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为什么从不为孙悟空辩解(沙僧天赋不及孙悟空)

文:刘军(作者原创授权)

在《西游记》天竺国玉兔精招赘唐僧为驸马这一集里,天竺国国王在御花园宴请唐僧师徒。因为女儿抛绣球砸中了唐僧,国王收了一个和尚做驸马,当然也要对这个未来女婿做一番背景调查。当国王询问唐僧三个徒弟的身份时,他们都分别自述了自己的前身今世,让天竺国王惊诧不已。

其中,沙僧在介绍自己的身世时是这样说的:“老沙原系凡夫,因怕轮回访道。云游海角,浪荡天涯。常得衣钵随身,每炼心神在舍。因此虔诚,得逢仙侣。养就孩儿,配缘姹女。工满三千,合和四相。超天界,拜玄穹,官授卷帘大将,侍御凤辇龙车,封号将军。也为蟠桃会上,失手打破玻璃盏,贬在流沙河,改头换面,造孽伤生。幸喜菩萨远游东土,劝我皈依,等候唐朝佛子,往西天求经果正。从立自新,复修大觉,指河为姓。法讳悟净,称名沙僧。”

沙僧为什么从不为孙悟空辩解(沙僧天赋不及孙悟空)(1)

我们常常将双修理解为男女双修,也就是俗称的房中术,通过男女阴阳调和,达到修丹的效果。有一些有趣的读者,就是因为看到沙僧修炼内丹时,有“得逢仙侣。养就孩儿,配缘姹女”这样的字段,则简单的理解为,老沙同志和神仙成了情侣,还生了小孩,过了一阵幸福的婚姻生活。这便要贻笑大方了。其实是对内丹双修一种误解,真正的内丹双修则是“性”(即心理、元神)和“命”(即生理、身体)的双修。

修炼内丹的法门还分四等,下乘“以身心为鼎炉,精、气为药物,心肾为水火,五脏为五行,肝肺为龙虎,精为真种子,以年月日时为火候”。中乘“以乾坤为鼎器,坎离为水火,乌兔为药物,精、神、魂、魄、意为五行,身心为龙虎,气为真种子,一年寒暑为火候;上乘“以天地为鼎炉,日月为水火,阴阳为化机,铅汞银砂土为五行,性情为龙虎,念为真种子,以心炼念为火候;最上一乘“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净为丹基,无为为丹田,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窒欲惩忿为水火交。下乘是养生之道,中乘是长生之道,上乘是证仙果之道,最上乘才是天仙之道。很显然,沙僧的修仙之路是四个步骤逐一升级的历程,通过虚拟鼎炉,将自己的精气神魂魄不断的熔炼升级,所谓九转归元,最终成仙。

沙僧为什么从不为孙悟空辩解(沙僧天赋不及孙悟空)(2)

我们都知道,人活着的象征最重要在于精气神的能量释放,神话时代要想长生不老,就得让精气神凝练不散,结成所谓的“圣胎”,这样只要精气神永在,就永垂不朽了。那么修炼到精气神完全凝结不散不灭,就要经历采药、结丹、烹炼、固济、武火、文火、沐浴、丹砂、过关、温养、防厄、工夫、交媾、大还、圣胎、九转、换鼎等十九诀修炼历程。这里修内丹的术语中的交媾是自身精神和血气的交合,最后凝结为超脱于肉体的“圣胎”,最后圣胎通过九转养成“婴儿”境界,就等于重生于肉体之上,成功晋级成仙体。在《西游记》里,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绰号叫圣婴大王,三百多岁还跟个小孩子一样,很有可能就是练就内丹的高手,还在婴儿时期就停止生长,驻颜有术,使其精气神一直不散保持在婴儿时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