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

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1)

“道”是“導”(导)的本字。当“道”的“向导”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寸”另造“導”代替。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2)

在道家思想中,“道”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

古籍常“道理”并称,词义偏指“理”:“道”指宇宙规律、自然生灭之源,道是至理、大理、公理,也就是说,道有宏阔永恒的抽象一面,须心胸开阔、谦卑至诚方可领悟;“理”指从生活经验中整理总结出来的秩序,原则性处世方案,理是小道,是符合环境、具体而微的有形之道,也可以说,理有场景化的具体性,只要积累一定世俗常识便可遵行。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1.本义: 引导,动词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楚辞•离骚》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故君求之,则臣得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恶之,则臣匿之。《管子 • 牧民》驾驭人民奔什么方向,看君主重视什么;引导人民走什么门路,看君主提倡什么;号召人民走什么途径,看君主的好恶是什么。君主追求的东西,臣下就想得到;君主爱吃的东西,臣下就想尝试;君主喜欢的事情,臣下就想实行;君主厌恶的事情,臣下就想规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用政令来引导百姓服从,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暫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百姓养成,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 • 留侯世家》[每空1分]

2.本义: 道路,名词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背道而驰。[每空1分]

3.引申义: 路程,行程,名词 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倍道兼行。[每空1分]

4.引申义: 取道,名词作动词 墙有茨,不可道也。叶下丑。《诗·衞风》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每空1分]

5.引申义: 由,从,介词 故凡治乱之情,皆道上始。《管子·禁藏》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每空1分]

6.引申义: 方法,技巧,方式,途径,名词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中庸》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晁错《论贵粟疏》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晁错《论贵粟疏》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唐·韩愈《杂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爱非其道。[每空1分]

7.引申义: 道德,道义,名词 正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易·系辞上》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每空1分]

8.引申义: 思想,学说,道理,教义,真理,名词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盗亦有道。头头是道。坐而论道。[每空1分]

9.引申义: 志向,方向,名词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安贫乐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每空1分]

10.引申义: 规律,宇宙本体,名词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修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每空1分]

11.引申义: 说,动词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论语·季氏》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班荆道故。津津乐道。[每空1分]

12.重点成语[1分]

参考答案:

爱非其道:道:方法。对某人很亲爱,方法不对头。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安贫乐道: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班荆道故: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背道而驰: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倍道兼行:倍、兼:加倍;道:指行程。每天加倍行进,一天走两天的路程。形容加速急行。长安道上: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盗亦有道: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也比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道殣相属:属,连接。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道路以目: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道听途说:道、途:路。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道远日暮: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道远知骥:骥:千里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比喻经过长久的锻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道远知骥,世伪知贤: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独行其道: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分道扬镳: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假道灭虢: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老罴当道:比喻猛将镇守要塞。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文以载道: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问十道百: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霞光万道: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言语道断: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13.成语汇编[1分]

参考答案:

