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电视剧45集(汉文帝刘恒的一生)

刘恒,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薄姬是吴人,秦末,魏豹自立为王,纳薄姬为妾。楚汉战争开始时,魏豹被韩信和曹参打败,成了俘虏。她被发配到织布房织布。当刘邦看到薄姬有些姿色时,就把她列入了后宫。她在第五年(前202年)生下刘恒。汉高祖十一年(196年),刘邦率兵平定了陈豨的叛乱,在晋阳立年仅8岁的刘恒为代王。

汉文帝电视剧45集(汉文帝刘恒的一生)(1)

刘邦的旧臣陈平和周勃在吕后死后,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然后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他们觉得刘弘不是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最后,他们相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赴长安继承皇位。刘恒见到使者,开始并不是很高兴,相反,这使他起了疑心,他的下属臣子们也意见不同,有的认为是一个阴谋,有的则分析说不会有假。为了以防万一,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步步小心,深怕再次被困而死。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去打听长安城内的虚实,二是在距长安城五里的时候,派部下宋昌去探察先进城。最后,小心翼翼的终于在群臣的扶持下安全继位,住进了未央宫。

因为不容易得到皇位,文帝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守卫皇宫和京城,从根本上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然后,使他成为皇帝的功臣们都有奖励和封爵,被吕后谴责的刘姓王的爵位和封地也被恢复。与此同时,跟随父亲刘邦开国的功臣也受到了嘉奖和奖励。这些措施巩固了文帝的皇位。

汉文帝电视剧45集(汉文帝刘恒的一生)(2)

除了通过拉拢来巩固权力,打击重臣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这一方面主要是对大功臣周勃的处理。由于周勃对建立文帝的贡献,每次上朝,他总是一脸傲慢,似乎不把文帝当回事。文帝对他比较客气,经常目送他离开。一些大臣劝文帝不要对周勃这么客气,这有损君主的身份。此后,文帝的神色变得越来越严肃,而周勃则越来越敬畏。周勃的下属及时提醒他:小心,功高盖主,引火烧身。周勃清醒了,突然醒了过来。于是他辞去了右丞相。文帝很快就答应了。

因为陈平的死,文帝任命他为宰相,但仅仅十个月后,文帝借口诸侯赐封为诸侯,免去了他的职务。当时很多诸侯都住在长安,给京城的粮食供应增加了不少负担。于是,文帝下令诸侯住在自己的封国,即使朝廷准许留在京师,也要把儿子送到封国。然而,许多人找到各种借口留在首都,这使文帝非常生气,于是他要求宰相周波带头以身作则,解除了他的文帝又任命他做丞相,但仅十个月后,文帝又以列侯归封国为借口免除了他的相职。

某一天,有人报告说周勃经常穿着盔甲在家,有谋反之心,文帝立即逮捕了他。周勃很快通过他的舅舅薄昭向文帝说明了真相:被免去丞相后,他害怕被抓,所以他的家人有所防范,但没有叛逆之心。经过重新调查,文帝没有发现周勃谋反的事实,所以他释放了他。比起封建时代的很多皇帝,文帝真的很宽容。

汉文帝电视剧45集(汉文帝刘恒的一生)(3)

文帝晓得自己在汉室没有强大的政治基础。一些皇族认为他是摘桃派,只靠一帮元老大臣的支持才登上皇位。他面对的是日益壮大、日益霸道的诸侯王势力,所以他的首要任务是采取恩威并用的两手策略来巩固皇权。

汉文帝除了保留旧诸侯,还建立了若干新诸侯。同年十二月,前赵王刘友之子刘遂被立为赵王;徙封原琅邪王刘泽为燕王。后来刘遂的弟弟刘强被封为河间王;朱虚侯刘璋是城阳王;牟侯刘兴居是济北王;立皇子刘武任代王,后迁徙为淮阳王,后迁徙为梁王;封刘参为太原王;刘揖为梁王。

刘恒即位三个月后,文帝根据大臣们的建议,立长子刘启为太子。这样,从汉高祖开始,预设太子就成了汉家的习俗。三月,窦氏被立为皇后。

汉文帝电视剧45集(汉文帝刘恒的一生)(4)

因为汉朝大力推行无为政治,对封建领主势力的恶性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诸侯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必然导致刘宗室内部皇权与皇权划分的尖锐矛盾,这种矛盾自文帝即位后愈演愈烈。文帝三年(前177年),济北王刘兴举造反,开创了王国武装反抗汉廷的先河。文帝派兵镇压,叛军瞬间崩溃。刘兴举被俘后自杀。

仅仅三年后,淮南王刘长再次举起了反叛的旗帜。但还没行动,就被发现了。文帝派人召刘长入京,然后罢去封他的爵位,把他送到蜀郡。途中,刘长绝食而死。

贾谊建议的两次叛乱虽被平息,但汉初诸侯王势力的恶性发展,实际上成为反对中央朝廷的割据势力。贾谊的解决办法是“多建诸侯国而无其力”,即分割诸侯国的势力,以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汉文帝电视剧45集(汉文帝刘恒的一生)(5)

直到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齐国的刘则去世,没有留下子嗣,文帝把最大的齐国分成了六国。立刘长三子刘安、刘勃、刘赐为王,将淮南一分为三。贾谊提出的建立若干诸侯的建议,至今只得到实施,但皇权与王权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分权与集权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文帝对同姓诸侯基本采取姑息政策,导致了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

刘恒亲力亲为,勤俭治国,最终创立了“文景之治”。元末七年(前157年)六月初一,汉文帝在未央宫去世,享年47岁。群臣上庙号为“太宗”,谥号“孝文皇帝”,同年六月七日,诸侯葬于巴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