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发现聚焦民间艺术)

无论是在节庆期间的大街小巷,还是旅游旺季的景区景点;无论是在轻风细雨的江南水乡,还是粗犷豪放的塞北高原,你总能欣赏到富有当地特色的舞龙、舞狮、戏曲、杂技、灯会、民乐等传统文化艺术表演项目。这些经历千百年岁月沉淀的民间文艺,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摄影人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拍摄题材。

文化传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就摄影而言,传承不仅仅在于一个“真”字——真实记录,客观描述;更强调一个“新”字——发挥艺术想象力,创新拍摄观念和手法,在影像表达方面给予观者新感受,同时记录传统文艺与时俱进发展过程中的新热点、新景象。

延安:安塞腰鼓震陕北

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发现聚焦民间艺术)(1)

欢快的腰鼓 张晨鸣 摄

安塞腰鼓是流传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的一种传统舞蹈,共分文鼓与武鼓两种。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轻扭。表演形式较为灵活,分为场地鼓和路鼓,表演者人数可多可少,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百人、上千人。

安塞腰鼓的形成与演变与人民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边民久居塞上,腰鼓的应用逐渐由战事扩展到民间娱乐。那一锤一打间迸发出的雄壮鼓点,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带有军旅战阵色彩的民间艺术。其方阵队形编排也十分有看头,身强力壮的表演者们时而列队行进,时而变换队形,由经典的十字梅花样变为双排灯、九连环等。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发现聚焦民间艺术)(2)

巾帼英姿 张晨鸣 摄

今年11月初,一次偶然机会,我来到延安摄影采风。清晨,当东方的天边渐渐镶上金边,黄土高原升腾起薄雾。慢慢地,树木、庄稼、农舍和散落其间的人家,都被这层薄雾静静地笼罩着。

太阳升起了,雾渐散去,眼前出现的,是一群神情沉稳又朴素高大的人。他们统一身穿白色对襟上衣、中式白色长裤、圆口黑布鞋,头扎白羊肚手巾,身侧紧紧贴着腰鼓……不一会儿,“雷”响起来了,急促的鼓点如狂风骤雨般倾泻。只见眼前的击鼓者们,有的头向右后扬起,左脚着地,右腿前跨蹬出,双手一高一低挥槌击鼓;有的则打着赤膊,高昂着头,马步高抬,腰间系着的鲜艳红巾随风飞扬。每当鼓槌落下,他们便在鼓声中纵情跳跃,各个人都精神抖擞、喜气洋洋。“咚叭,咚叭,咚咚叭……”这群陕北汉子舞出了悍勇威猛的性格,舞出了刚劲激昂的气势,舞出了千年绝技的风姿,令人目不暇接、直呼精彩,我仿佛见到了几千年前秦汉将士英勇奔赴战场的勃勃英姿。

这次延安之行,我切实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作为摄影人,我只想不停地按下手中的快门,定格这壮阔又欢快的舞蹈场面,记录独属这片黄土地的激情,浑厚庄重、铿锵有力的鼓声久久回荡在山坳间,也响彻我的心间。(文/张晨鸣)

罗山:千古吟唱皮影戏

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发现聚焦民间艺术)(3)

皮影戏后台 严根洪 摄

皮影戏,是一种始于西汉的古老民间艺术形式,通常借用白布,辅以灯光照射,将兽皮或纸板制成的人物形成剪影,结合艺人锣鼓唢呐唱,将故事展现。这种流行于中国民间,集表演、音乐和美术于一身的传统文艺形式,被法国电影评论家乔治·萨杜尔(Georges Sadoul)称作“电影的前驱”。它不仅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更有着穿越时代的生命力。

罗山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一个分支,发展于明朝嘉靖年间,最早从河北省滦州市传出,后在河南省罗山县生长,并经当地艺人改良日趋成熟,影人制作栩栩如生,生、旦、净、丑行当齐全,音乐旋律流畅,唱词、道白雅俗共赏,成为传统文化表演中的一朵奇葩。

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发现聚焦民间艺术)(4)

引人入胜 严根洪 摄

我能欣赏并拍到罗山皮影戏,源于一次偶然参加民艺大会。那日夜晚降临,散漫的游人们突然都朝着一个方向聚拢,远远可以听到热闹的锣鼓唢呐声。所有人都被这乐声吸引,忍不住一探究竟。我远远看见个老电影院,门口架着个微型戏台,上面一个牌匾写着“罗山皮影戏”。戏台上正上演一出精彩纷呈的打戏。虽是剪影,却活灵活现,没一会儿,我就看出这是在演《哪吒闹海》。古老的传说永远不过时,前排的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仿佛身临其境。大家充满惊奇地看着小小剪影呈现的传说故事,民间艺术的魅力之光都映在了他们的脸上。

