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问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的很害怕被问到)

01我好像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技能,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当被问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当被问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的很害怕被问到)

当被问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01

我好像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技能

在和雷雷聊天的时候,他谈到,自己好像没什么“兴趣”。

他看到,爸爸搞电子元器件,很酷,他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这么独特又有用的兴趣。

我也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别人问,“你的兴趣是什么?”

我的第一反应是:“他在问我有什么技能。”

这样很容易感到羞愧,因为我真的就是个平庸的没什么才华的人。

在夏令营里,我面对这个问题,只能低头沉默。

而旁边的妹妹昂起头,说她是钢琴十级。我转头向她投去佩服的目光,脖子上的圆球马上又转向另一侧,“我会小提琴和象棋,最近在学芭蕾舞。”另一个妹妹说。

我忽然意识到,按“兴趣”来说,我是比不过他们的。

然后本着躺平任嘲的心态,我开始放弃了追求“技能”。

从小到大,成绩不怎么样,勉强读了中学,又读到大学,不变的是吊车尾,就这么过了许多年。

我不让自己书读的太差,做题读书,都有在尽力,可我也知道,自己不聪明,努力也就只能到这个份上了。

幸好,我想要的不是很多,有书读、有饭吃,就行了。

衣食住行上,人们“安土重迁”的思想淡了很多,在选择住址上自由度更高,总是不可避免地谈到“几线城市”这种话题。

一线好啊,交通方便机会多,适合施展拳脚,也有人说,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二三线城市生活轻松点。

你看,在选择居住地时,人们都会趋向让自己生活舒服的选项,那为什么,反而在自我认同上,把自己逼那么紧呢?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乐,仁者寿。生活是个多边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何必怕自己没有兴趣,或者说,没有本领呢?

02

兴趣就是兴趣,他不应该是别的什么东西。

本领的话,可能要用一辈子去做才行,但是兴趣,是永远没有边际的自在梦想,是疲惫生活的微光。

如果你觉得找一个兴趣,而不是安身立命的本领,那就随心所欲地去做,如果想借此立身,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现实情况下,我们很难做到,兴趣和工作保持同步。

如果你现在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兴趣,是不是自觉,你似乎没有“有用的兴趣”?

高考报名表上,有一栏是填“特长”的,我把整个格子写的很满,比如“学习速读”“做菜”“数独”之类。

其实这些技能我并不是很擅长,在专业人士面前,有点班门弄斧的意思。

可是小林同学看了,觉得我写的很有趣,那天放学后,我们走在图书馆旁边,种着矮梅树的路上聊了一路。

我一直记得那条路,那里铺着灰白的石板,和无数条路一样,旁边的梅树也不高挺,枝桠细痩,风一吹,就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乱晃,一点不遒劲。

可那条路就刻在我的记忆里,混着梅子的甜香味。

小伙伴和我曾经一起走过那条路,在春天,在夏天;我曾经路过那条路,在拿着韩寒的《青春》,等待公交车的间隙。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段经历都算数。

曾经因为去打针,在陌生的地方乘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本来做好了睡一路的准备,却意外收获晨间的青色长河,还有未散的白雾。

后来因为去过,到那边帮忙送东西,借此机会小赚了笔钱。

想起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因为经常城市里窜来窜去,女孩熟悉小城几乎所有的路线。后来她做区域销售,对辖区了如指掌,没多久就当了大区经理。

我在麦当劳吃饭的时候,隔壁桌妈妈问她们家小朋友,等会想坐地铁还是公交车回家,小朋友说公交车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

景色有什么意义吗?看上去好像没有,没钱产出,眼睛看到的也没办法直接给别人炫耀,可你愿意看美景吗?我想是的。

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情是没有办法收到即刻效益的,这种事我们一般称为“心甘情愿”。

