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1)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2)

施氏夏园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3)

近些年来,游客到访泉州,都要游览下它出色的石头艺术——它的东西双塔、宗教碑刻,以此去认识一座渐次向外界开放的世界遗产之城。

但对于泉州古城自身来说,追溯过往,它最早不是一座石城,也并非一片红砖建筑群,而是一座大小水系潆洄环绕的水城。它是沧海生桑田,从海中来,在水中生长。因为天然地亲水,才使得这座城慢慢地拥有了海洋文明。

这次泉州古城人文旅游丛书专门做了一本《曲水迷城》,正是对那段久远历史的回望。通过溯源“水城”,我们得以把眼光放得更深远,把视角放在更隐秘之处。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4)

闽东南地质大队地环所所长王仕彬曾接受我们采访,并告诉我们,泉州古城在地质上被划分为海积平原。很明确地,那里过去曾是一片海。随后,山脉的隆起,不仅令海潮外移,也带来了江河、湖岛,最终使城邦在江潮之间缓慢形成。

(横屏观看↓↓。根据《泉州古城踏勘》中“地理形势考察”篇制作一张“泉州古城地理推演示意图”,想象一座在山海中成长起来的古城。它大概经历了“海 — 山 — 岛 — 陆 — 城”的形成过程。制图:花现 )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5)

我们从书中选取十个片段,

来为大家打开一座未曾见过的泉州水城:

01 勇敢的水上船工

晋江上游的永春湖洋曾专门供应一种用于大船龙骨和桅杆的木材——大松木。这种松木要生长百年以上,裁枝削皮,可达20多米,重四五吨,单年只能出品四五十棵,并于每年“五月粽水”(端午节前后是晋江的汛期)时运输。

在那之前,20米长的滚圆大松木,需要先从山坡溜沟下山,再沿着铺好的栈道拐弯,最后垫着滚木滑进山溪。它们被大竹、山藤绑缚好,静静等待夏日连绵的雨季,等山溪涨水,上游的东溪、西溪发了大水,最勇敢的船工就要去撬放竹排。惊涛拍岸,人几乎只能站在竹排上,驾驭滔天的江水,把大松木冲到晋江下游的泉州码头。

环城而过的晋江与城内最大水域西湖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6)

这是一位湖洋老人参与编写港务史时提到的一段描述,令人想象着一个小小的人站在竹排上驾驭的画面。人的形象威猛、高大。他们迎接凶险,也意味着直面死亡。

因此,泉州民间流传一段顺口溜:“放排放北硿(很险要的滩名),家里某仔(妻与子)等没翁(丈夫)。”意思是,做这种放排工作,一旦遇上险滩,会让家里的妻子和儿女等不到丈夫和父亲。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只能选择一种精神面对它,那便是敬畏。

(市舶司遗址前的水渠。经考古测量,这条水渠应比现在宽10—20米。当年,外贸船出海前,要先来这里领取公凭,回舶船也必须回到这里登记,抽解纳税。)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7)

02 一条消逝的挑水巷

位于城南的泉郡富美宫是几百年的古渡口,人们沿江而居,是喝着江水长大的。而要喝这江水,就得等那潮汐。

待涨潮时,潮汐推江河往上,从相遇的溜江口走到泉郡富美渡口,约莫2个小时。彼时,各式各样的水桶已在河边等待,江水涌动入城,越来越快,取水者纷纷开始装水,熟练者甚至连水桶也无须放下,上下抖动双肩,两桶水便装满了。

被潮汐堵进内城河的江水,流成了一条长长弯弯的河道,大家争分夺秒地据位挑水,来来回回地将路面打湿,于是就在那里留下了一条挑水巷。巷名被标记在一张清末的地图里,如今已佚。

(海潮倒灌形成的破腹沟。八卦沟水系有石阶,方便人们下到水边。过去为了“置小舟,以便民间转运”,近代人们常借潮水涌来,清洗日用。)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8)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9)

