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木麻黄(谷文昌你为谁操劳)

谷文昌木麻黄(谷文昌你为谁操劳)(1)

谷文昌木麻黄(谷文昌你为谁操劳)(2)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为了帮助全国广大青年加强对党史的学习和理解,中国青年杂志新媒体集中选取在我党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作出过突出贡献的100位优秀共产党员的英雄故事,展现四个时期青年共产党人的壮丽青春,以此共勉奋进:中国共产党是拼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中,很多与《中国青年》杂志关联密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的共产党人 。

谷文昌木麻黄(谷文昌你为谁操劳)(3)

谷文昌木麻黄(谷文昌你为谁操劳)(4)

“百年英雄:共产党人,永远年轻”系列报道

谷文昌:你为谁操劳?木麻黄知道

@文/ 本刊实习记者 曹珊珊

中国有这样一位县委书记,曾在讲话中多次提起过他,并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著名作家梁晓声曾说:“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中国,在今天,一位共产党的县委书记,在他死后,居然会被普通的当地民众尊称为‘公’。”

他,就是福建省东山县县委原书记谷文昌。

谷文昌木麻黄(谷文昌你为谁操劳)(5)

谷文昌塑像 来源:纪录片《寸心千古 谷文昌》

谷文昌原名程栓,1915年出生在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镇(原林县石板岩乡)郭家庄南湾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9岁时,他就离开了学堂讨生活。21岁时,父亲不幸跌落山崖离世,谷文昌和哥哥走街串巷做起了石匠。因为手艺精湛,为人厚道,他被雇主们称为“巧石匠”。

1942年,谷文昌在山西长治给人干活时碰到了一位老乡,得知八路军来到了自己的家乡。谷文昌听后激动万分,立马结清工钱,昼夜兼程奔赴家乡。在家乡找到党组织后,谷文昌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支持革命事业,由于工作积极,他被推选为农会主席。那时,他白天帮着八路军到5公里之外的大小村庄送信,晚上再顺着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回到民校学习,回到家时经常天都亮了。

1943年至1944年,河南北部遭遇了罕见的旱灾,大量蝗虫蜂拥而至。谷文昌担任了剿蝗指挥部的观察员和第七区剿蝗大队长,他积极组织村与村、区与区联合剿蝗,先后带领3000余名群众千方百计剿蝗,最终战胜了蝗灾。彼时也是抗战最困难的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华北一带持续“扫荡”,太行山地区伪军陡然增多,加上连续的自然灾害,豫南地区革命根据地经济极度困顿。

为了响应毛泽东同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党政军民掀起了农业大生产运动。但谷文昌所在的地区山高林密,14个行政村七零八落地分散在山中,种植条件并不好。谷文昌决定带领大家养蚕渡荒,他到各村召开养蚕会议,又请养蚕高手到各村传授经验,还组织1234户参加了山蚕养殖合作社,成果显著,仅仅春秋两季,合作社就获利120万元(冀南币)。由于工作表现突出,1944年3月,经组织批准,谷文昌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谷文昌带领一支民兵队伍,积极参加解放战争,先后参加了邯郸、鹿楼、汤阴、新乡、安阳等战役,屡建奇功。

1950年,谷文昌随军南下来到了福建省东山县。彼时的东山县一片荒漠,一年四季6级以上大风多达150多天,森林覆盖率仅为0.12%,百年间,风沙不断吞噬着百姓的家园。哪怕是解放3年后,当地群众依旧缺吃少穿,不少人只得离乡讨饭。1953年,时任东山县县长的谷文昌决心向风沙宣战,他说:“不解除群众疾苦,我们心里有愧啊!”

谷文昌木麻黄(谷文昌你为谁操劳)(6)

然而,东山县的风沙被称为“神仙都难治”,治理起来谈何容易。从1954年起,谷文昌带领东山县群众先后开展了8轮大规模植树活动,均以失败告终。但他们一次次跌倒再爬起,誓不认输:“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带着林业技术员,谷文昌继续跋山涉水,寻找合适的海防林种,最终他们在广东找到了木麻黄。1958年,全县刚种上20万株木麻黄,又遇上了持续一个多月的倒春寒,几乎所有的树苗都被冻死,仅仅在一个村子里活下来9株树苗。看着幼小的树苗,谷文昌说:“能活9株,就一定能活9000株、90000株!”

由此,谷文昌带领东山县委组成了由领导干部、林业技术员、老农三结合的实验小组,在百里海滩上开展“旬旬造林”试验,他们定时监测气候、湿度、风向、风力等,总结种植木麻黄的经验教训。后来东山县出现了奇观,只要一下雨,各级干部就会带头冲进雨幕种木麻黄,百里长滩上歌声与风声齐飞,汗水与雨水交织。终于,9株木麻黄变成了20亩丰产试验林,又变成了长达194公里的林带。

生是一粒种,扎根老百姓。谷文昌在东山的村村寨寨都留下了足迹;全县四五百名生产队长,他大多能叫出名字来;他常常卷起裤腿与百姓一起犁田、打石头,干得一身泥水满身汗;20世纪60年代,他带领4000多名民工奋战一年,建成了库容3000万立方米的隆陂水库,至今仍发挥着巨大效益。1964年,他调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拒绝了有关部门为他女儿在省里安排的工作,把女儿留在了东乡锻炼。他离开东乡时,只带走两只皮箱,几麻袋杂物,群众送了他一张木麻黄饭桌,也被他硬退了回去。

1981年1月30日,谷文昌病逝于福建漳州,享年66岁。

“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共产党员谷文昌把这两句话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也身体力行了一辈子。

谷文昌木麻黄(谷文昌你为谁操劳)(7)

电视剧《谷文昌》

如今,谷文昌已经离世40年了,但每逢清明节,东山的人民群众都会来到他的墓地祭奠,“先祭谷公,后祭祖宗”相沿成习。“你从哪里来?太行山知道。你为谁操劳?木麻黄知道。生是一粒种,扎根老百姓。任凭风沙呼啸,一个信仰不倒……”在谷文昌的故乡,村民仍然传唱着歌曲《谁都忘不了》。

木麻黄不语,却已成丰碑。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责编:tamako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