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规培招录时间(上海规培一律为3年)

来源:规培之声

一篇题为《上海规培进入3年时代!》在医生圈中刷屏,在规培医生及不少医学生中引起了不少轰动,何为3年时代?原来上海各教学医院几日前均收到这样一则通知:全上海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即将统一延长至三年,规定自通知下发之日起施行。此规定的实施对大部分即将进入以及已经进入规培基地的同学,尤其是熬过了漫长实验室生涯的大龄科研型博士们是一个绝对的噩耗,而该决定甚至会对本科医学生的职业生涯选择造成决定性影响,八年制最大的优势——年轻也可能彻底不复存在。

目前情况是:

1、2019级进规培的科硕、科博统一三年了。(2018年6月毕业的应该专硕都带规培证了。)

2、2018级的科硕、专硕有2年的被延期一年,变成三年规培。包含一些八年制的没有规培证的专硕。

3、2017级有部分医院要求今年出站的硕士延期。

上海规培招录时间(上海规培一律为3年)(1)

在我国,规培制度开始之初就是以“同质化”培养医生,而事实上近3年下来我们发现,由于地域、经济、教育的差异,做到全国统一还是有难度,各省市都有相应的标准,出来的最多算是合格的医生,为何还没同质化的情况下又有新动作?延长年限的目的仅仅只是为提高“专业”能力?是“知难而退”还是“诱导”,我们不去揣测。

上海从2010年开展医学毕业生的全面规培,到现在也不过9年,上海最早的培训年限是依据规培者的学历,本科3年,硕士2年,博士1年。

到了2014年,卫计委定下了“5 3”的规培模式。这个政策中最大的改变就是,硕士、博士分为专业型和科研型,区别考虑。但是在规培年限上,各个医院还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把握,博士一般也不会规培3年。

到了2015年,教育部、卫计委启动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毕业生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4证,也就是俗称的“四证合一”硕士。理论上,“四证合一”硕士比传统硕士 规培要早2-3年毕业。

到了2016年,除了规培外,更提出要开展“专培”,培训年限变为“5 3 x”。

2018年,卫健委发布了一个文件《2018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招收与结业考核工作政策解读》,全文很长,主要内容就是:已经毕业的专硕和专博都不再强制要求规培。已经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生,不需要规培。

2019年,重点来了!在上海,规范化培训一律为3年,不再分本硕博,一刀切。各医院自主权取消,一切按文件来。培训年限方面,直接与美国看齐了~

问题来了,上海的试点真的只是试水么,其实不然,以医学改革先锋著称的上海,其本身的医学培养摸索之路正是日后全国推行的“政策”缩影,如果试点成功,那就意味着几年之后全国也将“一刀切”。

而立之年,父母已年过半百,经济还难以独立,未来还不知何方,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医疗纠纷的环境下,个人生活都成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恐惧!

我们可以大胆猜想一下,也许正是之前有代表反映:医学教育机制的复杂,需要简化。再加上相关部门需要有业绩,很大程度会向“成功”的美国看齐,引(chao)用人家先进的培养模式来培养自己的医学人才。这也就意味着一个趋势,以后取消专硕、专博统招考试,而是医学本科毕业直接进入规培并通过考核获取硕士学位,通过专培考核获取博士学位,而科研型的硕士、博士则走统招,毕业后基本呆实验室做研究。

而事实这两年已经释放一些信号了。从之前发布的通知:本科规培结业后考核成绩优秀可直接通过相关考试合格后申请硕士学位。

2018年9月,北京协和医学院正式开始实施经典涵义上的“4+4”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再开中国医学教育先河。有人会问,之前“八年制”不算么?

官方回复:原因是建校时中国的本科教育尚处草创阶段,大学普遍较弱,培养水平未能达到协和医学院的入学要求。因此,协和医学院当时直接在个别优秀的大学(如燕京大学)中建立预科,或接受少数优秀大学的本科生转考协和医学院。过去一百年间,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已经大发展,及至改革开放后,协和医学院恢复其传统八年制招生,但未及深入思考并勉力推进“4+4”教育改革,即对“4+4”模式先进性的理解领悟不深,积极探索不够。同时,要推进“4+4”学制的改革,需要教育等多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因此,协和医学院在她的第一个百年中,终未成就“4+4”模式。

“4+4”学制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肇始于上世纪初的北美,是世界医学教育主流模式中的一种。该模式是从各大学多专业本科生有志学医者中,择其优秀者,完成本科教育后进入医学院学习临床医学,毕业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此模式之学制含本科教育4年,医学院教育4年,故名“4+4”学制。其具体方式是在大学中向各种专业的本科生提供未来医学选项:若愿意学医,除完成本专业学习内容,从本专业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外,大学期间亦修一定的医学基础课程,即所谓医学预科(Premed)课程:生物学、化学等,使自己符合医学院报考条件,之后参加医学院入学考核,包括面试等,医学院从这些有志于学医的多种专业背景的大学本科生中,选择优秀且适于学医者进入医学院接受临床医学教育。这种模式将医学教育定位于在多学科背景的本科教育基础之上的研究生教育。

协和的教育模式成熟之后,相信其它学校也将步上后尘。

所以从这些看似“混乱”的培养模式,实则背后酝酿一场大的棋局,这个趋势一目了然,医生培养模式正在发生变革,而对于待遇、医疗环境、暴力伤医的改革不是主要考虑的,“苦逼的”中国年轻医生们正在走“引用美国优秀的医生培养模式再结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医生培养之路”。

只能默默为坚守在医学事业上的人加油了!

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微信群:请加管理员微信linchuangkuakao,请务必标注您的专业、学历、职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