爱非其道:道:方法。对某人很亲爱,方法不对头。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安贫乐道: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安贫守道:安于贫穷,恪守信仰。岸然道貌:指严肃的神态。霸道横行:犹言横行霸道。指依仗权势为非作歹。班荆道故: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班荆道旧: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暴虐无道:残暴狠毒,丧尽道义。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悲声载道:指哀伤呼叫之声充满道路。形容苦难深重。北道主人: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与“东道主人”同义。背道而驰: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倍道而行: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倍道而进: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倍道兼行:倍、兼:加倍;道:指行程。每天加倍行进,一天走两天的路程。形容加速急行。倍道兼进: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进。兵行诡道: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伯道无儿: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不近道理:不近人情,不讲道理。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不足为外人道: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蚕丛鸟道:指险绝的山路。惨无人道: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拆白道字: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拆牌道字: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同“拆白道字”。豺狼当道:当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豺狼横道: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长安道上: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称孤道寡:孤、寡:古代帝王自称。指自封为王。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领自居。称奇道绝:觉得奇怪难得。称兄道弟:朋友间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亲密。称雨道晴: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传道受业: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打家截道:指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抢夺财物。大逆不道: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大逆无道: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盗亦有道: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道傍苦李:比喻庸才,无用之才。同“道边苦李”。道傍之筑:比喻无法成功的事。道傍筑室:比喻杂采各家之说。亦比喻无法成功的事。道边苦李:比喻庸才,无用之才。道不掇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道不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道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道不同,不相为谋: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道不相谋: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道存目击: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道大莫容: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道德文章: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道弟称兄: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道东说西:指乱加谈论。同“道西说东”。道而不径: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很有威信。道高魔重:形容法力高强。道高望重:犹言德高望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也比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道高益安,势高益危: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道骨仙风:指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道寡称孤:指自封为王,称霸一方。道合志同: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道尽途殚:殚:尽。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比喻穷途没路,末日来临。道尽途穷:道、途:路。走到路的尽头。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道殣相属:属,连接。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同“道殣相望”。道殣相望: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道殣相枕: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同“道殣相望”。道路以目: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道貌凛然: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道貌俨然: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道旁苦李:比喻不被重视的人。道山学海: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道听耳食: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道听途说:道、途:路。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道同契合:犹言道合志同。道同义合:犹言道合志同。道同志合:犹言道合志同。道头会尾: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同“道头知尾”。道头知尾: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道微德薄: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谦辞。道无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道西说东:指乱加谈论。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道义之交: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道远日暮: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道远知骥:骥:千里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比喻经过长久的锻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道远知骥,世伪知贤: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道在人为:犹言事在人为。道在屎溺:比喻道之无所不在。道长论短:指评论好坏是非。道长争短:指评论好坏是非。得道多助: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东道之谊:东道:主人。谊:情谊。指主人的情谊。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东道主人: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同“东道主”。独行其道: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饿殍满道: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饿殍载道: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反经合道: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同“反经合义”。反其道而行之: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分道扬镳: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逢山开道: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路。常与“遇水叠桥”连用。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甘贫乐道: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公道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躬耕乐道: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古道热肠:指待人真诚、热情。何足道哉: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横行霸道: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狐媚魇道:指行为妖邪。胡说八道: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胡说白道:犹言胡说八道。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胡说乱道:乱编瞎说,胡说八道。胡言乱道:犹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胡诌乱道:胡诌,随意胡说。壶浆塞道: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怀道迷邦:犹言怀宝迷邦。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荒淫无道:荒淫:淫乱无度,贪恋酒色。无道:不讲或不行道义。多指君主生活糜烂,重用奸佞,残害忠良,奴役百姓。黄道吉日: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会道能说: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昏庸无道: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家道从容:指家庭生活条件充裕。家道消乏:家道:家境,家庭经济情况。消乏:贫困,空乏。家境贫寒,经济空乏。家道小康:家道:家境;小康:中等水平。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道中落:家业衰败,境况没有从前富裕。假道灭虢: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假眉三道:方言。装模作样。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进道若蜷: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同“进道若退”。进道若踡: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同“进道若退”。进道若退: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经邦论道: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久归道山: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卷甲倍道:卷起铠甲,急速前进。绝口不道:指闭口不谈。开锣喝道:古代官吏出行时,衙役在前面敲锣,吆喝行人回避。亦比喻替人炫耀张扬。康庄大道: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的前途。孔孟之道: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口碑载道: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夸强道会:会:能。夸耀自己能力强、本事大。亦作“夸强说会”。老罴当道:比喻猛将镇守要塞。乐道安命: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乐道安贫: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乐道好古: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乐道忘饥:指醉心于圣道。乐道遗荣: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离经叛道: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①指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两道三科:说三道四,花言巧语。六道轮回: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论短道长: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同“论长说短”。论长道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渺不足道:非常微小,不值得一谈。妙言要道: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明公正道: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明堂正道: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鸣锣喝道: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鸣锣开道: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谋道作舍: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能说惯道: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能说会道:形容很会讲话。逆道乱常:指违背道德纲常。鸟道羊肠:狭险典折的山路。旁门外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旁门小道:犹旁门左道。泛指不正派的东西。旁门邪道:泛指不正派的东西。同“旁门左道”。旁门左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贫而乐道: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仆仆道途:奔走于道路。形容途中劳顿。其道亡繇: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亦作“其道无由”。其道无由: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同“其道亡繇”。弃道任术:指统治者不行王道而行霸术。轻车熟道: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同“轻车熟路”。清宫除道: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求道于盲: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求志达道: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热肠古道:热肠:热心肠;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指待人真诚、热情。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任重道悠: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同“任重道远”。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日暮道远: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同“日暮途远”。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神道设教: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神眉鬼道:形容花样多,有些神秘莫测。神谋魔道:犹神差鬼使。好象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生财有道:原指生财有个大原则,后指搞钱很有办法。生财之道:发财的门路。失道寡助: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师严道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世道人情:泛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同“世道人心”。世道人心:社会的风气,人们的思想。市道之交:指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比喻人与人之间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交情。守道安贫:坚守正道,安于贫穷。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束装就道:整好行装走上旅途。数东瓜,道茄子: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数黄道白: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同“数黄道黑”。数黄道黑: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顺道者昌,逆德者亡: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说白道黑: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同“说白道绿”。说白道绿: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说东道西:没有中心地随意说。说短道长:说长处,讲短处。形容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说古道今: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话题广泛。同“说古谈今”。说黑道白: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说黄道黑: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说今道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说千道万:道:说。指各种各样的说法。后用来形容话说的很多。亦作“说一千道一万”。说亲道热:说亲切热情的话。用来形容只在口头上亲热。说三道四:形容不负现任地胡乱议论。说是道非:评说是非。也指搬弄口舌。同“说是谈非”。说长道短: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四至八道: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颂声载道:赞颂之声充满道路。极言称赞者多。太丘道广:太丘:东汉陈寔,曾为太丘长,世称陈太丘。指交游甚广。提名道姓: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题名道姓:犹指名道姓。指对人不尊敬。替天行道: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天道好还:旧指恶有恶报。天道宁论:指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天道人事: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违背。意谓大势所趋。天道无亲:亲:亲近。公正,不偏不倚。天公地道:形容十分公平合理。同日而道: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同“同日而论”。头头是道: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途途是道:指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歪门邪道:指不正当的门径。也比喻坏主意。枉道事人: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文武之道: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文以载道: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问十道百: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霞光万道: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仙风道格:犹言仙风道骨。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仙风道骨: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仙风道气:犹仙风道骨。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嫌好道歹:形容嫌恶,挑剔。嫌好道恶:说好道坏。指挑剔苛求。嫌好道歉:说好道坏。指挑剔苛求。嫌长道短:犹苛求责备。小道消息: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邪门歪道: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邪魔怪道:犹言邪魔歪道。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邪魔歪道: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邪魔外道:佛教用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也比喻妖精鬼怪或品行不端的人。言语道断: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羊肠鸟道: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羊肠小道: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阳关大道: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泛指宽阔的长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养生之道: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要言妙道: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一反其道:一:整个,完全;反:相反;其:他的;道:轨道。完全与以前的轨道相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一语道破: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一子悟道,九族生天: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遗风古道: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怨声载道: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再作道理: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同“再做道理”。再做道理: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正己守道: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正明公道:指正大光明。直道而行:比喻办事公正。指名道姓:明确指出姓和名。志同道合: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重逆无道:大逆不道,行事不循理。筑舍道傍: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筑室道谋: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尊师贵道:尊敬师长,尊重其所传之道。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遵道秉义:犹言遵守道义。左道旁门: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作舍道边: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作舍道旁:比喻众说纷纭,事情难成。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一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本义:月亮。