03 一碗喷香的“加志”饭

咸草,长于江潮之中。一边淡水一边咸水的水域环境,咸草长得最好。晒干后,草丝会变得柔软、坚韧,常用以绑缚菜市上的猪肉、端午节时的粽子。又因咸草芬芳,人们研究出一种“加志”饭的吃法。

他们将洗过的大米装进由咸草编织成的特制袋子,再将袋子置入盛水的宽口大锅。水与米,隔着致密的编织纹理,不断交融、膨胀。因热气腾腾地蒸煮,米饭熟了,咸草香也被锁在了粒粒米中。

“很香的。”一位在江滨长大的老人回忆起来,仍不住地夸赞。饭店也聪明地做起这碗香香饭的生意,随后整个城乡都有了“加志”饭的记忆。据说丈夫出远门干活前,也要向妻子讨一碗,因此闽南有俗语:“阮要出门,煮一碗加志饭。”

(图1: 咸草,学名也叫三角蔺草;图2:用咸草编织的葭苴袋)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10)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11)

04 水上戏台

濠沟墘黄氏宗祠前的水渠上方,横跨着13根方口粗石条,相互间隔不到一米。石条宽度仅三四十厘米,并不足以让人通行。据附近邻居说:“石条是戏台桩,唱戏用的。”

水渠对面一大片地曾是黄家人的龙眼林,逢年过节,黄家人便在水面上搭台唱戏,石条就是戏台的水上桩。这样的戏台桩,在靠近笋浯溪的泉郡日月太保宫前也有,不过不是石条,而是铝架,横跨于宫前的水渠上方,现在仍在使用。

(▼ 金鱼巷后的罗城城濠沟。图1: 沟渠旁有两株百年玉兰花,一株白玉兰,一株金玉兰,常在五月开花。树下的黄氏宗祠目前易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泉州工作站。图2: 探向八卦沟的老桑树开新叶)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12)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13)

05 水边古玩市集

泉州后城有个小有名气的古玩市集。20多年来,集市每周末固定开市,每次都有许多人慕名前来。周六天光微亮,铺开的市集色彩亮丽,一块块红布相互紧挨着,将河道边的巷子塞满,甚至穿过向上拱起的隐居桥,一路延伸到后城街。

周五晚上就开始的那场叫鬼市。夜里的鬼市全靠一根手电筒照明。从前逛鬼市的人喜好把手揣进袖子里,手里再揣根小手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行家来了”。手电的强光在摊位上游走,相中满意的他们才会开口询价,价格也开得尤其精准。

他们还有行话。如果卖家开价“两块六”,对价钱满意的买家立即心领神会,掏出260元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转身便两清,可以“翻脸不认账”。这也是“鬼市”的魅力。天一亮如晨风吹雾般消散,谁也不许翻旧账。

(图1、2: 后城古玩市集)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14)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15)

06 祖师桥上听香人

三五平方米的小祖师宫,面朝八卦沟水,水上一座石板铺就的祖师桥。古城“听香”的人,常邻水站在祖师桥上。听,是听凭之心。有心人怀着愿望前往祖师宫,然后擎香到桥上、巷口,听到第一个声音,便以为是“天应”。

小石板已被磨得精滑,不仅“听香”的人来,谈恋爱的人也来。这座石板桥更是一条重要的来往通道。桥下的八卦沟水,曾是护城河水,古城的罗城城墙所在。旧河道颇宽,一座桥就是一条路,方便城内、城外往来,商贸通达。

(图1、2: 位于后城大八卦沟上的石拱桥)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16)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17)

07 小河海分界处

海潮涌入城内后,最远只到达义春宫附近。即便每月初二、十六的高潮,或一年七八月的天文大潮,都很难让潮水跃过这里。这是因为水渠的沟底有坡度。

根据泉州市政工程管理中心的测绘,义春宫附近的海防高层高达2.9米,笋浯溪口的金山水闸海防高度为-0.84米,海拔高差近4米。因此,义春宫附近天然地形成了一处小河海分界处,江潮每日在此相遇,又迅速分离。

