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为啥要把岳阳楼写得壮阔呢(从未到过岳阳楼的范仲淹)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正如郁达夫在《乙亥夏日楼外楼坐雨》中所云:“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岳阳楼的著称于世,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范仲淹的那篇惊世著作《岳阳楼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名句,说出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心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道出了古代士大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范仲淹为啥要把岳阳楼写得壮阔呢(从未到过岳阳楼的范仲淹)(1)

(《岳阳楼记》)

能把岳阳楼的山水楼观,上升到如此思想境界,范仲淹真不愧为一代文豪。但细读《岳阳楼记》却不难发现,通篇300余字,除了描写洞庭湖景,就是发表思想感言,而对于本该重点描绘的岳阳楼主体结构形状和远近高低,却只字未提,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是,写出《岳阳楼记》名篇的范仲淹,实际上从未亲眼见过岳阳楼。

据记载,岳阳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初为东吴战略家鲁肃操练水军的阅兵楼,唐朝时由开元名相张说在旧址上修建楼阁,取名岳阳楼,诗仙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诗圣杜甫(《登岳阳楼》)均曾在此留下诗篇,但知名度都不高。直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横空出世,才一文成名,惊艳千古。

范仲淹为啥要把岳阳楼写得壮阔呢(从未到过岳阳楼的范仲淹)(2)

(范仲淹剧照)

《岳阳楼记》创作于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当时,范仲淹因主持“庆历新政”失败被贬官到河南邓州,而他的好友滕子京于此前的庆历四年春被贬湖南岳州,在任期间,做了三件政绩工程,其中一件就是重修岳阳楼。为了提高政绩工程的知名度,滕子京遣人快马加鞭,给当世文豪范仲淹送去一封求援信,请他为刚刚落成的岳阳楼写一篇记,给他的唯一参考资料是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年少时曾随继父朱文翰(安乡县令)在位于洞庭湖一角的湖南安乡生活过一段时间,洞庭湖的“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在他脑海中都有着极深的印象,所以他写起洞庭湖的湖光山色时信手拈来,出口成章,而对于从未亲眼见过的岳阳楼则只能闭口不谈。

范仲淹为啥要把岳阳楼写得壮阔呢(从未到过岳阳楼的范仲淹)(3)

(岳阳楼)

当然,《岳阳楼记》之所以堪称千古名篇,绝非在于景色描写,而是在于思想境界。若要真正理解范仲淹隐藏在景色描写中的深刻寓意,我们就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

范仲淹创作《岳阳楼记》之时,正处在他人生的一个低潮期。自幼立志“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范仲淹,其最高理想便是救世与救民,正是出于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决意以改革的方式革除弊政,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于是,在宋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并提出了著名的“范十条”(《答手诏条陈十事》):“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范仲淹为啥要把岳阳楼写得壮阔呢(从未到过岳阳楼的范仲淹)(4)

(范仲淹画像)

当时的北宋,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下,范仲淹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三冗”问题,即冗员、冗兵和冗费。自古以来凡是改革,“裁员”和“减钱”都是最得罪人的,“庆历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了守旧势力的顽固阻挠,以至于刚刚推行一年零四个月就宣告失败。与此同时,作为新政主角的范仲淹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旋即被贬出京,落职邠州,不久后迁邓州。这一年是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范仲淹57岁,这已经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四次被贬。

电视剧《清平乐》对范仲淹的屡次被贬有着非常形象地刻画,每一次入京,他都云淡风轻,每一次出京,他都谈笑自若,对于心怀天下的人来说,无论身处何方、身居何职都是在为国尽忠,所以无所谓成败、无关乎悲喜。真实历史中的范仲淹亦然,到了垂暮之年的他,屡遭磨难,壮志未酬,但心胸依然豁达,放不下的唯有他的君和他的民。

范仲淹为啥要把岳阳楼写得壮阔呢(从未到过岳阳楼的范仲淹)(5)

(《清平乐》范仲淹剧照)

如此背景下,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所写的《岳阳楼记》,实则是对自己内心感受的一种寄托和宣泄,所以无需见过岳阳楼实物,也能成就千古名篇。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并非他眼见之景,而是暗指推行“庆历新政”中遇到的阻力和挫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也并非他目睹之状,而是象征心中抱负得以施展后的春风得意。范仲淹不会因为失败而“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也不会因为成功便“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范仲淹心境的真实写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情怀的完美体现。这就是文豪,这就是名篇,所写之景皆是心中之景,每字每句都是时代最强音。

参考资料:《岳阳楼记》、《宋史》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