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的典故简短(饮鸩止渴的典故寓意)

望梅止渴的典故简短(饮鸩止渴的典故寓意)(1)

饮鸩止渴,意思是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东汉时期,担任过廷尉的霍谞,从小勤奋好学,少年时代就读了大量儒家经书,在当地出了名。霍谞有个舅舅名叫宋光,在郡里当官。由于他秉公执法,得罪了一些权贵,被他们诬告篡改诏书,从而押到京都洛阳,关进监狱。宋光入狱后,霍谞的心情一直不平静。当时霍谞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各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他从小常和宋光在一起,对舅舅的为人非常清楚,知道舅舅不可能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他日思夜想怎样为舅父伸冤,最后决定给大将军梁商写一封信,为舅舅辩白。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宋光作为州郡的长官,一向奉公守法,以便得到朝廷的任用。怎么会冒触犯死罪的险去篡改诏书呢?这正好比为了充饥而去吃附子,为了解渴而去喝毒呢?如果这样的话,还没有进入肠胃,到了咽喉处就已经断气了。他怎么可能这样做呢?”梁商读了这封信,觉得很有道理,对霍谞的才学和胆识也很赏识,便上书为宋光脱罪,不久,宋光被免罪释放,霍谞的名声也很快传遍了洛阳。

后来「饮鸩止渴」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

我们现在毫无计划地滥采自然资源,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我们不能仅求解救目前之困境,而不顾将来之祸患;只看眼前之利益,而不顾严重之后果,凡事都可以从长计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