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移栽后出现叶子发黄枯萎:盆栽菊花枯萎病频发
一、病症描述
从菊花植株症状表现来看,发病初期,整株或半株开始出现轻微萎蔫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萎蔫程度逐渐加大,叶片开始退绿变黄,再持续发展,植株生长停滞,叶片从叶尖或外缘出现干枯现象,直至整棵全部枯死。
拔出病株根系,主根变成黑色,上有白色霉菌,须根少、小、弱、曲,须根颜色由健康白,转为病态灰褐色,茎基部表皮部分开始变深浅不一的灰褐色,维管束也变为褐色,并逐渐往植株延伸。
二、致病原因
综上所述,这是菊花患上了枯萎病,是一种半知菌亚门尖镰孢菌菊花专化型真菌感染所致,也就是说,这种真菌属于菊花专利,一般不危害其它农作物。
菊花枯萎病之所以防治难度增加,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1、对病害判断失误。由于菊花枯萎病和根腐病植株症状表现比较相似,没有经验的种植户,一般很难从植株表现上确认,虽然部分防治根腐病的杀菌剂,对枯萎病也有效,但毕竟不是针对性治疗,因此防治效果并不明显。
2、重茬种植惹祸端。菊花一般不建议重茬种植,一旦重茬三年以上,土传病害就开始增多,而菊花枯萎病也是土传病害的一种。
枯萎病病菌孢子可在土壤中越冬,重茬越久,土壤中病菌越多,病菌在17-37℃之间均可发生,最佳发生温度在24-28摄氏度之间,病菌可借灌溉水、病土、人工作业等方式传播,特别是偏酸土壤、氮肥施用过多,再遇到高温高湿,雨后积水,或者人工浇水方式不当,造成水量过大等现象,均可诱发菊花枯萎病的发生。
3、提前防治措施不到位。对于重茬种植的菊花,或着说重茬育苗移栽的菊花(即使是新茬,但重茬繁育的菊花苗同样会携带病菌),在种植前一定要进行土壤或种苗消毒处理,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将菊花枯萎病预防在萌芽状态。
三、3种有效防治技巧
1、避免多年重茬种植,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如果种植空间受限,需要连年重茬,就必须注重土壤有机质的补充,而且每年都要补充,使土壤中有机质 含量及营养元素不失衡,土壤酸碱度适中,俗话说,烂眼招灰、弱苗招病,只有促进植株健壮,才是少生病的根本。
2、掌握浇水技巧很重要。种植观赏性菊花,由于以盆栽为主,种植步骤为:现在地面移栽菊花苗,过了缓苗期,将花盆套上,菊花苗在花盆里边生长边往盆里填土,直至把盆内填满土,菊花基本也开始定型了。
由于这种种植方式,常见的先进灌溉措施无法使用,炎热的夏天,正值菊花生长的关键时期,大量的水分蒸腾,就要求不断的进行补水灌溉,如果灌溉措施不科学,在往菊花盆中浇水的时候,往往造成浇水过湿现象,从而造成积水沤根,加上高温高湿,最容易诱发枯萎病,同时增加了沤根、甚至发展成根腐病的风险。
因此,建议大家在浇水时,能总结出菊花浇水规律及需水量,不猛浇水、勤浇水,也不能因害怕浇水只浇半截水(浇水不透)。
3、化学预防和治疗具体方案。对于重茬菊花田,再注重有机质补充的同时,在整理土壤时,建议每亩撒施25%乙酸铜2000克或50%克菌丹500克 100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100克,这两种配方对预防枯萎病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当然,遇到重茬严重的田块,还要结合其它预防措施。
比如还有一种比较理想的预防措施,那就是蘸根环节,比较常用的配方有62.5克/升精甲霜灵·咯菌腈及11%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10毫升,兑水10斤加少许土壤调成稀糊状(一亩用量),将菊花种苗根部在药水里浸泡后,再进行移栽,防病效果比较明显。
对于已经发生枯萎病的菊花,再对健康植株进行喷雾预防的同时,还应对病株进行灌根,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建议配方有:32.5%苯甲嘧菌酯10毫升 100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10克 80%克菌丹15克,或70%甲基硫菌灵50克 25%咯菌腈10毫升 25%嘧菌酯10毫升稀释成30斤水进行喷雾灌根,每亩需2-3桶水。
重要提示:对于已经无法挽救的患有枯萎病的菊花,一定也要及时移出田地,并对病穴进行消毒处理,以防病土通过各种渠道传染给健康植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