二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三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诗·郑风·羔裘》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四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南方的河流多称“江”,如:“汉江”“珠江”“沅江”“章江”…

北方的河流多称“河”,如:“桑干河”“洛河”、“渭河”、“漳河”…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形声。从老省,丂( kǎo )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六十曰耆,七十曰老。——《礼记·曲礼》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条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造字法“及“象形字”是汉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基础。

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

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所以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 “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 “监”,表示它的韵母与“监”字一样(古音及部分方言);“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两字韵母相同。

有部分汉字,会同时兼有会意和形声的特点。例如“功”字,既可视为以“力”和“工”会意,而“工”亦有声旁的特点;“返”字,既可视为以“反”和“辵”(解作行走,变形作“辶”)会意,而“反”亦有声旁的特点。这类字称为会意兼形声字。

转注,属于“用字法”。各说文家解释不同。大致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江声认为所谓“建类一首”是指部首,“考”和“老”同属老部。戴震认为转注就是互训,《说文解字》“考”字下说“老也”,“老”字下说“考也”,“转相为注,互相为训”的例子。

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汉字是由象形 、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 ,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指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 ,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假借字有两类。

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如“北”,甲骨文字形像二人相背。北方的“北”无形可像 ,就借语音相同的“背”来表示北方的意思。许慎在《说文叙》里所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就是这一类。在汉语发展过程中这一类的字很多。

