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学堂(大成学堂Nat)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饮食习惯发生改变以及“苗条”文化影响,作为高致死率的精神疾病之一——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然而目前关于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治疗手段也有限。

根据已有的研究表明,位于中脑腹侧被盖区(VTA)的多巴胺(DA)神经元和位于中脑中缝背核(DRN)的五羟色胺(5-HT)神经元能够参与调控包括进食在内的动机性行为,它们也被发现与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机制相关。然而,这两种神经元之间是如何通过神经环路来发挥作用尚不明确。

2022年5月2日,美国贝勒医学院的徐勇教授、刘海兰博士和其他高校的研究团队合作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发表了该研究最新工作,首次报道了中脑腹侧被盖区-中缝背核(VTA→DRN)的DA神经元→5-HT神经元环路调控食欲和神经性厌食症de。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神经性厌食症的神经生物学发病机制,也为临床上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提供了新思路。

成功大学堂(大成学堂Nat)(1)

9月27日(周二)20:00,「大成学堂」特邀该研究第一作者贝勒医学院刘海兰博士,在线分享其研究团队在神经性厌食症新调控机制研究方面的前沿进展,并解密其研究思路。此外直播特设“互动答疑”环节,刘海兰博士将在线为大家答疑解惑,欢迎大家加入直播间。希望此次直播能对你的科研工作带来新的启迪。

成功大学堂(大成学堂Nat)(2)

识别海报二维码,即可免费报名

成功大学堂(大成学堂Nat)(3)

9月27日(周二)20:00,与Nat Neurosci第一作者共探神经领域前沿

成功大学堂(大成学堂Nat)(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