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谈女儿出嫁(清华教授讲解传统礼仪)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百家讲坛讲师彭林近日在东南大学讲授中国传统的礼仪规范。彭教授认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称呼有悖传统文化,且闹了笑话,比如古代“老公”是有太监的意思,而老公正确的称呼应该为“外子”。

清华教授谈女儿出嫁(清华教授讲解传统礼仪)(1)

演讲结束后,网友就炸开锅啦!9成以上网友对于彭教授的说法是这样评论的:

清华教授谈女儿出嫁(清华教授讲解传统礼仪)(2)

2、很容易被一些低俗用语污染眼球

那首网络神曲“老婆老婆我爱你,阿弥陀佛保佑你,愿你有一个好身体,健康又美丽...”

阿弥陀佛中的阿(e)竟然被读成了(a)...

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一方面,文辞雅语不受重视,传统文化逐渐缺失,长期以往必然会冲击到了汉语的地位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想必也不是大众愿意看到的情况。

清华教授谈女儿出嫁(清华教授讲解传统礼仪)(3)

情况二:重视文辞雅语,并且用在生活中,会出现哪些问题?

就像是网友对彭教授评论所说,如果真的叫老公为“外子”,叫老婆为“内人”,也难免让人觉得尴尬。

纳米盒对文辞雅语是否要传达给小学生们这个问题,也深受困扰。

比如:久违、久等、久仰、恭候、留步、劳驾等词,如果用在生活中会觉得文邹邹的,对话也会让人觉得有点怪异。我们曾制作的中国传统礼仪视频教学,演绎者自己对这样的说话方式也是忍俊不禁。

难道应该出台一些政策:规定哪些字词应该被延续重用,哪些字词应该被忽略摒弃吗?

或者这些文辞雅语都要学习,但是却不用使用,这样又是否有必要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