为了一探戏台背后的奥秘,我又绕到了后台。原来,让哪吒和孙悟空再现于世的是几位民间艺人。他们手持着好几根木棒,灵巧翻动着,让那些剪影人物嬉笑怒骂、展现非凡武艺,伴几句戏曲唱腔,和着紧张的锣鼓声,把一个个民间故事呈现得栩栩如生。我惊叹于他们的技法之娴熟和皮影之精美,于是用不同焦段的镜头拍下了这些难得的台前台后故事。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这一次珍贵的经历,让我得见罗山皮影戏的魅力。虽然现在皮影戏已不再是人们主流的生活娱乐方式,但回想那晚沉浸其中的孩子们,谁又能说,这种来自千百年前的古老艺术和传奇故事不能够生生不息、再现辉煌呢?(文/严根洪)

孟津:铁花绽放不夜天

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发现聚焦民间艺术)(5)

壮观的打铁花 张良 摄

打铁花是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与民众的祈福愿望、祈福习俗迎合,又与道教艺术的世俗化密切相关,同时还融入了中原地区的民间信仰、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内容,文化内涵丰富。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的打铁花风俗始于宋代,鼎盛于明清,流传至今,远近闻名。旧时,因孟津西北部村镇冶铁技艺发达,云游四方以补锅为生计的小炉匠颇多。每逢春节,炉匠们回到村子里便集聚起来支起炭炉,化铁为汁,抛洒空中,铁水四散形成璀璨绚丽的火树银花,以此娱乐民众、欢度佳节,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业兴旺红火,久而久之,渐成风俗。

打铁花技艺相对来说比较专业。表演者先做好收集废铁、清理炉子、检查工具与材料、安装炉子、装铁入炉烧炼、泡打铁花木板等项准备工作,当铁汁达到1300至1500摄氏度时,表演者就位准备表演。这时,捧场助力的龙灯队登场热身,举着喷着烟花的龙灯在现场穿舞。而后,表演者一人从炉中舀出高温铁水,将铁水抛起,另一人用木板奋力打向空中,形成铁花。高温铁水击向高空后,便会迅速转化为粉碎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在向上或向下飞舞的过程中,宛如电焊落下的火星。打铁花一般在冬季表演,因为此时气温低,打开的铁花可以迅速降温,对表演者和观众而言较为安全。熟练的表演者总能以不同的力道、角度,结合风向、环境,打出一朵朵争奇斗艳、精彩纷呈、璀璨绚丽的铁花。

打铁花场景虽然精彩震撼,但是要定格住精彩刹那也非易事,摄影人要及早做好拍摄功课,提前到达现场,熟悉场地特点,了解表演流程和重点,选择理想的机位,检查拍摄器材。最好设置两套自定义曝光组合,一是拍摄铁花飞溅的张力瞬间,二是拍摄把铁花拍成拉丝状的奇妙画面。龙灯队主要是在表演开场与结尾时上场助阵,所以要拍到龙灯穿梭与铁花飞舞的短暂“同窗”,又要避免不佳的遮挡与重叠,就需要摄影人眼疾手快、精准把握,当然,有时还需要点运气。

孟津打铁花既是美丽的画卷,也是壮丽的乐章,值得摄影人深度挖掘、跟踪拍摄,以优秀的影像让更多人共享这份珍贵的文化财富。(文/张良)

融水:苗家坡会赛芦笙

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发现聚焦民间艺术)(6)

芦笙“低音炮” 龙涛 摄

芦笙是苗、侗、瑶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吹奏乐器,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苗山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是有名的芦笙文化之乡,这里每个苗寨都有芦笙坪,寨里的男人以拥有芦笙为荣,女子以会跳芦笙舞为喜。传统节日、迎宾送客、婚庆喜事等,当地人都要凑在一起吹奏芦笙。其中,坡会是芦笙展演的主要载体之一。

