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寒衣节有哪些禁忌(十月初一在农村代表着什么)

民俗中的农历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的第一天,古时候有“授衣、开炉、祭祀”的习俗,提醒大家冬天要来了。在十月初一这天,需要准备好过冬用的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或者服徭役的亲人们御寒,所以这天也被称为“寒衣节”、“授衣节”。对于农村人来说,十月初一是一个门槛,一个正式进入冬天的门槛。

十月初一寒衣节有哪些禁忌(十月初一在农村代表着什么)(1)

一:十月初一的习俗

在我们这里十月初一的习俗,基本上家家都会打糍粑。将红豆煮熟以后,卷到煮熟以后打烂的糯米里,晾凉以后用油炸着吃。但是我们这里在十月初一这天是不会进行祭祀活动的,就是单纯的禁荤油。而在我们这里的农村,也只有过了十月初一才可以开始杀猪,重要的是我们这里农村杀猪都称为“洗猪”。

十月初一寒衣节有哪些禁忌(十月初一在农村代表着什么)(2)

二:十月初一的天气

在农村有一句农谚是这么说的“十月初一晴,柴炭满街行;十月初一阴,柴炭贵如金”为什么在农村会有这样的谚语呢?这句谚语代表着什么?

其实这是咱们祖先总结出来的经验,从十月初一当天的天气情况,大致判断出整个冬天的气候。十月初一晴,柴炭满街行也就是说如果在十月初一的当在,如果是晴天,就会导致街上的柴炭无人购买;而十月初一阴,柴炭贵如金就是说在十月初一的当天如果是阴天的话,整个冬天的气温就会比较低,导致柴炭价格都出现上涨。

十月初一寒衣节有哪些禁忌(十月初一在农村代表着什么)(3)

三:十月初一的农事活动

过了十月初一,对于我们这里的农村人来说就算是真正进入了冬天。在我们这里,农户会撒上一些小白菜、种上一些豌豆之类的,在这个阶段种植的叶菜,基本上都是为春节食用而准备的。十月初一,大多处于立冬前后,天气变寒,需要及时将成熟的农作物收储起来,以备冬需;所以,民间也有将这天称为冬藏日或窖藏日的说法。

十月初一对于农民来说是一年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日子,每个地方的习俗又有所不同。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传承了许多年的习俗都慢慢的被人们所淡忘,也只有在农村,还尚有一些印记。说说你的家乡在农村十月初一有哪些习俗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