
为了做到“流传”,节目特别采用了“用歌传唱经典 用心开启分享”模式。现场经典传唱人演唱歌曲,鉴赏团和现场观众点亮红心表达对经典音乐作品的喜爱和支持。当人数过半,经典传唱作品微信摇一摇分享通道正式开启,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参与转发、分享。
《信中国》:立足“党性与人性的辉映”
文/许艳艳
由知名主持人朱军担任制作人、总导演的人文艺术类节目《信中国》将于近期登陆CCTV-1综合频道。该节目立足“党性与人性的辉映”,由60多位演员及观众熟知的各界文艺工作者作为“信使”呈现建党以来的50多组信件,由朱军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同时请到信件当事人或相关人士来到现场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值得被更多人关注的书信”。三种形式形成合力,立体挖掘信件背后的人性,观照当下、催人振奋。
《信中国》总编剧程禹介绍,每期节目70分钟,读信占30%,朱军讲述故事占30%,与信件相关人士的交流占15%,用外拍形式记录信使的准备全过程占15%,剩下10%留给现场突发情况等非常规内容。
节目的另一个区别在于,朱军不会等信使全部读完信后再讲故事,两个环节穿插进行。程禹反复强调,“这是通过书信讲故事、透过传奇看人性的节目。”节目由多个环节和元素构成,但核心都指向还原真实鲜活的人物,展现党性与人性的辉映。信只是载体,借以体现故事的真实性。为了让这种真实更立体,节目还将通过多封信全方位诠释一个事件或人物。例如,演员刘奕君和企业家俞敏洪分别担任白求恩信件中英版本的信使,有三位不同的信使分别诠释三位维和部队战士的信,这些都为观众了解历史事件提供了更多线索。
程禹坦言,信使的筛选更像一部戏的选角过程。“与朗诵或演讲不同,读信更像是一次体会人物、体会角色、体会表演的过程。信使本身的影响力、表现力、贴合度都是重要的筛选标准。年龄、形象气质、感觉等方面的贴合,都能帮助信使更好地完成信件诠释。很多信使反馈说:‘我觉得我就是他。’只有达到这种贴合,才能让信使的诠释和呈现效果达到爆发。”
贴合感更高的信使对立体呈现信件大有裨益,但这还只是停留在“立体”的外在形式上。如何才能进一步深入内核?程禹给出的答案是,在大量资料搜集的基础上讲好故事,讲好“情感”。“每封信都不是孤立的,从这封信出发,能够找到很多关联信件。既有其他相关人回复的信,也有写信人自己在不同时期写的信,同时还要将时代背景、关联事件考虑在内。只有以大量资料为基础,才能找到最能打动观众的点,不断优化故事讲述顺序,完成背景解释和情绪铺垫。”
不同于以往综艺节目大多运用LED、大屏等呈现方式,《信中国》借助潘多拉投影技术,运用19台激光投影对舞台进行完整呈现,该技术不仅是国内电视综艺的创新尝试,也将刷新观众对文化类节目的刻板印象。潘多拉投影技术能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增强场景还原的真实度及色彩的细腻程度。例如,无投影的舞台是纯白色,打上投影,根据信的不同情境,观众能看到立体的建筑、森林或江河湖海。
为增强舞台呈现的戏剧化和表现张力,节目用方格搭建了不规则舞台。《信中国》执行总导演宁博芳介绍,《信中国》舞台高度超过10米,以360度全景式呈现。“高大”“震撼”“如同置身山谷中”是现场观众的直接感受。一般而言,对于常规平面的多个投影,实现无缝拼接本身就需要一定技术含量,及至这种非平面格状积木组合,要实现19台投影的无缝拼接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常规投影往往只有一个投射面,《信中国》舞台的每一格相当于五面,这些都对节目的技术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人工搭建的舞台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而从建模阶段的模拟动画到潘多拉的3D模拟,1厘米的偏差都将造成正式投影时的更大移位,因此舞台整体调试过程相当繁复。“熬人”是宁博芳在执行中最深切的感悟。
自建党以来,从历史名人、伟人到普通党员,写就的书信数不胜数,什么样的信能走上《信中国》的舞台?程禹用四个关键词概括:发现、感动、震撼、振奋。在这50多组信件中,写信人有观众熟知的伟人、革命先辈,也有完全陌生的普通党员、年轻党员;时间跨度涵盖自建党至如今,其中2000年以后的信占1/5左右,还有不少是2017年新鲜出炉的信;书写方式上,除了手写的书信外,微信、长微博也都有所涉及。
