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中最聪明的恐龙是什么(恐龙是世界上比较早出现的动物)

地球上第一批恐龙

恐龙在化石记录中最早出现于晚三叠世早期。其中的一小部分恐龙化石保存非常完整,但许多都只有零碎的遗骸保存下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早期恐龙的了解都是很不完整的。虽然早期恐龙的化石记录零散,却足以表明它们大概在同一时期,生活在相隔甚远的世界各地,包括现在的巴西、美国和印度。恐龙在晚三叠世便已广泛分布世界各地,这一点表明现在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恐龙应该是我们还尚未发现、生活在更早期的恐龙的后代。

恐龙中最聪明的恐龙是什么(恐龙是世界上比较早出现的动物)(1)

去南美洲寻找最早的恐龙

如果古生物学者想赌一赌在哪最有可能找到关于恐龙起源的更多线索,最好的地方就是南美洲了,因为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化石遗骨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南十字龙发现于巴西,可追溯到晚三叠世后期,距今约2.28亿年。南十字龙是由埃德温·科尔伯特于1970年首次描述的,所有信息都只来自一具不完整的骨架及下颚骨,但其脊骨、骨盆和下颚所显示出来的特征可以清楚地表明这是一只真正的恐龙。南十字龙长约2米,体重大概与中等大小的狗差不多。下颚有一个滑动接合能让有牙齿的下颚部位前后移动,这让捕获的猎物很难从其口中溜走。

恐龙中最聪明的恐龙是什么(恐龙是世界上比较早出现的动物)(2)

南十字龙

在阿根廷又发现了两种早三叠世时期中小型肉食性恐龙:始盗龙与埃雷拉龙,这两种恐龙的骨化石保存得都非常完整。始盗龙稍小些,只有1米长,身体很轻;埃雷拉龙较大,长达5米。1963年一个名叫维多利诺·埃雷拉的阿根廷牧羊人发现了第一个埃雷拉龙标本,埃雷拉龙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发现研究了其他样本后,人们对埃雷拉龙的进化才有了较多的了解。

从解刨学看早期恐龙

其他恐龙的横剖面结构,似乎就是由这三种早期食肉动物的横剖面结构,历经1.6亿年进化发展而来。它们后肢长,能灵活移动;重心靠近臀部,这样在跑的时候能保持身体平衡;手臂灵活,便于抓住猎物;身体较短,脖子灵活呈S形,长长的尾巴能增强身体平衡。

恐龙中最聪明的恐龙是什么(恐龙是世界上比较早出现的动物)(3)

埃雷拉龙

从髋部结构来看,南十字龙、始盗龙与埃雷拉龙都属于恐龙的两大主要类型中的蜥臀目。这三种恐龙类共同组成了基蜥臀目—在更高级、联系更为紧密的肉食性恐龙类辐射扩散之前的原始蜥臀目。

食草恐龙的祖先—原蜥脚类

蜥臀目恐龙并不局限于食肉动物,第一条有关草食性蜥臀目的证据蜥也可追溯于晚三叠世早期。这些食草动物就是"原蜥脚类",在化石,记录中出现的时间仅比南十字龙、始盗龙、埃雷拉龙晚了不久,是长颈、植食性恐龙中的一个类群。其中最早的一种恐龙为农神龙对这种恐龙的了解源于3具不完整的骨骼,长约1.75,是恐龙类群中中等大小的一种动物。

恐龙中最聪明的恐龙是什么(恐龙是世界上比较早出现的动物)(4)

到三叠纪末,"原蜥脚类"数量多了起来。它们体型庞大,有的体长能超过10米,这是它们成为恐龙类食草动物的继承者的一个明显标志。人们发现了许多"原蜥脚类"的遗骨,而且在世界各个角落一包括德国、阿根廷、南非、菜索托、津巴布韦、中国、英国南极洲等都曾发现过它们的遗骸,但奇怪的是,美国西南部却未曾发现过它们的遗迹。

原蜥脚类属于三叠纪恐龙中最有名的一种,当然数量很大的。晚三叠世的恐龙并不局限于蜥目恐龙。

鸟臀目恐龙的祖先

鸟臀目的一个基础成员草食性的皮萨诺龙是在发现了埃雷拉龙与始盗龙化石的岩层中发现的。对皮萨诺龙的了解只是源于一块不完整的颅骨和骨骼,其特征与后来的鸟臀目恐龙有些联系,但由于缺乏诊断依据,皮萨诺龙的家系仍有一些令人困惑的地方。即便如此,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这种身长可能为1米小恐龙与第一批已知的食肉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这表明,埃雷拉龙这样大型食肉动物可能是以这种食草动物为食的。已知的鸟臀目恐龙中,只有少数几种属于晚三叠世时期。然而,正是这几种为数不多的类群后来最终发展成了许多种类的植食动物,包括甲龙、禽龙、"鸭嘴龙"、角龙。

恐龙中最聪明的恐龙是什么(恐龙是世界上比较早出现的动物)(5)

晚三叠世第一批恐龙的确凿证据向我们展示了各种恐龙生活居住的世界。其他爬行动物与似哺乳爬行动物的数量超过了这些早期恐龙的数量;接近三叠纪末的化石记录中恐龙的数量显著增多。这清楚地表明恐龙的命运开始转变,世界即将被称霸的爬行动物所控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