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必须有脚踏吗(装上又拆掉的脚踏)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既有自行车灵活便捷的优点,又有电池驱动省力的好处,还不用像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摩托车那样需要驾照才能上路,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走自行车道,相对安全一些,所以深受用户的喜爱。

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必须有脚踏吗(装上又拆掉的脚踏)(1)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规定必须强制安装脚踏,目的是在没电的时候可以使用脚踏应急,然而基本上,很少有人使用脚踏,很多电动自行车的脚踏成为一种摆设。

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必须有脚踏吗(装上又拆掉的脚踏)(2)

但这种摆设必须有,特别是在上牌照的时候,因为按照新国标的规定,安装脚踏为强制标准,所以没有脚踏不给上牌照,哪怕你前脚上好牌照,后脚就拆掉脚踏,也没人管。

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必须有脚踏吗(装上又拆掉的脚踏)(3)

实际上,电动自行车的脚踏确实很少有人用,因为很多脚踏就是纯粹为了符合标准,而不是真的想让用户使用,特别是那些外形类似于踏板的电动自行车,设计位置导致这样的脚踏基本上就是摆设,所以很多此类电动自行车用户都会在上好牌照以后将脚踏拆掉。

我们知道,自行车需要骑行三角,坐垫位置和脚踏轴心的连接线需要一个前倾角,这样腿部才能用得上劲。

但是很多电动自行车的坐垫位置和脚踏轴心的连线垂直于地面,这种姿势腿部很难用上劲,加上电动自行车普遍比较低,腿部更难用上劲,如果电动自行车没电时需要脚踏驱动,很短的路程就可能精疲力了。

其实,这是一些厂家在钻标准的漏洞,标准只说了需要强制安装脚踏,规定了脚踏的有无问题,但并没具体的可用指标。反正厂家安装了脚踏,并且转动脚踏电动自行车还能前进,这样就符合上牌照的要求,至于能不能用,那是另一回事。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很多用户实际上也不需要脚踏,特别是那些形似踏板的电动自行车,买的时候就是为了替代踏板的,所以没有指望用脚踏。

这样就形成了这一怪现象,部分车型没用的脚踏非得装上,上好牌照以后又要拆掉。这种形式主义用户知道,厂家知道,管理机构知道,标准制定者可能也知道,但就是这样写经标准并执行。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标准不仅浪费了资金,消耗了每个环节大量的无用功,为了达标而达标,忘记了制定标准的初衷,是为了在电动自行车没电的时候用人力应急驱动。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建议完善标准,规定设计时的骑行三角,并有具体的与车重关联的骑行用力参数,这样就可以达到人力应急驱动的目的,或者干脆将脚踏作为推荐标准,以市场调节达到用户需求。

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不合理的标准,那些不使用产品不设计制造产品的人,闭门造车,想当然地制定标准。这些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标准不仅不能够起到正面作用,还会造成整个社会资源的浪费,如果这样的标准多了,我们的生活成本就会与日俱增,生活在形式主义里而耗费大量的精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