假借字的第二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意思是在日常使用的文字当中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书写形式 ,但是在使用当中不用本来约定俗成的字形而写为另外一个意义不相涉而音同或音近的字 。这一类在秦汉以上的古书中极为常见 。如借“汤”为“荡”;《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借“壶”为“瓠”,这些都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前一类可以说是不造字的假借,后一类是在用字当中的假借。在用字当中既然本有其字,为什么还要另外写一个假借字呢,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写书者仓促间写为一个音同的字,历代传抄因其旧而不改;另一种原因是某一时期 、某一地区或某一师承,经常习惯以某字代某字用,后世传写也就一仍其旧。

象形字

生活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形态中的远古中国先民,对日月运行及明暗变化特别敏感,他们以太阳为计时器,创造出丰富的时间概念:古人称太阳运行期间为“昼”;称月亮运行期间为“夜”。晨光微露为“曙”;月尽日出为“朝”;日上山岗为“早”;荷锄出工为“晨”;太阳升高为“晓”;日照天窗为“晌”;太阳西沉为“昏”;太阳落山为“暮”;太阳从山头完全落尽为“晚”;月亮初升为“夕”;月高人静为“夜”。

“文”是用刀具刻划出来的图画性表义符号,具备较强的形象感;“书”是用软笔写出来的表义符号,通常规则而抽象。古代可移动的文件中,用竹片书写的叫“简”,用木片书写的叫“札”或“牍”;若干“简”或“札”编缀在一起叫“册”。

“木”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株树,上部是枝下部是根;“本”是指事字,金文在树根部位加三点指事符号,表示树在地下的营养器官;“末”是指事字,金文在树梢部位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尾端;;“未”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树上枝桠重重,表示枝叶茂盛;“果”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树上结满球状实籽;“朱”是指事字,甲骨文在主杆部位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树干;“林”是会义字,甲骨文像树连树的样子;“森”是会义字,甲骨文比“林”多一“木”,表示“森”为“大林”。

由于“于”(男女新婚仪式上的音乐演奏)与“於”(成双成对的鸟儿比翼齐飞)读音相同,而且含义存在内在关联,古籍常假借“于”代替“於”(鸿雁于飞 = 鸿雁於飞)。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地上的一切都是神牛下凡造成的,所以用“牛”指代“物”,用“牛”指代一切。由于牛体庞力大,助益农耕,且天性仁慈,古人对牛特别厚爱。公牛为“牡”;母牛为“牝”;专门用于祭祀牺牲的小公牛为“特”。杀牛为“物”,解牛为“半”。汉语中常“解剖”并用,“解”表示分割动物肢体,目的是化整为零;“剖”表示切开动物的胸腹,目的是进入内部观察。古人称放牛为“牧”;称放羊为“养”。

古汉字中的人称来源,体现了古人的自我中心意识:脸部的正中央为“自”(鼻子,第一人称),脸部的下边为“而”(颌须,第二人称),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脚板,第三人称);同样,威猛的武器为“我”(大戌,第一人称),而只用于短程集发的弓弩为“尔”(排箭,第二人称)。

“私”即“厶”,是头部朝下、尚未出生的神秘胎儿;“了”是刚出生的、性别确然可辨的幼婴;“子”是挥动两臂、两腿包裹在襁褓中、尚不能独立活动的幼儿;“大”是顶天立地的成年人;“人”是双手采摘或在地里忙活的劳动者。

古人称夫妻的卧房为“室”;称一般起居坐卧的房间为“屋”;称妾住的屋子叫“房”。

单根蚕丝为“幺(糸)”,一组线缕为“丝”。“丝”来自蚕茧,“线”来自麻皮;合线为“绳”,分线为“纱”。捆绑的绳子叫“乙”,用绳子捆绑叫“己”(纪)。

在象形字中,“穴”为石窟;“空”为大穴;“洞”为大而深且有水之石穴。多柄夯具叫“凡”;众人喊着统一的号子、用“凡”夯地叫“同”。

古人称锋的树杈为“干”,称棍棒加锋刃为“戈”。戈、戊、戌形义相近,大戈为“戊”,超大的戈为“戌”。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3)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4)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5)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6)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7)

指事字

飘逸、扩散的汽流为“气”;短气为“乞”。号角吹不出任何声音叫“亏”(表示完全缺乏中气);号角未能吹响、只发出“嘘嘘”声叫“兮”;号角高亢并紧急叫“乎”(“呼”,部落紧急招集的号角);号角吹得音调悠长、稳定、没有起伏变化叫“平”(号音平直,表示平安无事,没有警情)。

