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问题情境创设思路(徐长青讲课堂教学)

小学学科中,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常规的例行教学容易枯燥无味。要想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味,让激发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我们可以采取设置教学悬念的启发性策略,即采用挑战性强、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来启发、激发学生大胆的猜测,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挑战性和冒险精神,为学生大胆的实践提供可能性,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与愿望。

有效课堂问题情境创设思路(徐长青讲课堂教学)(1)

众所周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关键是你的学生进没进到你的门里,走没走进数学知识的殿堂。上课伊始,我们常常看到有很多孩子还没有从课下的环境中进入课堂,无精打采或是精神不集中,那么如何把这些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抓到课堂里头来呢?

举一个小例子,“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谈一下1 14等于……” “唰”孩子们都举手了。

但老师没有停下,“……等于15的问题”,大家把手放下了。为什么会在我们课堂上常常出现这种状况呢?

是因为当我们的问题产生以后,教师随即跟进的答案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刚刚举手的孩子无疑就是想表示我知道、我想说;那些瞪大眼睛看你的孩子,就是在表达我想知道、我想知道;除此之外,而还有一批孩子没有关注。

我们再看第二个情境,“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知识,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探讨一下1 14等于几的问题。”孩子们又“唰”地举起了手,而且都很雀跃着,这就是启发式。

有效课堂问题情境创设思路(徐长青讲课堂教学)(2)

但是这时候还有一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如何让那批还在走神的孩子进入课堂呢?这才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教学的高效也就从这里开始。当孩子不关心和关注课堂的时候,实际上对他们我们的教学效率就变成了零。

再看第三个情境,“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学问题,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1 14等于13的问题。”当说完“1 14”以后,孩子们“哗”一下都举起了手,老师脱口而出13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却放下手,纷纷议论老师说的不对,当他们把不对的信息传给不知道的孩子,这时候走神的孩子被突然的这种热闹惊醒了,怎么回事?纷纷加入讨论 “1 14=15,老师得13。错了,错了!”

当全班一起举起手向老师高呼“错了,错了”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成功了,因为用这种方式唤醒了每一个孩子,把思维重新回到课堂上,把目光重新回到课堂上,把关注的焦点重新放到课堂上。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认为这种故设悬念的方法,它关键是唤醒儿童,把儿童领进课堂,用一种最自然的朴实的方式。所以我们说正确的教学未必从正确的答案开始。

特级教师徐长青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倡导简约教学理念,如何简单快速地带领孩子们进入快乐的学习,提高教学的效率,更多实用策略,可以点击链接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