读信,其实是读人、读懂时代,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下有所指导。宁博芳表示,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导演组始终明确一点——节目应借助信件的“七情六欲”来展现精神信仰,通过字里行间蕴含的亲情、爱情、友情展现人性。“节目不会喊口号,或直接表达伟人有多伟大,所有的感受都由观众自己体会,节目只负责呈现最真实的故事和情感。”宁博芳说。
《家风中华》:深挖家园文化内涵
文/许艳艳
2017年11月21日,聚焦“家风”传承的文化访谈节目《家风中华》登陆安徽卫视。节目由主持人杨澜、文化嘉宾钱文忠及“家风观察团”构成“三角对话场”,每期根据不同家风主题,寻访家风传承的典型家庭。在一个个具体且易引发共鸣的故事中,节目深入挖掘中华家风的深刻内涵,观照当下,引导观众将优良家风自发贯彻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国内聚焦“家风”的节目并不多见,《家风中华》主题的确定与安徽卫视之前的文化节目积累密不可分。2016年5月,安徽卫视推出姓氏文化寻根节目《百家姓》,这为《家风中华》提供了一脉相承的创意来源。《家风中华》总导演杨涛回忆,“《百家姓》从姓氏文化切入,关注的是家与家之间以及家与国之间的文化脉络。我们发现,经营得好的家庭背后都有一定的道理可循。无论是名门望族还是普通家庭,家风对整个家族乃至家族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都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受此启发,节目组决定做一档有关“家风”的文化节目,接下来就是寻找符合主题的典型家庭。找到这样的一代家庭并不难,但若追根溯源,往上探寻二三代甚至更多代际的家庭,却并非易事。杨涛坦言,这是整个节目制作过程中最难的部分,“三四代人都在坚持做一件事情本就难得,在日新月异的当代更为不易,也更为珍贵。”为此,节目组组成5个分队,在《百家姓》积累起来的资源基础上,与姓氏网站开展合作,广罗全国各地的推荐家庭,经过深入当地踩点、寻访、总结、筛选,最后由导演组进行讨论并定板。
寻访家庭的过程历时三四个月,最后筛选出24组。其中,既有教育家陶行知、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等知名家族的后人,也有三代信使、坚持送信十几年以及世代守护灯塔的普通家庭。“名门望族在家风传承上自有一套章法,但很多普通家庭在此方面同样蕴含着不容忽视的巨大力量,他们在家风传承上书写了不一样的篇章,值得收获同样的掌声。”杨涛说。
基于此,《家风中华》设计每期节目从一个特定家风主题出发,让两类不同家庭走上舞台,讲述各自的家风传承故事。杨涛向《综艺报》介绍,“家风、家训、家规的记载原本只存在于名门望族。这样的家族会设有专人专门负责,并以文字或书籍的形式传世。普通家庭虽无类似实物记载,但通过口口相传与身体力行,同样能够形成家风。有记载的称之‘训’,无记载的称之‘风’。二者只是形式不同,没有高低之分,彼此间的碰撞能产生更多张力。”
在已播出的9期节目中,家风主题涉及爱国、勤俭、规矩、奉献、耕读、诚信、文化、孝肃、仁爱等内容。杨涛介绍,这种编排的背后暗含一定的逻辑规律。“爱国才会爱家,才会发展出家风的各种不同向度,将爱国传家作为开篇理所应当。将‘敬业’作为最后一期的收尾主题,是考虑到敬业是每个个体能够践行于现实生活的具体行动,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具有直接指导意义。观照当下、观照现实是家风得以存在的根本。同时,每一个敬业个体的凝聚又将促进国家的昌盛,这让家风主题整体形成闭环。”
在如今类型丰富的文化类节目中,如何做到形式新颖,在同类型节目中达成高辨识度是节目组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家风中华》尝试的新方法是,打造“三角对话场”。“三角”包括主持人杨澜及每期的家庭、学者钱文忠及飞行嘉宾、由优秀青年组成的“家风观察团”。杨涛表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几何结构,借助这种形式,节目得以营造稳定的谈话气场。”“三角对话场”从主持人以访谈形式对家庭故事的呈现,到学者与“家风观察团“对传承的探讨,既覆盖了故事传承,又兼顾了思想交流。“在不断丰富外在形式基础上,节目深入挖掘家风内涵,把抽象的家风掰开揉碎,让观众能够细细品味和感受。”