坡会,也叫“芦笙节”,是融水的传统节日,多在山野田间举行。坡会举办时间一般在农历六月初六至二月春社期间。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几乎天天都有坡会,形成系列坡会群。此间,方圆数十里各家各户举家出动,每天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个约定俗成的地方集会。人们以天作幕、以地当台,各展技艺,俨然组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露天剧场。数百年来,这个露天剧场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芦笙踩堂、芦笙比赛是坡会的主要内容。在坡会上,芦笙队围着各自村寨的芦笙柱,里圈是三四米高的大芦笙和芦笙地筒,外圈是中芦笙和小芦笙。芦笙手们一边吹奏一边跳着优美的动作,或左右摇曳,或转体跳跃,甚至倒立吹奏……在不同颜色的彩旗下,两堂芦笙被围得水泄不通,芦笙手们一个个拼力吹奏,芦笙上的锦鸡毛随着人头的摆动而飞舞。被称为芦笙“低音炮”的地筒浑厚深远,高高的大芦笙高亢激扬,精巧的小芦笙悠扬悦耳,场面壮丽又狂野。而评比的裁判远在二三公里外高高的山坡上,他们通过简单的旗语传达胜负信息。

苗家女则身穿华丽的节日盛装,颈套银项圈、头戴银饰,围着芦笙队跳起芦笙踩堂舞。她们或握两把彩扇,或持两把绢花,或执两条毛巾。在震天动地的笙歌中,人随乐曲辗转腾挪,道具随人飞舞飘扬。但见姑娘和芦笙手默契配合,你左我右,穿插有序,让人们随之进入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

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发现聚焦民间艺术)(7)

芦笙比赛 龙涛 摄

由于生活工作在当地,我常有机会拍摄融水苗族芦笙比赛和表演场景。在器材选择上,我通常准备两台相机,一台相机装上24-70mm镜头或16-35mm镜头,另外一台则装上70-200mm镜头,前者主要用来记录比较大的场面,交代环境氛围,后者则用来拍摄观众和芦笙手的表情等特写。如果只有一台相机,可以配一支变焦镜头,远近兼顾。

芦笙比赛正式开始之前,摄影人可以拍摄与之相关的花絮。比如人们带着各式各样的芦笙和道具,从山道上赶往坡会的情景;苗家女进入坡会场地之前在小溪边、大树下打扮的情景;村民进入坡会场地围着芦笙柱烧香、烧纸祭祀、燃放鞭炮的情景等。

拍摄芦笙比赛活动中,大场景是非常重要的画面。我通常用16-35mm镜头拍摄,并且尽量在燃放鞭炮时按下快门,当然,无人机航拍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芦笙手吹奏和苗家女跳踩堂舞是拍摄重点,要拍出芦笙手的拼劲和苗家女的曼妙。我一般用中焦镜头和特定镜头拍摄,突出展示乐手们丰富的面部表情,体现他们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另外,用连续对焦模式拍摄跳踩堂舞的苗家女,能确保不错过理想画面。(文/龙涛)

砀山:岁月流传四平调

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发现聚焦民间艺术)(8)

梨园唱大戏 任印清 摄

2021年3月,第26届梨花文化旅游节在安徽省砀山县举办,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第三届“世界梨都 大美砀山”全国摄影大展启动暨“百万花海 感知春天”2021梨花节摄影名家集体采风活动开机仪式。

活动当天,我早早来到了梨园花海。正在拍花之际,耳畔隐隐约约传来锣鼓的声音、二胡的声音,夹杂着“咿咿呀呀”唱戏的声音,我知道这是本地人最爱的戏曲——四平调。循着声音一路寻去,我很快来到了演出现场。只见梨花林下,四平调演员踱着方步唱得正带劲,周围席地而设的伴奏乐团随声应和。四周围满了听戏的观众,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听得津津有味。其中一个大哥可能觉得看得不过瘾,居然爬到了梨树上听戏,我赶紧给他拍了一个镜头。

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发现聚焦民间艺术)(9)

梨园小将 姜晨璐 摄

砀山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齐鲁礼乐典仪与梁宋中原文明在这里交汇,形成了厚重的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作为砀山两项国家级“非遗”之一的四平调戏曲,深受砀山人民的喜爱。四平调,以其四平八稳的表演风格而得名,女声在质朴之中不失委婉俏丽,男声则高昂豪放、刚柔兼备。它在传统的砀山花鼓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豫剧、泗州戏、河北梆子、京剧、评剧等唱腔发展而成,极具地方特色。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四平调的剧目有了很大的改观,除了《回龙传》《郑小娇》《盘妇捉夫》《三告李彦明》《陈三两爬堂》《逼婚记》等一些传统剧目外,又增加了现代戏如《红灯记》《沙家浜》《焦裕禄》《南方烈火》等。2010年5月,砀山四平调被列入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2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砀山,每有重大节日节庆活动,四平调表演必不可少。特别是每年梨花节期间,在砀山的各个梨园里都能看到四平调的演出场景,听到悠扬的传统之音。戏里戏外,台上台下,道不尽酸甜苦辣,唱不完悲喜人生,或许这就是千百年来四平调能深受欢迎并流传至今的原因吧。(文/任印清)

