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菌血症)

7天前,李老先生因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加重伴反复发热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未见缓解,后至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就诊。经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菌血症”。类风湿关节炎在治疗中需要抑制免疫,而菌血症则需要抗感染治疗,两者治疗有一定的冲突。

出现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除了要积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还需对症处理合并症。这类情况看似复杂,但只要弄清楚了疾病的病因病机与转归,对疾病就少了恐惧,多了底气。下面我们先一起了解一下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与菌血症的知识点吧!

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菌血症)(1)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与治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出现关节炎症和骨质破坏的风湿免疫疾病,具有遗传性,以对称性、多关节、慢性病变为特征,主要累及小关节,诸如近端指间关节、手腕、足趾等部位;临床多表现为关节对称性疼痛、肿胀、晨僵、活动欠利,后期出现手指尺侧偏斜、“天鹅颈”、“纽扣花”样畸形等。

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菌血症)(2)

▶病因

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血管炎与滑膜炎。西医学上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大众认可度较高的有以下几方面:遗传因素、感染、气候、性别、吸烟、免疫接种等

而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学上称为“尫痹”,从中医的角度理解其病因病机可分为“内”与“外”两方面:正气虚弱为“尫痹”发病的内在因素,而劳逸失当、饮食不节、情志不调等皆为外感因素。当机体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后,病邪留滞经脉筋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发为“尫痹”,且因风性数动,故痛处游移不定。

▶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慢性疾病,虽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系统治疗可达到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

1.中医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及舌脉象,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寒热错杂、痰瘀痹阻等证型,据不同证型确立不同的治法(同病异治),配合中医外治,如:针灸、中药熏洗、穴位贴敷、拔罐等疗法,可增强驱邪外出、强身健体的功效。

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菌血症)(3)

2.西医治疗

前期主要采用5大类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改善病情慢作用药、植物药、生物制剂。

若疾病发展到后期,关节严重畸形,不能自理,可选择手术治疗。

▶温馨提醒: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侵蚀性疾病,一旦确诊本病,需长期规律服用慢作用药或注射生物制剂治疗,药物加减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切不能因暂时的症状缓解就自行停止用药。

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菌血症)(4)

菌血症的概念及诊治方法

菌血症是外界细菌通过体表或感染入口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全身播散的一种疾病。

低水平的菌血症无明显临床症状,当血液细菌达到一定浓度则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呼吸急促、恶心、腹痛、腹泻、乏力、头痛、心慌等不适。

检查:临床上通过2次从不同静脉部位取血(每次间隔1小时)行血培养检查,可确诊。

治疗:查明感染源,如因创伤性内置物引起,应迅速清理内置物,再予抗生素治疗;排除了外物因素,因内脏梗阻、脓肿引起者,需手术切除病灶后予抗生素治疗;如因脏器自身病变,无梗阻及脓肿者,应立即予足量的抗生素治疗。

▶温馨提醒:菌血症起病隐匿,时常被人们忽略,即使出现轻微不适症状也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当出现全身感染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所以,大家应注重身体变化的细节,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菌血症)(5)

对李老先生的治疗

综合两病的病因病机及患者自身情况,风湿科对李老先生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在选择合适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案基础上,另予抗生素静脉滴注以抗菌治疗。治疗分三步进行:

首先减少免疫抑制剂的量,考虑到患者无糖尿病,遂采用了局部激素封闭治疗暂时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根据药敏结果给予了相应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菌血症。

其次中医采用急则治其标,给予了白虎汤合银翘散加减清热益气,生津和胃。

最后,感染控制后,重新制定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长期治疗方案。

经过以上三步治疗,李老先生最后病情好转出院。


本文作者:张丽琴

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菌血症)(6)

医学硕士,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住院医师,2020年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同年就职于云南省中医医院,师从扶阳流派第三代传承人、云南省中医医院名中医吴洋教授;主要从事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科研工作;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普刊1篇。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风湿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