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过客》 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但永远都会有人,正在路上(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

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永远热泪盈眶。 —杰克•凯鲁亚克

可我们都知道"永远"遥不可及,路上的风雪会将我们阻挡,你也许会在障碍物面前缴械投降,偷偷地休息一会儿还安慰自己劳逸结合的重要。又或者,路上你遇到了所爱所感激之物,被绊住了脚,再也无法在路上。

鲁迅《过客》 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但永远都会有人,正在路上(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1)

鲁迅所著的散文诗剧《过客》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矛盾,但它同时也告诉我们,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但永远都会有人,正在路上。

迷茫的相遇

夕阳西下,昏黄的光温柔地笼罩着约七十岁的老翁和约十岁的女孩。老翁白须发,女孩却是少见的紫发,自带着一分神秘色彩。

周围是破败的小土屋和荒草丛,门侧有一段枯树根,树根上坐着老翁。过客从东边而来,打断了女孩扶起老翁的动作。东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过客处于青壮年,三四十岁的年纪,正像正午太阳高悬于空。

鲁迅《过客》 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但永远都会有人,正在路上(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2)

他从杂树间走来,眼光阴沉,黑衣短裤破碎不堪,赤足著破鞋,一头乱发活像个乞丐,那女孩这样想。老翁却不认同。他从远方而来,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他仿佛永远迷茫地在路上。直到现在,他又迷茫地和祖孙俩相遇,在一条不知名的小路上。

这于你没有好处

老翁问过客,他要到哪里去,但过客只说不知道,从他有记忆起,他就一直走在这条路上,一直向西走,目的地是未知的前方。女孩端来过客所要的水,这对过客来说是少有的好意,他感激地向女孩道谢,但老翁却说,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是没有好处的。

老翁像是在此地长住的人,过客向他问前方的路,老翁有些恍然,他只知道前面是坟。过客很是诧异,女孩却道,前面不是坟,有好多野百合和野蔷薇,是她经常去玩的地方。过客认同了她的话,他也看过那些美丽的花儿,但是,那是坟,他承认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鲁迅《过客》 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但永远都会有人,正在路上(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3)

坟地后面是什么,老翁也不知道,他的旅程就止步于此了。老翁知道东边,北边和南面和过客所来的东边,他劝过客在此处回转去,前路太长,没有人能确保他走完。未知总是充满诱惑和危险,过客是知道的。

但他还是要往前走,回去,那里只有名目,地主,驱逐和牢笼。他们也会笑,只不过是皮笑肉不笑,比怒目更为恐怖。他们也有眼泪,却是鳄鱼的眼泪,虚伪危险。

过客坚持不要回去,就算把脚走破也不愿回去,他要一直往前走,直到那没有压迫的地方出现。老翁劝慰抱怨脚流血的过客,太阳下去了,还不如像他一样,在此地休息。

但心底的声音会指引你向前,不停向前。老翁年轻时也曾听到过这样的呼唤,但他不予理会,那声音也就逐渐消失了。过客仍要走路,但他拿他的脚没有办法。

鲁迅《过客》 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但永远都会有人,正在路上(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4)

细心的小女孩给他一片布,过客接过后又还给她,那布太小了,裹不下他的脚。但他仍然道谢,这太多的好意,他无法感激。老翁又开口了,他看起来神神叨叨的,还是那句话,你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没有好处。

重新上路

过客认可了老翁说的话,女孩的好意于他来说确实不是好事,那会牵绊他的脚步。老翁让他不必当真,过客答应却说自己不能不感激,他怕他会像兀鹰看见死尸一样,祝愿女孩的灭亡,他自己也不想有女孩这样的遭遇。

过客将布还给女孩,女孩却惊恐地拒绝,过客猜到是因为自己拿过了这布,让女孩不想再要,女孩点头让他把布装进口袋。过客像受了打击,他颓唐地向后退,一片薄薄的布,似有千斤重,仿佛背上了这布,他就被压得走不动路。

鲁迅《过客》 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但永远都会有人,正在路上(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5)