杨涛预测,未来,文化类节目有望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中华好家风》等开始,文化节目不断涌现,也取得了良好播出效果。如今,中华民族开始向内探寻文化根源和文化属性,文化作为共通的内容,有望迎来各具特色、各具面孔的新时代。”
《穿越吧》:回到过去 展历史风貌
文/冯刚
洗去大唐驿站的风沙,拭去参与戚家军抗倭时染上的硝烟,再跟随郑和船队出海远行……每个人都有英雄情结,梦想重返历史的某个瞬间,化身盖世豪杰力挽狂澜。由四川卫视和世熙传媒联合出品,世熙传媒制作,张国立任总导演的历史体验真人秀《咱们穿越吧》,为参演嘉宾提供了“重回”过去的可能,以全新视角展示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层底蕴和时代人物风貌。
《咱们穿越吧》前两季多期节目收视率破1,单期节目网络点击量过4000万,节目累计点击量超10亿,两季豆瓣评分分别为8.5和8.9。第三季节目更名为《穿越吧》,于2017年12月17日回归四川卫视。
四川卫视项目管理部副主任、《穿越吧》项目经理马玉琪介绍,本季《穿越吧》从嘉宾阵容到节目模式都进行了全新升级。
参演嘉宾方面,节目组除保留宋小宝、黄小蕾、海陆等穿越家族原有成员,引入冯雷、常远等新成员外,还首次邀请素人嘉宾参与节目。马玉琪介绍,在刚刚播出的“徽班进京”主题中,素人嘉宾牟佳有过京剧表演经验,几位传授嘉宾绝活的老师也都是专业的京剧演员,在和明星嘉宾共同穿越的过程中,他们反而更具优势。这种设定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让观众感受京剧的专业性,以及京剧传承的不易。
此外,本季节目的任务设定也与前两季明显不同。前两季偏重于生活角色的体验,如体验原始人的部落生活、体验郑义门家族的治家之道。而新一季《穿越吧》更偏重于社会角色的体验,如徽班内的“角儿”、李冰的郡卫等,任务设定更偏重于专业化和体验性。
在任务环节的整体设置上,节目组保持了前两季的专业风格。所有任务环节全部根据史实进行设计,任务内容和可能遇到的外界反应,也会根据史料记载,结合当时的社会风貌进行反复推敲。对于真人秀的娱乐性内容,马玉琪表示,这源于嘉宾在体验历史过程中的自然反应。
新一季节目,节目组围绕徽班进京、李冰治水、茶马古道、郑和下西洋4个主题进行了深度解构。谈及节目选取历史事件的标准,马玉琪表示,“一带一路”文化大背景下,本季《穿越吧》在前两季的策划基础上,继续以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呈现历史上著名的大事件及大时代背景。
《穿越吧》采取实景拍摄,并坚持对历史环境的严格还原。马玉琪介绍,确定选题后,编剧及导演组会查阅大量史料,选择历史事件的真实发生地作为主拍摄地,导演组会提前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进行场景踩点。如第二季节目中“戚继光抗倭”主题,由于该主题涉及大量海上拍摄内容,导演组踩点共花费3个月时间,沿中国东海岸从北到南逐点摸索,寻找最贴近史实的拍摄地。
本季“茶马古道”主题的拍摄,节目组选择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区康定市周边某山区作为拍摄地,该地距离成都平均车程9小时,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条件艰苦。在踩点时,导演组在路况较好的滇藏线和路况危险的川藏线中,毅然选择了川藏线,因为康定便是当年四川茶商向外贩茶时出川进藏的要塞之地。为避免现代建筑出现导致穿帮,节目组经常选择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地方作为拍摄地。
为保证节目的真实质感,节目组除深入历史事件发生地拍摄外,还自行搭建历史场景。第二季“戚继光抗倭”主题中,由于缺少合适的军营拍摄地,《穿越吧》美术团队用时14天,在浙江象山海边荒山上,搭起了一座包含训练场、宿舍、伙房、炮台等气势恢宏、五脏俱全的军营。马玉琪表示,在场景布置上,节目组坚持“能花钱的,绝不用特效!”