(图1:从义春宫小八卦沟往北再走上10分钟,就可以到达泉州城心最大一片水域。这里汇聚多处地底层流水和排水,因此这片水域叫“百源川池”,也叫“百源清池”,寓意百川溯源 。图2: 义春宫小八卦沟)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18)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19)

08 施琅将军的夏园

17世纪末,泉州古城大户人家的私家园林实已相当普遍,各家宅子的前院后厅都有文人小花园。位于南俊路的晋光小学内尚有一处施琅将军的夏园,被保留得颇有古意。

小夏园很迷人,小巧玲珑,小亭子、小拱桥、小假山,像专为观赏而造的。半褪色的园门石额上有“澄圃”两字,据说是施氏特设为整个大园林储养花木苗圃的地方。入园即是一曲石拱桥,窄面短坡,刚上两三步台阶就又要下台阶去,石褶细密,如戏娘子的小碎步,被磨得精滑。

施氏建园时,曾发明一种“锡池荷塘”,当时主要应用在另一座冬园。冬园距离夏园不远,但建造得早。据说,那片地很奇怪,总是不出水,也蓄不住水,雨一下就漏光;挑水注池,没多久池中的水也漏光。最后施氏想了一个办法,命人熔锡于池底,用锡液将地面的穴隙堵住,如此再注水养鱼,锡光如银泄,泛起片片涟漪,反倒增添了新意趣。

( ▼ 施琅将军的夏园。园内有3株百年老木。最大一株木棉已120多岁。一株百岁的荔枝木,据说自10年前结下最后19颗荔枝后,便再未结果。另有一株是重阳木。)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20)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21)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22)

09 诗人与女儿的迥园

在金鱼巷的深处,有一座诗人的园林。多少年来,一拨又一拨人,在这条幽深的小巷里找寻,然后拐入拥有着月洞门的园林——迥园。

迥园是明末清初诗人丁炜的私家园林。他有一个女儿,可惜未出阁便病别了人世。为官在外的诗人听闻噩耗,极度悲伤。女儿入土后,他砍断了园林的梨树,因为梨似“离”,那雪白的花,看着太凄苦。他再不能在梨花灿烂时,俯身捡拾。丁家的悲伤,迥园先知,先苦。

时光,带走了那位写诗的女孩,也带走丁炜那一世人的思念。300年岁月,巷道渐移,老屋新替,将迥园藏得隐蔽。园林的亭台花树已在岁月里弥散,唯有诗歌与往事的韵味浸透了那寂寂的岁月,独存的月洞门还叠影着300年间进进出出的脚步痕迹。

(图1:迥园;图2: 黄宗汉故居的梅石山房)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23)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24)

10 打水趣事

从前,每当邻居的井没水了,许多大户人家的主人都很慷慨。他们会主动招呼邻居来汲水。有的邻居过意不去,每次都要道谢,主人却说:我该多谢你们赏脸哟!虽然我这口井很会出泉,但是如果大家不来汲水,这井里的泉水也不会及时更新,就不会这么甜呢!

但汲水的人太多了,他们的大古井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这就不得不提开元寺大门囗那口全城最有泉、最有实力的大古井了。

每天清晨,这口古井都要被汲水的人们和各式各样的水桶及大扁担包围。大家不会争先恐后,桶在人在,都知道谁先来谁后到。遇上老人与小孩,年轻力壮者还会尊老护幼,主动帮他们打水并将盛满水的担子托到对方肩上。。。。

(泉州城仍有许多古井,得益于地下丰沛的水源。地表石质不同,水质也大不相同。图1: 中山路345号内的院落古井;图2: 旧馆驿巷内的双孔井;图3: 府文庙的夫子泉;图4 :南门苏家花园前的隐泉井。)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25)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26)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27)

泉州天然温泉在哪里(闽山闽水物华新)(28)

转载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以上文图选自《曲水迷城》

文字:陈秀洪 刘燕婷 王玉虹 陈世哲 图片:吕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