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总体规划(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的核心问题思考)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是让科技赋能助传统农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自2000年以来,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等部门,启动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平台不断完善,截至2021年,已批准建设了全国现已建成4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9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127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模式典型、科技示范效果显著的园区发展格局。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总体规划(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的核心问题思考)(1)

图片来自网络

可以说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建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科技含量,让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那么,创建一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应该理清哪些问题、统筹哪些指标等核心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观点。

首先,要理清概念,划定边界。理清概念,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园”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在传统意义上来讲,很多园区只是从某一个狭小的物理空间比较清晰,没要树立县域农业科技园的概念。以前讲县域经济,现在讲县域产业生态,科技创新的产业环境、产业体系,说白了他是全域的农业科技创新,从科研园区到服务的商贸物流园区,到工业园区,到农田。所以我认为需要挖掘全域性的特色在哪儿,系统在哪儿,从科研元素到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到孵化加速,到产业落地,到大田实验,它是一个全环节的科技园的概念,要和农业大产业环节相关的全环节纳入进来。这样在物理边界和内涵边界上比较清晰。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总体规划(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的核心问题思考)(2)

图片来自网络

其次,统筹上位,构建体系。统筹上位是要体现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怎么做,农业科技创新怎么做,然后再去说县域的科技园应该怎么做,这样才有方向。在此基础上,把园区建设中的所有要素聚集起来,形成一个能够突出全域的立体化层次,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路径、才能突出结构,明确方向和目标。然后把每个要素掰开揉碎了去分析,园区建设未来到底用什么来评价本区域的农业科技创新,当然不是简单的就科技说科技,最终都得落到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上,产业振兴看什么,关键在于一二三产是否能够一起带动,怎么占领高地,这些东西如果不清楚,何谈做农业科技创新的高地。

所以说,园区建设总结的时候用什么样的结构,不能总是抄别人的,如果对标国内其它一些地区,显然是不能体现自身本质的,因为每个地方都各有各的特色,不能亦步亦趋的追着别人走,不是这样的逻辑。创建科技园的目的是什么?是要用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径支撑“三农”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这个方向是不能动摇的,否则建科技园就失去了意义。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总体规划(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的核心问题思考)(3)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思考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一定要明确各类指标是否达标,从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的产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科技创新成效以及体制机制的创新等各类核心要素去分析,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当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级指标的综合数值进行分析,建立园区的评价方法,用于指导和促进园区建设各项任务的开展。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总体规划(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的核心问题思考)(4)

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要准确判断各类要素的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最好在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做科技园发展指数,动态监测和评估科技园发展变化。目的是能够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有历史数据,发展思路和路径清晰,指数如何变化,怎么变化,为什么变化,原因和关键措施是什么,就会一目了然。而且可以体现园区发展的自我诊断,找出发展短板补齐。还可以用于考评各部门的工作进展。实现宣传效应,通过定期发布指数报告,提升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聚集发展资源。【对于农业各类园区规划和科技园验收总结报告怎么写,欢迎大家随时交流】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总体规划(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的核心问题思考)(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