《如果国宝会说话》:“文明传播的轻骑兵”
文/陈丹
“古人那么正经,为什么会造出这么萌的一个东西?”2017年12月28日,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举办的线下亲子公益看片会上,一位小朋友在看过其中一集《陶鹰鼎》之后,天真发问。童言一出,惹得现场笑声阵阵。
“我们做这个片子的初衷就是想带领观众了解古人,他们和我们一般也有七情六欲,我们希望观众能够看到纪录片里每件国宝背后的人、故事以及凝聚在其中的创造力。”总导演徐欢解答。
精选历史长河中的100件精美国宝,《如果国宝会说话》共四季,100 集,每季 25 集,每集 5 分钟讲述一件文物。徐欢表示该系列纪录片是项涵养工程,“节目的意义在于立足过去,面向未来,滋养培育更多的人。” 1月15日,《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25集二轮播出已经结束,节目口碑进一步发酵——在豆瓣,《如果国宝会说话》评分高达9.4。
从史前文明到明清社会,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目光跨越8000年,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 余处考古遗址,从全国 3856268 件珍贵文物中精选了100 件国宝。包括文明的先声贾湖骨笛、仰韶人头壶、越王勾践剑、“国之重器”后母戊鼎……每件甄选的文物都带着强烈的时代痕迹和地域烙印,见证过那些影响文明进程的历史事件。
“保藏在文物里的中国,她如此古老又如此鲜活。一件文物就是一个时代的坐标,标记出中华文明在历史时空中走过的痕迹。我们力求选择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对文明进程具有推进或改变作用的文物,在中华文明形成与传扬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以及能反映生产力水平、人民创造、时代精神、文化传统的文物。因为‘文明进程’的历史定位,所以我们拍摄的文物,自然会成为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
为了更好地展现国宝,《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制作上运用了很多新兴技术。孙葛廷是《何尊》一集的导演,在《何尊》中,孙葛廷团队使用了3D扫描技术。《何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很多观众看到的何尊都是一个平视视角,隔着一个玻璃罩子,从外往里看。而借由3D扫描技术,孙葛廷把何遵从里到外变成了一组数据,再通过这组数据形成了一个动画,将何尊一比一还原的动画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甚至能够看到3000年前何尊金灿灿的样子。此外,孙葛廷还把镜头探入何尊内部,拍下了刻于其中的122字铭文。“这次100集的片子,很多文物的拍摄都涉及3D新技术,这在文物纪录片中从未出现过,我觉得这也是《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的一大突破。”他说道。
国宝本不会说话,关键在于创作者如何解读和传递,真正的导演要让文物活起来。《如果国宝会说话》有将近20位导演,徐欢形容他们的工作是带着一颗童心去发现国宝。“通过5分钟的短小视频,浅言出声,解读文物身上凝聚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用当代人的认识与观点去解读古代文物。”徐欢介绍。
“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这是每集片头开始的解说语。无疑,不少观众都查收到了来自国宝的这条留言。“用亲切俏皮的风格去解读深沉厚重的国宝,在轻松中追逐历史的踪迹,感受时光的力量。从没想过一部关于国宝的纪录片会是这样的画风,而且5分钟一个故事的安排也让零碎时间有了寄托。”
作为一部文化信息密集的大型纪录片,为了适应媒体融合的表达与传播需求,《如果国宝会说话》在时长设计、内容表现、解读手法、影像构成等方面和传统纪录片已经有了很大区别。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张宁表示,“《如果国宝会说话》的价值不仅在于大格局、大视野,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归纳千年中华文明,堪称中华文明的视频缩影,展现了文化自信的中国;更以新视角、微表达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手法,揭秘中华文物之美,真正让国宝活起来和火起来。”
