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便秘患者的正确建议有几项(应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改善症状)

对便秘患者的正确建议有几项(应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改善症状)(1)

作者:王伯军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导读

排便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排便困难费力、排不干净,这就是便秘,持续6个月以上者为慢性便秘。

便秘在我国相当常见,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更高达22% 。

大多数便秘是功能性便秘,但长期便秘不仅痛苦,对人体也有诸多危害。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是保持大便通畅的首要条件,也是治疗便秘的基本措施。

那么,便秘患者平时生活该怎么做呢?

01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是改善便秘的首要方法。

便秘患者要充分利用最易排便的两个时段重新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人类经过进化,胃肠道每日都会有自发的生理蠕动,来推动大便前进,有利于大便排出。

两个排便“黄金时段”:

一个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早上一觉醒来,起床,由躺变坐再到站,大脑会给大肠发个信息,肠道便会发生一阵巨大的蠕动波,推送大便前进,有利于大便排出。

第二个是餐后的“胃-大肠反射”。进食会促进大肠蠕动,尤其以早餐后为明显,早餐后半小时内又是排便黄金时间。

无论有无便意,每日都要定时去排便,充分利用排便的两个“黄金时段”,建立每日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02 有便意千万莫憋

大肠每天会有三四次大的蠕动,把大便从结肠推送到直肠。当粪便来到直肠时,直肠扩张,就会产生便意。

如果忍着便意不排,大便只好再退回到结肠,经常这样做会扰乱排便习惯。

结肠的功能主要吸收水分,若大便在结肠内停留太久,水分会被吸收过多,大便就会干燥、颗粒状,难以排出。

03 调整饮食,是大便通畅的保障

调整饮食,要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饮食,保证每日进食粗纤维30克以上。粗纤维能吸收水分而膨胀,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

多饮水以增加大便的含水量。每日饮水要达到2000ml左右,以保证肠道内的粗纤维能吸收足够的水分,这样可保证粪便数量,以利于通便。若只吃粗纤维,喝水少,粗纤维反而会堵塞肠道,更难排便。

适当吃些高脂肪食物,如花生、芝麻、核桃、松仁等,也可以少量进食肥肉,可起到润肠通便,有利于大便排出。

注意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以改善胃肠道的营养状态。

摄入发酵食品以补充益生菌,可改善肠道菌群,有利于排便。如酸奶、酸菜、泡菜、奶酪、面包、豆豉、红茶等发酵食物,都是益生菌的优质来源。

04 多动少坐

运动有利于胃肠蠕动而促进排便,平时要适当锻炼,多动少坐。

05 规律生活

生活要规律,一日三餐要规律。良好的生活规律,有利于胃肠道规律的自发蠕动而促进排便。

06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情绪与胃肠蠕动有很大关系,紧张焦虑抑郁等都会影响胃肠蠕动,从而影响正常排便。

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有利于肠道排便的协调,改善便秘症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