苏州:吴侬软语话评弹

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发现聚焦民间艺术)(10)

评弹一瞬 顾晨艳 摄

苏州评弹,包括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是采用苏州方言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产生于苏州,并流行于江、浙、沪一带,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苏州评弹历史悠久,宋代就有说话伎艺,清朝乾隆时期非常流行。王周士是乾隆时期苏州的评弹名家,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为皇帝弹唱有名的《游龙传》。乾隆赐予他七品顶戴,令其随驾回京。在那之后,学习评弹的风潮兴起。王周士后来回到苏州创立了评弹艺人的第一个行会——光裕社,还将他在评弹表演中的经验体会总结成《书品》与《书忌》,其被后来的评弹艺人奉为圭臬,流传至今。

20世纪30年代,苏州评弹的发展到达鼎盛时期,呈现出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繁荣景象。那时评弹从业者上千人,仅江南地区就有几百家书场,空中电台从早到晚播放的节目大部分与评弹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评弹艺术名家众多,演出场地、道具和服装等相对简单,评弹艺术更是成为苏州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发现聚焦民间艺术)(11)

悠闲听评弹 顾晨艳 摄

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有3种演出方式:一人的单档,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侠义豪杰,如《岳飞传》《水浒》;两人的双档,有说有唱,上手三弦下手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如《白蛇传》《玉蜻蜓》《珍珠塔》;三人的三人档,演员均自弹自唱。唱腔大致可分三大流派——陈调、马调、俞调。随着不断推陈出新,如今又增加了薛调、沈调、琴调、周调、蒋调等。评弹主要徒口讲说表演,讲究的是“说噱弹唱”,场景比较单一,因此,拍评弹主要拍演员丰富的表情和弹唱手式,以及艺人的形体动作。

由于苏州评弹表演大多在室内,光线比较暗,要把人物表情拍清晰,快门速度保持1/100秒以上比较好,也可以慢门拍出动静结合的照片。大部分室内表演都打灯光,拍摄必须对最亮点测光,以免过曝。为了展现评弹的演出环境,我们可以用广角镜头把观众席拍进去,也可以借用门框、窗框来作框架式构图,还可以到演员身侧或者后面,尝试多几个角度拍摄。唱腔虽然不好用影像来表达,但是我们可以用相机记录评弹艺人的服装、手势、表情、肢体语言等,表达这一传统艺术的特点,为记录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为苏州评弹的传承作出影像贡献。(文/顾晨艳)

泰顺:翻腾起舞碇步龙

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发现聚焦民间艺术)(12)

龙腾泰顺 黄爱梅 摄

浙江省泰顺县的碇步舞龙始创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据当地林氏族谱记载,林氏裔孙为庆祝朝阳林氏宗祠落成,首创在碇步上舞龙灯,以庆大典。道具是用竹篾编成的圆形笼子,笼外蒙以布匹并绘上龙鳞图案,节节相连,每节均装有木手柄用来把持。表演时,演员要有持久耐力、熟练技巧,还要步伐一致、敏捷稳定。2011年,泰顺碇步舞龙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发现聚焦民间艺术)(13)

双龙戏珠 黄爱梅 摄

原本只有在元宵节才能看到的碇步舞龙,现在逢年过节几乎都可以在泰顺拍到,游客还可以参与踩街祈福游行活动。伴随着热闹非凡的锣鼓阵阵响起,在“龙珠”的引导下,穿着盛装的队员们娴熟地舞动着长龙,两条金黄色的长龙翻腾起舞,铿锵有力,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左耸右伏,蜿蜒翻滚,乘风破浪,让人目不暇接,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虽然全国各地的舞龙表演大同小异,但还是有细微区别,这就需要摄影人在拍摄前充分了解泰顺碇步舞龙的表演特点和流程,找出代表性的动作瞬间。镜头方面,最好广角和长焦镜头兼备,这样拍摄既能体现舞龙队的气势,展现更多环境细节,也能定格下演员表演的特写画面。拍摄技法方面,摄影人可采用慢速快门来表现动静结合的效果,这样拍出的照片更有现场感和欢庆气氛。(文/黄爱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