为了扩大该片影响力,CCTV-9纪录频道还联合多家机构共同发起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看见美好中华”的推广活动。活动包括:联合新浪微博,“给国宝建微博,与国宝对话”;联合国家博物馆,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如果国宝会说话》观影机会,捐赠3D打印技术制成的国宝微缩景观;携手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发起“如果国宝会说话,跟着国宝去旅行”的主题活动;携手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线上发起“最喜爱国宝”评选活动;联合今日头条和抖音,发起“给我5分钟,展现全新国宝,向世界打招呼”的活动等等。CCTV-9纪录频道希望通过此次全媒体宣推,让《如果国宝会说话》走近更多观众的视野,走进大家心里。
通过大屏、小屏、多屏互动播出,《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传播方式上打了一套组合拳。张宁介绍, 从2018年开始CCTV-9纪录频道在媒体融合领域启动重点突破,进军微纪录短视频领域。在媒体内容传播多元化、碎片化的当下,CCTV-9纪录频道将重点推出“微9视频”系列纪录片短视频集群,《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开播正是“微9视频”品牌的第一批探索性产品。
春节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3》再掀美食诱惑
文/祝媛莉
《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部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气的纪录片。
自2012年5月份以来,《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连续播出了两季共15集,一开播便以独特的视角、精良的制作吸引了业内外广泛关注,红遍大江南北,缔造了中国纪录片收视“现象级”。
“在美食中尝百味人生,在影像里品美丽中国”。曾让观众隔着屏幕垂涎欲滴、掀起收视热潮的《舌尖上的中国》时隔三年后将重回荧屏。在1月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CCTV-9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宣布将在2018年春节期间暖心回归,继续讲述人与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
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主任任学安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在纪录片创作领域、视频播出领域以及电视广告营销界均产生了十足影响力。《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季成功播出让纪录片创作人和纪录片爱好者重燃信心,有感于自己正处于纪录片繁荣的春天。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5年央视黄金资源招标会上,《舌尖上的中国3》就吸引了众多企业争夺节目冠名权,最终宁夏某红酒企业以1.18亿元中标,还有多家品牌企业,如东风汽车分得了节目广告资源。
2017年4月,央视就决定启动开拍《舌尖上的中国3》,并在10月份举办的CCTV-9纪录频道年度推介会上对外宣布了第三季正式启动。“如今,我们终于迎来这部纪录片的发布,最高兴的除了纪录片创作人和视频播出平台,还有那些一直守候《舌尖3》的赞助商。”任学安感慨。
对于即将开播的第三季,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总监梁红坚持主创团队要透过美食探寻美食背后每个饱含深情的故事。与前两季不同,《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将在全球视野下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
从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国》主海报可知,宣传画面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延续了一贯浓浓的中国传统色彩,以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诠释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也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百味人生。这种年味十足的宣传画面与春节播出档期的氛围十分契合。
在《舌尖上的中国3》总导演刘鸿彦看来,中国饮食文化倡导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会使用与食物相关的语言,食物就是中国人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一季《舌尖3》希望以食物作为一个切入口,讲述食物背后人的故事,以及美食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
