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五十要学会给自己留一手 人过五十遇见这三种人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这辈子,你会遇见谁,都是注定的;你躲过的,冥冥之中又会回到你身上。

归根结底,人生一世,所有遇见的人,无外乎是这三种:爱你的人、害你的人、擦肩而过的人。

“前世不相欠,今生不相见”,所有的遇见,都是一种偿还。

五十岁之后,还清了一切的情债,无债一身轻。

还债,既是渡人,也是渡己。

人过五十要学会给自己留一手 人过五十遇见这三种人(1)

01

爱你的人,陪你到老。

曾经,在《读者》杂志上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每天都抱着一块石头去上学。

刚开始,石头很小,后来石头越来越大。引起了同学和老师的关注。

班主任带他到办公室,问,为什么要抱着石头上学?

他说,母亲病了,一直在住院,父亲要种地,农忙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去医院照顾。因此,他想代替父亲,到医院照顾母亲。可是,母亲的体重有九十多斤,他抱不动。因此,他每天都抱着石头上学,训练自己的臂力,希望能够抱起一百斤的石头,这样的话,父亲才能放心,母亲才能安全。

不知为什么,看过这个故事之后,我的眼泪一直流个不停。

不管儿女有没有出息,是不是和父母相距很远,还是父母和儿女结仇了,这份骨肉之爱,始终是没有办法割舍的。

儿女不能陪伴父母,就能常常打个电话;儿女疏忽了父母,父母就能主动和他们联系,聊一聊无尽的牵挂......这份寄托,会让晚年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也会让一个家庭,充满希望。

爱,可以战胜一切;爱的力量,特别伟大,不是吗?

住在我家楼上的何大爷,妻子在十年前就中风了,言语不清晰,走路不利索,吃饭要喂。因为是楼梯房,何大爷抱着妻子下楼时,非常吃力。

去年,何大爷和一楼的一位小伙子,互相置换了房子。虽然一楼很潮湿,但是何大爷毫无怨言,毕竟可以让妻子有更多的机会,出门走动了。

他和妻子散步,走得特别忙,似乎是蜗牛那么忙,但是他们很开心。

作家张文亮在书里写过一句话:“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诚然,老年夫妻是否幸福,取决于病的一方,另一方只能顺从。

有人爱你,便是渡你,不管是哪一种形式出现,都会让人暖心,老有所靠。

人过五十要学会给自己留一手 人过五十遇见这三种人(2)

02

伤害你的人,让你圆满。

五十岁以后,你还不算老人,但是你一晃就退休了,老年的时光就真正开始了。

按理说,老人应该得到尊重,在任何地方,都会有人关照。

其实不然,老人被嫌弃的时候,真的不少。

比方说,在人山人海的景区,老年人走不动,挡住了年轻人的去路;上下班时间,公交车上,人满为患,好不容易挤上去,却没有人让座;更可气的是,连公交车也挤不上,被人“拒载”。

还比方说,一些不讲社会公德的老人,被人训斥;老人遇到恶毒的骗子,钱包被掏空了。

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

所有伤害你的人,都不要去责怪,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站在事情的对立面去思考,就会发现——一个人拥有了逆向思维,就能够保全自己,还能发现自己的缺点。

如果把人比喻成扇贝,那么伤害就像一粒沙子。但沙子进入了扇贝体内,再经过痛苦的磨合,沙子就变成了珍珠。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一个人无法改变社会,但是可以改变自己。堂堂正正做人,胸怀坦荡,遇到小人,就没有关系了。

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历经了无数的坎坷,终于功德圆满。

人过五十要学会给自己留一手 人过五十遇见这三种人(3)

03

擦肩而过的人,来生续缘。

佛说:“前世的缘分,换来今生的相遇。”

换一种角度来说,今生的缘分,可以换来来世的重逢。

没有人说得清,来生是什么时候,是哪一年。但是,我们愿意相信,人是有来生的。

看过一个佛家故事:王阳明去金山寺朝拜,觉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于是停留了很久。

他看到一间禅房,上面贴了封条,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并且非得走进去一探究竟。

房间里,圆寂的祖师还在端坐,模样和王阳明非常相似。

房里的墙壁上,写了一首诗:“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

这件事,似乎在指引王阳明,放下一切,削发为僧。

当然,对于传说,我们不能较真,刨根问底,只能从中去领悟一些道理——遇见的人,似曾相识。

这辈子,总有一些人,爱过了,恨过了,纠缠过了,牵手走了很远,后来还是错过。既然是这样,那么就期待来生再见吧。

不要在人生的暮年,还和人纠缠不清,只是留下一些悬念,指引自己奔赴美好,让心灵里多一些柔情。

人过五十要学会给自己留一手 人过五十遇见这三种人(4)

04

往后余生,永远不要责怪任何人。

人生一辈子,也就几十年而已,能够活一百岁的人,都很少。

如果你恨别人的时间多了,爱别人的时间就少了;你气呼呼的时间多了,就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了。

“五十知天命”,到了这个岁数,命运的走向,已经是水到渠成了。你非得逆水行舟,固然勇气可嘉,却会让自己伤痕累累。

命里出现的人,好好珍惜,不管陪伴一程,还是一生,都无怨无悔。

要懂得,活着,是自己为自己找寻幸福。

渡人渡己,渡己渡人,不负不欠。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