因为喜欢,所以甘愿。

甘愿拿出时间和空间讨好自己。

看的很多书,忘了就是忘了,不留痕迹。

多年后,你不经意间看到书名,可能会微微一滞,想到“我曾经在什么地方读过这个书,和谁分享了某个情节,某个观点”。

虽然已经忘了书里的内容,但依然会为文字感动,会心一笑,书本身没有任何价值,你的思想才是无价之宝。

书读完了,它还是那些白纸黑字,但是你的经历充盈了灵魂,音乐和画作同理。

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灵魂之间,艺术让他们相聚,你不用担心这是“无用的”。

后摇或是音乐剧,哲学或是编程,你觉得快乐就是最佳兴趣,你接触到了,会有种,嗯,对了,就是它的感觉。

这是爱,人类无法回避的。

要是谁说你的爱毫无意义,请暂时原谅他,不要去争论,因为他可能没有感受过什么是真正的爱意。

03

焦虑就是深谋远虑吗

雷雷自言,自己受实用主义影响太大,我想他是有点焦虑。

焦虑,不一定是深谋远虑,却一定会和功利主义相伴而行。

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先不要预支明天的焦虑,站在墙外谋划一下,自己感兴趣的“一事无成”,和自己必须完成的“学有所成”。

德国出了许多哲学家,看综艺的时候,有评论说,这个嘉宾是德国人啊,怪不得说话这么哲学。

似乎哲学与“深度”相伴而行,事实上哲学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处,当我们在思考,“我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兴趣”,这一刻开始,就已经在进入深度的思考了。

智慧存在于平庸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在德国文化中,焦虑也是一种激情。

一种不会导致坚决行动的“在”的状态。海德格尔在《泰然任之》中阐述了焦虑和期望的关系。

现在思考一下贝多芬的《华德斯坦》和《告别》钢琴奏鸣曲中的慢运动……《华德斯坦》的中间部分描绘了一个纯粹的令人陶醉的同情的期望,而《告别》中的过渡描绘了一个狂躁的痛苦的期望……音乐的“内在叙述者”,它的主体,对这个情况作出的反应方式是极为不同的。第一种表现出了克尔凯郭尔描述的“甜蜜的焦虑”,后者是“忧虑的焦虑”。——埃罗·塔拉斯蒂

西方哲学对“实用”的追求向来毫不掩饰,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哲学家,被称为“百科全书式学者”,至今人们在逻辑学领域仍然在用他的“三段论”。

而纯粹的实用主义容易走向功利与盲目,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纯粹追求“有用”,就已经“无意义”了。蒙上双眼,怎么去往最想去的远方呢?

别人指的路都是他们的路,我们想要什么只有自己知道。

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你说我的兴趣无用,它真的就无用了?

屈服于他人的精神阉割,无异于削足适履。

非正即反,非对即错,不做什么就是失败,整天读书就是书呆子,整天不读书就是混子,没有上兴趣班以后就会成为……

片面的肯定,片面的否定,容易走向形式主义,不仅伤身还伤心。

获得兴趣独立的第一步,是思想独立,你说这没道理,怎么个没道理法呢?

气氛突然哲学了起来,那我们说回刚刚提到的德国。

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名满天下,这个名声,有美名,也有骂名 。

马克思说:你们说黑格尔的辩证法乐色,视其为死狗,那我要说了,我是他学生。

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将近三十年以前,当黑格尔辩证法还很流行的时候,我就批判过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但是,正当我写《资本论》第一卷时,愤懑的、自负的、平庸的、今天在德国知识界发号施令的模仿者们,却已高兴地象莱辛时代大胆的莫泽斯·门德尔森对待斯宾诺莎那样对待黑格尔,即把他当作一条“死狗”了。因此,我要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

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资本论》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我们,前进,以昂扬的姿态,拒绝沉溺在焦虑的海。

我们不要预支焦虑好不好?

无论是,勤勤恳恳,学习安身立命的本领,还是取悦灵魂,为趣味,而游戏人间,都不是可耻的。

你的世界里,没有什么经历是无价值的。说不定哪天,你的兴趣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