《了不起的匠人3》诠释传统师承之道
文/杜迈南
不同于很多纪录片挥之不去的“科普感”,由优酷、知了青年联合出品的《了不起的匠人》年轻感十足,不仅给人的感觉清新、自然,还有着电影大片的既视感。该系列前两季优酷上的播放量过2亿,全网传播量过10亿,豆瓣评分8.4分,曾被《人民日报》等众多主流媒体推荐点赞,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上也得到不少“自来水”的力挺。
如今,尝试诠释东方文化更深层次肌理的“匠人3”再度回归,于今年1月18日在优酷上线。此外,该系列前两季的合集也将在今年春节期间登陆CCTV-10科教频道,成为网生纪录片向国家电视台反向输出内容的范例。
《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以“登场了,东方美”为主题,从人选到器物都更加注重传统元素,将目光锁定在蜀锦、古纸、榫卯、松烟墨等器物制作的匠人,旨在展现最东方的手工艺、审美和处世哲学。
《了不起的匠人》系列总导演黎振亚告诉《综艺报》,这个系列作为一个传承性的IP做下来,有些基本的东西一定要坚持,比如对高水准画面品质的坚持、对器物从“零到一”整个过程的坚持,“我们除了想告诉大家东方的匠人精神、匠人品格,还希望记录下这些东西制作的过程,可能若干年后很多东西都已经消逝,却还能被后人记住。”在继续聚焦东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黎振亚带领团队又为第三季挖掘出一个全新的视角——“师徒关系”。在黎振亚看来,“师徒”作为在中国社会中核心的非血缘伦理关系,背后折射出属于东方的为人处世之道。
确定了“围绕师徒传承”的主题后,第三季在选题上也更加多元化,北至山东年画、南至台湾花艺;古至东阳竹编、新至香港霓虹灯——各行各业的“一代宗师”以传奇性的师徒故事颠覆着观众对“师匠”的想象。而对“师徒关系”的挖掘展现也让第三季有了更完整的故事线,以及更深入的情绪表达,“前两季我们没有深挖人物故事线,走的是轻松的碎片化表达,看起来没有什么负担感,但我们发现很多观众对匠人的精神层面很在意,也很关心他们背后的故事。所以第三季我们在故事性方面,内容的呈现上有所提升,做得更加深入。”
经过大量的人物调查后,黎振亚发现,东方师徒体系中的传承特质正在一点点地被淡化,甚至是消失。这样的现状也在无形中赋予了整部纪录片更深层次的意义,“现在很多人已经完全没有了中国传统中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概念。我们希望真正的东方师徒文化可以回归,让现代人重拾那些‘遗忘的美好’。”
《了不起的匠人》每集只有20分钟体量,短平快,小而美。不管是在题材的选择上、文案的叙述上,乃至配乐上,都显得年轻感十足,还运用纪录片与明星跨界模式,三季都邀请到林志玲担任明星分享人进行解说。
向来被认为严肃的纪录片采用嗲嗲的旁白解说,虽然新鲜有趣,也曾招来不少争议。黎振亚表示,整个团队做“匠人”系列,除了选题之外做的最大的探索就是年轻化,而设置明星分享人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而已,“用流量明星,在视听上可以带给年轻观众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也为节目带来一些流量和关注。”
不仅邀请到林志玲担任旁白,黎振亚还选择了歌手华晨宇为第三季献唱主题曲,除此之外整个纪录片里没有大牌明星、没有流量鲜肉,节目组对明星元素融入的尺度进行了严格把控。“涉及明星的融入不仅要控制尺度,还要看明星本身跟作品的配合度和契合度,毕竟我们想做一个东方文化类的人文节目,我们不想做得非常娱乐化。我们没有让明星去实地探访,这样操作的话可能是另外的一种节目气息了,就不符合我们心目中的设定了。”
前两季节目凭借电影质感的画面被观众称赞“将纪录片拍出了电影大片既视感”。来到第三季,节目组邀请到《冈仁波齐》导演张扬担纲荣誉监制,融入“电影基因”。
“电影基因”的注入增强了整个纪录片故事线的关联,但也给前期调研和后期拍摄增加了一定难度。再加上这种非虚构类题材的不确定性,第三季整个拍摄过程可谓困难重重。黎振亚回忆,“我们不是写好剧本请演员演,所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场问题,比如匠人的身体状况、天气状况,各种周围人物关系的状况。比如我们去调研某些任务时匠人身体还好,也许等我们拍摄时就离世了,类似的这种经历都会有,充满了不确定性,随时要准备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即便如此,黎振亚也并未放宽制作周期,而是要求慢慢形成较为专业化的流程进行质量把控,“我们需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尝试,并逐步压缩项目时间。第一季我们做了一年,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和试错,第二季我们做了将近8个月,第三季大概在6个月内完成。”
此外,《了不起的匠人》第四季也开始筹划了,目标是争取下半年上线。同时,电影版计划在今年正式启动。对于未来还会拍摄几季,黎振亚的答案是“希望一直做下去”,至于电影版的形式和内容,他透露核心团队会起用原班人马,同时会吸收整个电影行业各方面的合作伙伴。“匠人的主题不会变,具体的内容正在做内部的策划和讨论,还没有完全定调。”
