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校园赏析(作别巢湖学院附中有感)

作者:朱智园

合肥学院校园赏析(作别巢湖学院附中有感)(1)

2022.7.杨鸿、吴道平故地重游(此图片:施开诚老师 提供)

合肥学院校园赏析(作别巢湖学院附中有感)(2)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二十多年前,下课时,广播里经常播放罗大佑的《童年》,我还无法理解“该念得书没有念”。二十多年后,我的母校巢湖学院附中业已退出教育历史舞台,正式并入巢湖市第三中学。我作为当年学校的差生的典型代表,听闻后,内心五味杂陈,最大的感觉竟然是怀念。

我总忘不了当年喜欢开辟新的道路去学校,今天翻越干疗后山的围墙,明天走到空疗围墙边的土路,后天又沿着巢湖学院抑或工疗围墙边的小径;我也清晰记得学校、干疗和空疗交界处的汤山脚下,有块光滑的大石头,一有闲时,我喜欢躺在那块石头上,仰望天空,梦想着快点长大;我也有遗憾,似乎就是对六年学习经历的记忆模糊不清。

二十六年前,我带着懵懂进入了附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我认识了一些新的同学和朋友,认识了我一生难忘的恩师,他们的名字似乎是通过镜头将往日拉近。那时,老师和我们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要我们好好学习,说学习好了,以后的生活就会好。可是,我依然稚气,依然不懂老师的语重心长。什么书本、什么试卷只是朦胧,刻苦更是虚幻了。

后来进入社会摸爬打滚,翻来覆去的尽是些人情世故,有时也会获得一些赞许;再后来及至繁华,专在觥筹交错、游山玩水上下功夫,都为沉迷朝歌暮玄的喧嚣;有一段时间,看了几本寥寥可数的书本,自以为懂得了人间烦恼,更看透了红尘,便可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经历了无数的生命体验和生活阅历之后,抑或得失,抑或苦乐,才知道“孤单的童年”乃是最精彩的人生阶段,有人在这里留下无尽遗憾,昙花一现;也有人在这里存放华丽的记忆,回味无穷;我想,聪明的人应该会懂得宠辱得失的取舍,也不会因凄风苦雨而抛却对梦想的追逐。踏实和勤奋,才会在往后的日子里细品少年时代的美韵。

对附中日子的怀念,自然也有了大众的感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然已惘然”。我不止一次念想着回到附中,也幻想着能对着“天空发呆”,然而纷扰总会很快将我拉回现实,毕竟生活让我失去了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功能。林语堂先生曾说:“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主观思维,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林语堂先生这里悟一些智慧出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自己是否真正的正确,然,可能并非如此。如果我们不能珍惜这宝贵的光阴,或许,就会永远认为自己的认为是正确的,这是一种误区,极大的错误。

相形之下,人生的诱惑实在太多,从读书开始,就会存在物质的欲望和攀比,娱乐的追求,后来,又会受到腰缠万贯、功名利禄的羁绊。相反,很多人将尊严、人格弃之鄙夷,那么,蝇营狗苟的庸俗已经得逞。

美哉,附中!她承载着我对六年学习的美好回忆;爱哉,附中!她寄托着我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感情;思哉,附中!我却有了愈来愈浓的母校情怀,也越来越为她荣耀!

终于,她已消逝,对于过去那半黄半绿的操场和泛黄的教学楼,我将深深留恋;今年,她整体并入至三中,将以新的面孔穿行在今后的历史,那是再次启航。所幸,我还能在冗杂中撷取只鳞片羽的记忆;附中,作别了!

合肥学院校园赏析(作别巢湖学院附中有感)(3)

新的校区全景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