人在崖下为“厄”,人在崖上为“危”;崖阻路途为“厄”,有路狭窄为“仄”,有路不通为“亚”,有路四通八达为“行háng”。两峰相连、或零散不成方向的小山叫“丘”;众峰(三峰)相连、形成一定走向的群峰叫“山”。

“灰”指草木等固体燃烧后形成的没有明火的火堆,包含带有热量的火炭及少量残留的未燃固体,如果加以拨吹,增加氧化空间,仍可复燃;“烬”指草木等固体彻底燃烧后形成的灰色粉尘残留物,不蓄热量,不再可燃。

种子变成胚芽、生根发芽叫“屯”;大量种子同时萌芽叫“齐”。古人尊称持斧伐木的力士为“父”,尊称种植花草的智农为“甫”。

古人称男子肩扛的行囊为“東”,称女子手提的行囊为“西”。

“荣”的本义是草本植物开花,“华”的本义是木本植物开花,然而古籍的用字情形却常常相反:称草本植物开花为“华”;称木本植物开花为“荣”。

古人称发明巢居、为众民带来新生的首领为“帝”;称手持特大战斧的威猛首领为“王”;称文治天下的智慧首领为“君”;称头戴金冠的至上王者为“皇”。

古人常以部落或联盟首领的特长、或开创性的文明功绩来敬称他们的首领——最早推广焚山造田的首领为“炎帝”;最早推广射箭习武的首领为“黄帝”;最早推广采摘种植的首领为“华”;最早推广农耕生产的首领为“夏”;最早推广制陶的首领为“尧”;最早推行熟食制度的首领为“舜”;最早推广渔业的首领为“鲧”;最早推广治蛇治水的首领为“禹”。

五谷,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古籍常“社稷”并用,“社”表示种植神树、专供聚落祭拜土地神的土台;“稷”表示代表五谷之神的稻麦黍菽等庄稼。

同源字“書”与“晝”,分化后“晝”主要作为名词,表示“白天,日出到日落之间的时段”;“書”主要作为动词,表示“手执毛笔,画画写字”。

汉语中“文”和“書”都表示字体类型,但含义有所区别:“文”是用刀具刻划出来的图画性表义符号,具备较强的形象感;“書”是用软笔写出来的表义符号,通常规则而抽象。因此,有“甲骨文”、“金文”之名,没有“甲骨书”、“金书”之称;有“隶书”、“楷书”之说,没有“隶文”、“楷文”之谓;而篆体符号,既有用刀刻画的也有用笔描写的,所以既可称之“篆文”,也可称之“篆书”。

古代称宫中博学的首席文职官员为“史”,称地方行政管理官员为“吏”。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夂”(zhǐ)、“夊”(suī)、“攵”(pū)三个字都不独立流通,都只作为造字边旁;三个字的字形极为相似,容易混淆:“夂”(zhǐ)字短横不出头、捺笔不出头,俗称“条头”,带有“条头”的字形,大都与“反向行进”有关;“夊”(suī)字捺笔上端出头,表示恭敬而安静地后退离开;“攵”(pū)字短横出头,是“攴”的异体字,俗称“反文旁”,带有“反文旁”的字形,大都与暴力有关。

“尤”是抓持过多食物;“奇”是中原人所罕见的胡人骑马代步;“特”是祭祀时牺牲专用的小公牛;“异”是不正常的婴儿。

古人以束发、加冠为男子的成年仪式:男子15至16岁束发,标志着告别童少时期,成为合法公民,国家可以征用;男子20岁加冠,表示成年,可以婚配。

远古时代常以身体器官作为度量手段,从手掌到手腕为一“寸”,从脚掌到膝部为一“尺”。

古代军官有护头的“胄”、“甲”,和护肩护胸的“铠”,而士卒只有护革“介”。古人称没有道具的舞蹈为“夭”;称有道具的舞蹈为“無”。“兀”是秃顶;“无”是光头。

古人称人口聚集的自然屯落为“村”;称世代守陵的移民所繁衍形成聚落为“庄”。从本义看,“出”是离开本邑本营而他征;“去”是离开某一聚居区而至他乡。

从甲骨文字形看,古人称平分肉食为“宜”;称独享双份或数份肉食为“多”;称堆积大量肉食为“叠”。长命为“寿”;多签为“筹”;广田为“畴”,大浪为“涛”。

古人根据四季的特征与节奏,总结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长柄勺为“斗”,用斗打酒为“升”。斝,玉爵也。夏曰琖,殷曰斝,周曰爵。