在黎振亚看来,“匠人”只是整个东方文化体系下很小的一部分,未来他想做大东方的人文和大地理概念,希望可以在东方文化整个领域做出更多探索和尝试。
纪录片《大太平洋》:多边合作增持中国话语权
文/杜迈南
“栖息在太平洋中的所有生物,都在以各自独有的方式,维系着其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在4K高分辨率摄像机的镜头下,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海洋生物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大太平洋》开篇即带领观众开启了一段“海洋探险”。
《大太平洋》是中央电视台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NHNZ)、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PBS)、德国电视二台(ZDF)等机构联合摄制的4集大型自然类高清纪录片,也是CCTV-9纪录频道近几年来规模很大的国际联合制作项目之一。
该片去年在戛纳春季电视节展上亮相时,点击率排名就位列所有参展纪实类节目首位。之后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播出时也屡创收视佳绩,其中在美国PBS首播最后一天的收视率达1.8%,创下历史新高。眼下,《大太平洋》已于元旦起在CCTV-9纪录频道播出,播出期间的收视率较该时段均值提升幅度将近50%。互联网上,该片的口碑也在持续发酵,不少观众用“目瞪口呆”“震撼”来形容自己的观看感受。
《大太平洋》区别于传统以地区、习性、物种串联故事的方式,选择一集一个情感主线、一个动物主角,通过动物的迁徙,将不同动物的故事串联在一起,并且每集都给太平洋定义了一个不同的性格,分为狂暴、神秘、激情、饕餮,以全球化的视角进行讲述。
纵观整部纪录片,《大太平洋》的叙事是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虽然它主要拍摄自然风物,但是在选题、立意上并非纯自然类的纪录片。《大太平洋》的中方制片人,同时也是CCTV-9纪录频道国际项目组制片人田源告诉《综艺报》记者,除了对自然的展现,一些人文反思也蕴含其中,即把属于人类对自然造成破坏的反思作为一个重要立意包含在内容之中,如片中提及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珊瑚礁覆盖的二战飞机残骸、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核试验遗迹和核试验导致的变种鲨鱼等,这些都是人类对大自然造成的伤害。这部纪录片将这些元素作为深层次的主题予以了深刻表达,这也成为它有别于其他同类型纪录片的标志之一。
虽然只有短短4集,但整部纪录片的制作周期长达3年,拍摄历时18个月,摄制组最终选择拍摄了30个主要故事。田源介绍,《大太平洋》拍摄的物种和故事遍布太平洋沿海14个国家和地区,调研物种超过70个,整个摄制组在物种选择和实际拍摄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洋流速度快,风大浪大;很多动物行动敏捷、转瞬即逝,还有一些拍摄对象本身就有危险性,如拍摄大白鲨、喷发中的硫火山、神秘的海龟墓穴、蛇岛的蝮蛇等。
《大太平洋》充满了令人惊奇以及前所未见的故事,也使用4K技术记录了很多珍贵的动物画面。比如在哥伦比亚拍摄到马尔佩洛魔沙虎鲨,以及远古冷水玻璃海绵礁画面;在马绍尔群岛首次拍摄到海鳗成群跃出水面捕捉礁石上的蟹,在加利福尼亚首次捕捉到海葵捕食鸟类的画面……
经由中方人员不懈的多边沟通,不仅中国的主权得到彰显,中国故事最终也以“1 1”的模式嵌入每集纪录片。田源介绍,中国元素呈现的“1 1”模式是指在《大太平洋》每一集中,至少保证呈现一个处于主体地位的中国故事和至少一个处于次要地位的中国故事。据粗略统计,全片包括4个主体中国故事以及至少9处中国元素,这让中国故事成为了纪录片表达的重心之一。比如在“狂暴篇”中,中国台湾的台风过境过程、台湾龟山岛的热泉喷射口和硫磺蟹、辽宁的蛇岛以及杭州的钱塘江大潮和极限冲浪大赛,都得到了富有视觉震撼的呈现;在“神秘篇”,位于香港和深圳之间的后海湾以及生活其中的中华鲎、广西北海三娘湾和香港海域白海豚,都传递了丰富的中国形象。
作为CCTV-9纪录频道国际项目组制片人,田源在与国际团队合作方面有着丰富经验,但这次的跨国合作仍令他和整个团队受益匪浅。从选题开始到确认拍摄方案、协助拍摄,再到后期粗剪、精编,田源一直在与各个外方团队进行积极沟通,从CCTV-9纪录频道甄选出的几位中方优秀摄影师也全面参与了项目制作,他们进入外籍制作团队全程参加中国内容的拍摄,包括物种调研、拍摄大纲编写、具体拍摄等,全方位学习了外方的先进制作经验和拍摄技巧,为以后的本土节目制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大家在创作理念上还是共通的,能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大太平洋》最终的播出效果和收视成绩让田源感到满意,“在此次《大太平洋》这一多国合作制片项目中,中方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往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作为主要的参与力量,为纪录片《大太平洋》贡献了较多的专业智慧,表明了中国电视人正以一种专业的姿态,参与着国际电视领域的高品质艺术创作。”
