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摊的鸡卖多少钱一只(30元的鸡卖50元没人要)

假如大家养了一批鸡,一只鸡的成本是30元,假设市场价是48元/只,你能不能把鸡卖到50元/只?

可能卖个一只两只是可以的,如果你的量非常大的话,这个价格是很难卖掉的。就在你认为50元/只都很难卖的时候,有人却可以卖到100元/只。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想必大家都看过这样一个段子:有个鱼塘开业后,老板打出广告,开业期间,钓鱼费100元随便钓,凡是未钓到鱼的,老板可以送鸡一只。结果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在钓鱼结束后都提着一只鸡开开心心的走了。

路边摊的鸡卖多少钱一只(30元的鸡卖50元没人要)(1)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鱼塘中并没有鱼,而这个鱼塘老板实际上是养鸡大户。开这个鱼塘的目的就是为了卖鸡。

我们先不论段子的真假,但是老板的这种卖鸡套路击中了人性的弱点:损失厌恶心理

1

什么是损失厌恶心理?

心理学上有个词就叫做损失厌恶心理,它是指当人们面对同等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会更令人难以承受。而且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同等数量收益的2.5倍。

现实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例子,当你先捡到100元时,你会很开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你又把这100元丢掉了,你就会懊悔不已,它给你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捡到100元时的开心。

而实际上,纵观前后,我们并没有损失一毛钱,我们本可以就当那100元没有被捡到就算了。可是我们的感性告诉我们,这不一样,就是会很后悔,怎么就这么不小心给丢了呢?

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正常的心理活动,它也是损失厌恶心理的经典案例。

按照收益与损失的比例为2.5:1来看,当我们捡到100元时,又丢失40元时,我们的心理会达到一个临界平衡点。当丢失金额小于40元时,我们的心情并不会变得太糟;当丢失金额大于40元时,我们的心情则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路边摊的鸡卖多少钱一只(30元的鸡卖50元没人要)(2)

可能大家会感觉捡100元再丢掉100元的概率太小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吧?

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错了。因为每一个股民的损失厌恶心理都会在股市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我们的股票为我们赚了1万元时,我们会很开心,可是当股票又跌没了一万元时,我们会极度自责。因为我们在盘中可能会有无数个止盈的机会,但是我们还是在盼望着反弹。

这个情况还算是好的,至少没有亏钱。那么散户是如何亏钱的呢?

很多散户在股票涨一点点的时候就害怕再跌下来,于是会选择卖掉,这也是损失厌恶心理的精彩体现。可是当我们卖掉之后才发现,这只股票刚刚开始主升浪,后面蹭蹭几个涨停,这时不淡定的我们就会冲进去,想的是再赚一点。然而此时也是主力撤退的时候,就这样散户被瞬间套牢,留在了高高的山岗上向下望。

2

如何利用损失厌恶心理赚钱?

可能有人会说知道了这种原理有什么用,我们又没法赚钱。

别忘了,鱼塘老板是怎么卖鸡的!

路边摊的鸡卖多少钱一只(30元的鸡卖50元没人要)(3)

在此,我们可以还原一下钓鱼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假如一个人交了100元在鱼塘什么也没有钓到,内心肯定是有点恼火的。

因为他们想的是自己不仅仅损失了100元,而且还浪费了一下午时间,真的是太亏了。这也是损失厌恶的一种正常心理活动而已。

反过来看,鱼塘老板可能也就没有回头客了。

鱼塘老板深知没有钓到鱼的人的心理,为了不让他们有损失的感觉,那就送他们一只鸡,瞬间他们就会感觉也没有那么亏,至少还拿了一只鸡,这只鸡至少也得值60元左右(人们在此时会高估产品的价值)。

先损失100元再得到一只鸡的心理恰恰是与损失厌恶心理相反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叫做损失规避心理。

还是100元的例子,我们将顺序反过来(先丢失100元,再捡到100元),我们的心里就会无比快乐。

其实鱼塘老板卖鸡的故事也是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底层的逻辑框架。如果我们将这个故事中的多处细节给完善补充一下,是可以设计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的。让段子不再是段子。

现实中,如果我们能将损失规避心理应用出来,也许我们的生意并不会特别火爆,但是我敢保证你可以做的比同行更好。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会在游乐场遇到一些抓娃娃机,可是很多人都会空手而归。很明显空手而归的人会比较懊恼,因为啥也没得到啊。

假如此时你也在旁边放一个抓娃娃机,只要抓够20元,没有抓到任何一个娃娃的就可以送你一个娃娃,我想你的生意会比你的同行好。这个价格只是做举例说明之用,具体案例还需具体分析。

生活中,我们还能想到哪些商业中的损失规避案例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