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吐哺的意义(周公吐哺是礼贤下士)

周公吐哺,是礼贤下士,还是“脱裤子放屁”?

乔志峰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中这两句话十分有名,也让很多人知道了“周公吐哺”的典故。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周公吐哺”,出自《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原文不长,兹录于下:

周公吐哺的意义(周公吐哺是礼贤下士)(1)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为了便于理解,再来用白话文翻译一下大概意思:

武王死了,武王的儿子成王还是个襁褓婴儿,没法管理政事。周公担心天下人因此反叛,就挺身而出代替成王处理政务。他不是像后世的慈禧太后那样垂帘听政,而是直接掌握大权,难免引起别人的猜忌和质疑。管叔和他的弟弟们就到处散播流言:“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则对太公望、召公奭表白说:我真的是大公无私,没有一点私心啊。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担心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们交代哇。三位先王为社稷黎民付出了很多辛劳和心血,现在大业刚成,武王就早早去世了,成王还那么小,我不站出来,谁还能站出来呢?这是历史的选择、现实的选择啊,我只是为了周朝的稳定大业,才不得不这样做的啊。于是乎,周公力排众议、不顾质疑继续留下来辅佐成王,让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吧。但是,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为拥有一国而骄慢于人。

由此可见,“周公吐哺”的完整说法应该是“握发吐哺”——周公在洗头发的时候,听说有贤士来拜访自己,来不及洗完,赶紧握着头发跑出来接待,洗一次头要“捉发”而出好几次。在吃饭的时候,听说有贤士来了,赶紧将嘴里的饭吐掉,不能让人家久等……于是乎,周公就成了礼贤下士的先进典型,为后世所传颂。

可是,很多事都不敢认真,即便是那些写入正史、公认的东东,也不敢较真,“周公吐哺”便是如此。食物已经放进嘴里咀嚼了,为什么不咽下去,非要吐出来呢?似乎咽下去的动作比吐出去的动作,并不会多耗费多少时间吧?说难听点,是不是有几分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意味?并且,这也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浪费吧?那个年代,远未达到“物质极大丰富”的程度,吃不饱饭的人不在少数,周公虽然贵为王公不愁吃喝,也不该随随便便吐掉到嘴的食物吧?

至于洗头,那么多人会在你洗头的时候来拜访,说明当时即便不是“上班时间”,至少不会是深夜。那么,为何不在睡觉前洗头,非要在工作忙碌的时候洗?这不自找麻烦、自己给自己添乱嘛。除非,“三吐哺”、“三捉发”原本就是故意策划好的政治秀,就是要表演给贤士和天下人看的。

周公吐哺的意义(周公吐哺是礼贤下士)(2)

事实上,所谓“握发吐哺”的事迹,出自周公自己之口,属于自我表扬、自我美化。另外,他还是对自己的儿子讲的这番话,并且不是在私密场合父子单独相对时讲的,而是在公共场合当着其他人的面讲的,否则,就不会有别人知道这些话并当作“重要指示”记下来。善欲人知、不是真善,凡是自我公开宣扬的东西,往往都值得打个问号,难逃表演、炒作之嫌。后世的帝王们尽管对“周公吐哺”都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似乎却并无几人真的亲身去实践、把嘴里的饭吐来吐去,太假了,搞不好还会被当成老年痴呆。

关于这位周公,还有一些其他事迹备受赞誉。比如,周公在鸠占鹊巢、直接以“王”的名义行使原本属于侄子成王的权力的同时,还无微不至地关怀这个侄子。有一次,成王病了,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扔进河里,对河神祈祷说:现在成王还是个小孩子,如果有什么错,都算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替他死吧!据说,成王的病不久后真的好了,也不知是免疫能力强自愈的,还是医生给治好的,但很显然周公以及他后世的脑残粉们,都想当然地将功劳和荣耀归于周公了。且不说这是否涉及迷信,单从具体的操作上,就显得不那么有诚意——向神仙祈祷,起码要割块肉、出点血吧,剪几个指甲算什么,你确定不是乱丢垃圾污染环境、故意恶心甚至激怒神仙?谁要是不服气,认为我是胡说八道,那么你在求领导办事的时候,先朝着他的脸扔一把烂指甲试试,看他人家弄不弄死你。万一神仙因此大怒:你老小子朝老子扔指甲是啥意思嘛,侮辱我乎?看我不捏死你侄子!果如是,周公是后悔莫及,还是心中暗爽得偿所愿?

事情还没完,更有意思的在后头。后来,成王长大了,接掌了权力,有人在他面前说周公的坏话,周公知道后很害怕,赶紧逃到楚国去避风头了。看来,这对历史上的“模范叔侄”其实是被美化、粉饰出来的,他们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密无间,而是充满了猜忌和提防,周公或许还在成王面前安插了“眼线”监视其一举一动,否则不可能第一时间就得知有人说自己的坏话。由此也可以折射出,史书中记载的周公对侄子如何忠心耿耿、充满亲人的关爱,也并不那么靠谱,起码只是表面现象。

周公跑了之后不久,据说成王去翻阅库府中留存的文书,发现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被周公忠君爱国的赤胆忠心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即派人将周公给迎接回来。这真是日了狗了,自己声称愿意替侄子去死,却并没有真的去死,而是扔了几片烂指甲做做样子,有必要煞有介事记录下来,并且还作为正式文书郑重其事保存在府库中吗?假如我做好事不留名,却还要发条微博、发个朋友圈记录一下,等着别人去发现、去赞扬,你一定会骂我是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周公将自己对成王赤胆忠心的证据精心制作,放在他常去的地方等着他自己去发现,是不是造作的痕迹太重?当然,成王或许并非真的看不出事情的蹊跷之处,而是为了统治需要离不开周公,毕竟周公苦心经营了那么多年,他只是以此为由头将其忽悠回来互相利用罢了。彼此心里都门清,心照不宣罢了。

从历史书上看,周公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是“元圣”,是后世为政者的典范。统治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儒教,视周公的人格典范为最高典范,他们的最高政治理想就是重现周公的仁政,孔子本人终生倡导的也是周公的礼乐制度。可是,周公的一切,都经得住推敲吗?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儒教中充斥着多少自欺欺人的虚伪和欺骗。

关于历史,有两句名言:1,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2,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历史书中存在太多经不住推敲的东西,假恶丑也俯拾皆是。特别是所谓正史,都是经过官方审查“钦定”之后才得以印刷流传的,里边必然夹带私货,被塞入了太多无聊甚至无耻的东西。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就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连脍炙人口的“握发吐哺”都错漏百出,其他东西可想而知。道理谁都懂,但很多人在面对历史的时候,还是会轻信,还是会先入为主、人云亦云。如果有其他人提出不同看法、揭开脓疮,某些人还会像被踩了尾巴一样跳起来,恼羞成怒如丧考妣痛心疾首,甚至咬牙切齿、奋起卫道,欲将有不同意见者置于死地而后快。让人们都学会用脑子想问题,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是破除千年思想禁锢、开启民智的第一要务。

周公吐哺的意义(周公吐哺是礼贤下士)(3)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