《水果传》:水果的“魔幻百科全书”
文/陈丹
新鲜、奇异、色彩斑斓的水果犹如万花筒般变形切换,果汁四溅、水果爆裂的瞬间有一种充满爆炸力的美感——由云集将来制作,云集将来和安徽卫视联合出品,1月份每周六黄金档在安徽卫视播出的纪录片《水果传》,将视角对准了水果。根据网络公开数据,《水果传》首集全网点击量突破千万。
跨越全球15个国家、50个城市,在全世界范围内调研拍摄,精选40多种缤纷水果,指橙、爱玉、水椰子、刺梨、竹芋、蛇皮果……《水果传》不仅好看,也搅动着观众的味蕾。“魔幻主义纪录大片”——《水果传》导演苏蕾如此形容该纪录片,她希望通过纪实和信息的结合,以有趣、轻松的手法,记录一个个水果的魔幻故事。
《水果传》制作团队非常非常热爱水果,有的导演甚至一口气能吃掉五斤橘子、十斤葡萄、二十斤草莓、三十斤车厘子。制作一个以水果为主题,介绍人与食物关系的纪录片是主创团队一直以来的心愿。2016年年底,当云集将来和安徽卫视确定合作时,《水果传》项目正式启动。
虽然确定了片子的主人公是水果,但如何围绕水果讲故事,找到破题方式,苏蕾和她的团队在项目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在三四个月的筹备时间内,制作团队查阅了大量的水果信息,寻找围绕着水果发生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苏蕾发现关于水果的很多信息,很多人都不了解,可能一个普通的香蕉品种,就面临着灭绝的危机。“水果的世界很丰富,有很多故事可讲,它和人的关系也很奇妙。人们在生活当中和水果的交流,以及环境、文化变迁,为水果带来的影响、流传下来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片子表现的主题。”苏蕾介绍。
《水果传》第一集讲述的是水果变身的故事。中国台湾的爱玉制成果冻、陕西的柿子变为柿饼、日本的青梅酿酒——不同的水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着形态和滋味的变换。第二集则讲述了水果中的“异族”,如水椰子、指橙等新奇水果背后的故事。苏蕾表示,接下来《水果传》还将从“滋味”“旅行”等维度介绍不同的水果以及它们和人类发生的故事。
虽然都是水果,但不同种类的水果却有不同的性格特征,给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譬如柠檬,自带青春气息,新鲜、活力、阳光是人们对它的印象。“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气质和气场,所以不同的水果讲故事的方式也不同,表现它们的画面风格也各不相同。”苏蕾表示。
但水果不会讲话,也没有办法接受采访,如何把它们的感受通过画面传递给观众,这是制作团队碰到的一大难点。《水果传》总制片人蔡懿鸣介绍,在纪录片的拍摄中,制作团队运用大量动态镜头、高速及微距,让整个水果在观众眼前伸展开,呈现出它们不同的性格和气质。与此同时,团队也查阅了大量资料,与植物专家史军和张才喜教授一起探讨有趣的信息点,让水果的丰富内涵得以呈现。此外,旁白的叙述也紧紧围绕水果的世界为出发点,去探讨它们在历史进程中与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对话。
制作团队兵分四路,4组拍摄团队前往世界各地不同的地点拍摄。有一些海外果园,甚至需要转机4次才能到达。 “我们对于这个片子的定位是新鲜、缤纷、有活力,所以也致力于挖掘更加新鲜、缤纷、有活力的90后、00后纪录片用户,希望能以年轻态的文化取向和艺术表达,打开‘九千岁’的审美大门。”蔡懿鸣告诉《综艺报》。
针对90后用户的内容生产——这一点在《水果传》筹备前期便已明确。在纪录片的前期筹备过程中,苏蕾要求团队尽可能搜集水果身上好玩、有趣的信息,每一种水果要有5-6个好玩的信息点。拍摄过程中,主创团队也寻找特殊的表现手段。比如通过电影级设备的4K技术、无人机航拍、升格和高速摄影等,《水果传》展现了许多水果的视觉奇观,达到了纤毫毕现的光影效果。
在叙事方式上,《水果传》也力求找到与年轻人的沟通办法。“我们在片子中贯穿了有温度的自然智慧。”蔡懿鸣用蓝莓和爱玉的故事举例:野生蓝莓的酸和糖都高于一般蓝莓,生吃略酸,如何充分调出它的甜味,让其有用武之地?通过生活在大兴安岭八十岁祖母中妮浩的妙手,野生蓝莓最终在火和糖的助攻下转换为易保存的蓝莓酱。
2017年以来,主流卫视和视频网站纷纷力推纪录片,其中既是政策鼓励的结果,亦来自于产业自身的驱动。“年轻受众逐渐形成了欣赏纪录片的习惯,尤其是追捧优质纪录片,渐渐成为追剧、追综艺之外的又一固定内容消费类型。”在蔡懿鸣看来,现在崛起的一批纪录片年轻观众,他们看重颜值、看重气质,更看重故事,然而最看重的始终是一部纪录片所传递的价值温度与生命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