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为什么不让溥仪把皇位禅让(袁世凯当大总统后)

袁世凯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北洋新军的创始人,1912年3月10日,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1913年10月10日,就任正式大总统,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袁世凯在清朝为官时,算是权倾朝野,唯我独尊。甚至在清宫内,逼清皇帝溥仪退位。他以“非流血”方式推翻了清朝,但并未对前朝皇族大开杀戒,甚至连动用法律制裁的手段都没有。溥仪曾作回忆录,称当上大总统的袁世凯,仍然称他为“皇上”,这是为什么呢?

袁世凯为什么不让溥仪把皇位禅让(袁世凯当大总统后)(1)

我国历史上,“屠杀前朝”的例子并不鲜见,特别是晋朝到南北朝时期,屠杀前朝皇族,成为了一种“潜规则”。但袁世凯没有。

分析袁世凯未下手清皇族,首先从他的个人思想分析。袁虽然有立宪的积极思想,但在他的骨子里,还是比较传统的,毕竟曾为人臣。历史上有种共同的认识——“弑君,大逆不道!”另外,他曾答应隆裕太后,会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并已对外宣布。作为最高统帅,他不能言而无信 。

其次,从国家大局来看,清王朝为爱新觉罗氏,源于我国北方。如果杀掉裕隆太后和溥仪,北方极有可能会出现不稳定因素,对稳定我国大局不利。换句话说,避免北方动乱,就是避免国家内耗。况且,就当时形势看,留下一对孤儿寡母,对于气数已尽的清王朝,掀不起风浪。所以,没有赶尽杀绝的必要。

最后,从国际形势上看, 袁世凯是抗日的先驱,是日本人的大敌,中日之间的对抗,孰强孰弱,他心里最很明白。留着清皇室,正好符合日本的攘夷政策,有给日本国会继续推行军国主义的借口。日本在亚州势力的扩张,会引起欧美俄的警惕,一方面不至于日本独对老袁,另一方面也不至于中国孤立抗日。另外,法国和英国的革命,也证明了弑君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只能激发更大的社会矛盾。袁世凯就是用法国做例子,在皇宫里讲给裕隆太后,进而逼清皇帝退位的,所以其中的成与败他最清楚。

袁世凯为什么不让溥仪把皇位禅让(袁世凯当大总统后)(2)

其实,无论怎么说,袁世凯没有对前朝皇族痛下狠手,也算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最后,用网友贴出来的一首诗,来阐释前朝皇族的心态:如果我想死/我就不会说乐不思蜀/我不想死/虽然不想死的未必就不会死/但想死的却死定了/在司马昭那里/所以/我笑了/眼里的泪被强挤回去/变成血/再从牙齿逢里流出来/我对司马昭说/这是酒。

溥仪的哭,与刘禅的笑,其中滋味,哪是我们一介草根所能体味的?

袁世凯为什么不让溥仪把皇位禅让(袁世凯当大总统后)(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