老翁让他休息,这片刻功夫不会耽误他太久,但过客执意要走,他愿意休息,但他不能,他心底的声音叫嚣着,走吧走吧,到前方去,只有在路上才是他唯一的慰藉

过客要把布还给女孩,对方不想要,过客也不想带着它上路,老翁出来解决了这无解的局,就把这布挂在野百合野蔷薇上好了。

这下女孩和过客都满意了。太阳早已下去了,过客向祖孙俩告别,老翁也道,再见,祝你平安。过客谢过后徘徊沉思了一会儿又猛地醒悟,终于,他还是上路了,去西边,夜色被他抛在身后。

创作背景

《过客》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创作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二日,鲁迅那时正身处北平,封建军阀的统治中心军阀仍在混战,社会动荡不安,鲁迅尚且处在迷茫之中。

鲁迅《过客》 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但永远都会有人,正在路上(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6)

在他写作时,新文化统一战线日趋分化,知识分子难以摸清前进方向,新旧文化的融合冲击让他有些茫然,旧思想让他难以把群众作为战友,所以常有孤军作战之感。又加上《新青年》团体解散,和他走在路上的伙伴一个个消失,只剩他一个孤独的走在路上。

他那时没有人指引,找寻不到到方向,但他直言自己一直在寻求。鲁迅就像文中的过客一样迷茫无助,浓重的黑雾让他看不清前路,但他一个人也想唤起千军万马的气势,前途迷茫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坚持一直在路上。

也许就是这样的思想促使他拈笔写下了这带着一腔孤勇的散文诗句。

老翁

过客是老翁的过去,老翁也曾像过客一样,迷茫地走在路上,同样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鲁迅《过客》 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但永远都会有人,正在路上(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7)

一路上他可能也受了不少冷眼,路途中可能遇到了一个和女孩一样善良的人。那人也许也给了他水,并好心劝他留下来休息,太阳都快落下来了,干嘛不休息呢。

这难得的好意可能让老翁的内心产生动摇,他留下来了,一休息就是半辈子。内心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他只当没有听见,上路的欲望愈来愈小,后来那声音就真的消失了。再后来,他就停在了这里,再也没有上路,某天遇到了过客。

所以,当女孩对过客展露好意时,老人反复强调,不要太过感激,这于你不是好事。他怕,自己会是过客的将来,那样就永远没有人知道坟的前方会是什么。

女孩

女孩不过十岁左右,正是个天真可爱的年纪,但或许是受老翁的影响,她很有些大人的样子。

鲁迅《过客》 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但永远都会有人,正在路上(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8)

她明媚阳光,衣服却是黑白格子,仿佛是两股势力的交织缠绕,常在老人身边,她难免沾染了些颓丧之气,但仍保留童真和善良,她给过客倒水递布,看过坟地里的野百合野蔷薇,对生活充满希望。

或许她本身就是希望,紫色的头发在他们乏味的生活里添了一抹亮色,为昏暗的日子点了一盏灯,女孩是希望的象征。在革命低谷时期,鲁迅迷惑着,但始终没有抛下希望,所以他在作品里写了这个神秘的女孩。

过客

很明显过客是鲁迅等人的代表,他孤身一人,整日奔走在路上,却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面对老人的提问,他踌躇过,面对女孩的好意,他犹豫过,面对老翁的挽留,他也纠结过。

鲁迅《过客》 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但永远都会有人,正在路上(也许没有人永远在路上)(9)

这正像当时在时代路口上徘徊迷茫的进步知识分子,他们对工农大众存在怀疑,又不想和上层人同流合污。最后,过客上路了,而他们也带着热血走上了革命的路,不问前方,只求前进。

结语

《过客》是鲁迅考虑近十年的作品,虽然篇幅不长,但却生动地表现出了他面对荒凉的旧中国的纠结,以及对革命道路的迷茫,他内心深处是想抛弃旧思想,但又没有完全的决心,希望与绝望交相呼应,构成了一曲时代的悲歌。

但我们从中仍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革命的满腔热情。生活中太多人像老翁,被善意捆住手脚,失去了上路的欲望,所以我们要做过客,不要温和地走进那良夜,要永远怀揣希望,永远在路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