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危险的三个树木(全球最老的树木或将死亡)


美国有一棵活了4853年的老树,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长,这是一棵狐尾松,名字叫“玛士撒拉”。


之所以取名为玛士撒拉,是因为在西方被玛士撒拉指代长寿。“玛士撒拉”的名字源自《圣经》,圣经中记录他的寿命是969岁,是世上最老的人。


可是,这么一株活了这么久的树木,因为天气的原因,也难逃死亡。这株大树历经数千年,屹立于西方群山之中,历经无数磨难。


世界上最危险的三个树木(全球最老的树木或将死亡)(1)

为何如今,它却遭遇了无法弥补的危险?难道,就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这颗生命之树,活下去吗?


下面,我们将进行具体的剖析。“玛士撒拉”狐尾松的寿命为何如此之久?又为何因为天气而死亡?


狐尾松是美国北方的一种动物,它的名称是由于它的整个形状类似于狐尾。


狐尾松延续几年的秘诀

第一、成长缓慢(拥有自动休眠功能)。


从外观上来看,狐尾松看上去就像只有一个树枝,树叶并不茂密,这是因为狐尾松的生长和新陈代谢很缓慢,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狐尾松的叶片才能长到2.5公分,时不时才会冒出一两根嫩芽。


这些枝干坚硬而坚硬,是一种强有力的交通枢纽,可以将泥土中的营养输送到更高的地方,哪怕是狐尾松死亡,它们也能屹立数百年。


世界上最危险的三个树木(全球最老的树木或将死亡)(2)


如果周围环境改变的话,就会狐尾松的休眠功能。它拥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旦遭遇连续几年的旱灾,而周边的土壤无法支持狐尾松的成长,就会进入“睡眠状态”。


一旦进入到沉睡的阶段,它就会停止所有的代谢,然后等待着时间的推移,等到周围的条件越来越好,足够让它成长的时候,它就会自己复活,让自己的身体再生。

第二、生长环境特殊(毫无竞争压力)


狐尾松的生长的环境处于高寒地区,非常干燥而且温度极低,地处高处,空气就越是贫瘠,氧气浓度也越低。
不用担心受到山火的侵袭,即便是周围的树林着火,由于温度太低又加上氧气稀薄,也不可能造成大范围的扩散。


世界上最危险的三个树木(全球最老的树木或将死亡)(3)


所以狐尾松得以于特殊环境而得以安然的生存,又因为高寒地区,大部分的树木都很难在这里生存,也就没有了其他竞争者来抢夺自己的养分。

第三、自身防御力极强(可以杀死侵入者)


一般昆虫会吸食植物树干中的纤维,寄生在树皮中,许多抵抗力较差的植物,在昆虫侵入后会很快死亡,所以说昆虫是植物的克星。
而狐狸松与众不同的是,它的树干中含有丰富的树胶,这些粘液是昆虫和昆虫最大的障碍,即便是昆虫和昆虫,也很难在上面生存下来。


世界上最危险的三个树木(全球最老的树木或将死亡)(4)


主要是因为这三点让狐尾松能活得更久。既然拥有这些特点为什么还会因为环境而死亡呢?

狐尾松死亡最主要原因,全球变暖
近年来,全球气温升高,造成了旱灾,在干旱的时候,树木会竭尽所能的将水输送给木材,当土壤达到一定的干燥度后,就会产生一个水泡,导致水的传输能力下降,甚至会对树木造成致命的损伤。

仅仅旱灾还不够,还有大量的虫害,尤其是当极端高温出现的时候,会让甲虫大量发展扩张,每棵树木上的甲虫数量开始成倍增长。

世界上最危险的三个树木(全球最老的树木或将死亡)(5)


美国昆虫学家对一片狐尾松林进行研究时发现,许多看上去没什么问题的树干,一旦剥去树皮,就会露出许多细小的孔洞,这些孔洞都是由虫子啃噬而成。

也就是说,现在的狐狸尾巴松树,对昆虫和昆虫的抗性,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防御能力,也可能不是没有之前的能力,而是超出了狐尾松承载能力。

不仅是狐尾松,地球上大约有1/4的树木正处于生存边缘,他们的抗寒力正在不断下降,一次小小的旱灾就足以使他们遭受灭顶之灾。


世界上最危险的三个树木(全球最老的树木或将死亡)(6)



美国生态学者康斯坦斯·米勒在2018年到达了“死亡山谷”国家公园,他看到几百株的狐狸尾巴松树都在枯萎,而山顶上60%-70%的狐狸尾巴也遭到了破坏。

当最长寿的植物在人类面前倒下的时候,人类才意识到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也开始对狐尾松的保护,但也只是亡羊补牢。

呼吁保护,只是亡羊补牢

美国的一些民间团体也为对付狐尾巴松林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美国的林业团体,曾号召人民参与到保护森林中来,呼吁人人都要做一名代表,并呼吁地方政府支持对森林的回应。


此举不仅激起了人们对狐尾巴松的爱护之心,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有关法规的健全。


世界上最危险的三个树木(全球最老的树木或将死亡)(7)

然而要想让狐尾松活得更久,不仅仅是呼吁,应该从根本上解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全球变暖。

各国都要齐心协力,制定环保政策,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减排,促进非再生资源的利用。


总而言之,环保之路漫漫其修,人与大自然本就是一个整体,只要肯下功夫,就能让濒临灭绝的生物有更多的生存空间,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