古籍中常“贸易”并用,表示商品交换,贸,表示以货币为中介进行商品买卖交易,可以有中转,买卖行为往往不同步,交易双方承担一定程度不可控的利益风险;易,表示双方面对面交换货物,各得目标商品,期间没有中转,交易行为同步,全程简单、直接,可控、踏实;现代汉语中“贸易”偏指“贸”。

“唐”和“尧”是制陶的两个重要环节,“唐”是选土在泥池中捣制陶泥,“尧”是将做好的陶坯烧制陶器。古人用“唐尧”敬称最早在民间推广捣泥制陶技术的部落联盟首领。

“京”是环护都邑的城墙,多引申为都城;“亭”都城内供王亲贵族祭祀的楼台,尖顶无墙,但可遮阳蔽雨,多引申为供行人或游客歇脚的简易建筑;“高”是城墙上的多层楼台,多引申为由上往下大距离的俯瞰状态。

古人称平安栖身的家室为“内”;称风险重重的山野为“外”。

古人称搭在主梁上向两边横向伸展的椽木为“宇”,比喻横向无限开展的空间;称纵向横跨整个屋顶的主梁为“宙”,比喻纵向无限延伸的时间;用“宇宙”指代无限的时空存在。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 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洁)之方也。

汉语中常“玩弄”并用,本义上,“玩”与“弄”二者都有用手抚摩玉石、观察感受的意思,但“玩”强调脑力上的研究与欣赏;“弄”强调手工上的加工和处理。

金,五色(赤、青、黑、白、黄)金属的总称。黄金为五金之首。久埋地下也不会产生锈斑蚀痕,千锤百炼也不会损耗变轻,能顺从变形而不背本性。在五行之中,金代表西方的属性。金生于土,字形采用“土”作边旁;“土”的左右两点,像金沙隐藏在土层中的样子;字形用“今”作声旁。

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军人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型战斧作战的叫“兵”;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手持特大战斧的威猛将帅叫“王”。开创缔枝为巢时代的首领叫“帝”;文治天下的智慧首领叫“君”;头戴金冠的至上王者叫“皇”。

在远古时代,“皮”是剥去人的体表软组织;“革”是剥去野兽的皮。中医方面,称身体表面与外界直接接触的薄软组织为“皮”,称皮下的脂肪层为“肤”。

古人称军队守城为“或”,称毁邑屠城为“咸”。获胜者归营时击鼓奏乐为“凯”;获胜者归营后展转军旗为“旋”。

汉语中常“印章”连用,“印”表示章的摁压用法;“章”表示突显姓名、身份的红色印子。

古籍常“祖宗”并称,泛指有血缘关系的先人,“祖”指后代所崇拜的最初血缘先人,中华始祖只存在于历史文化记忆之中;“宗”指同祖后代的分支,同一宗族的人往往具有现实的地理范围和具体的同一祭祀祠堂。

在中医观念中,“精”是生命能量的最高级形式,用以化血化气养神,精气有限,精竭人枯;“神”来自于受孕时的父母“两精相搏”,是统领生命的天真魂灵,若不自觉持守,容易在后天耗散;“灵”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比“神”更脆弱,要以静心与觉悟特别养护;“魂”是统领精神的神秘能量,也称“阳神”,主动,负责有意识状态下的情感、思想等心智活动;“魄”是统领肉体的神秘能量,也称“阴神”,主静,负责无意识状态下的感知、代谢等生理本能。

古人称用手直接抓吃粗食为“饭”;称有吃有喝的正餐为“食”;称山珍海味的高级享用为“餐”;称神灵祖先受用祭祀供品的满足为“享”。“亨”,专指由动词“神灵祖先受用祭祀供品”引申出的形容词“受神灵祖先保佑赐福而通达兴隆的”。

在古代哲学体系中,精通军事谋略为“智”,清心净虑、洞察真相为“慧”;醒来感知清晰为“觉”;明心见性、发现自我为“悟”;简单无为、自然率性为“禅”。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8)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9)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10)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11)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12)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13)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14)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15)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16)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17)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18)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19)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20)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21)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22)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23)

会意字

“川”是由山涧、溪流汇成的河;“巜kuài”是田野间通水的沟渠;“

匠人爲溝洫,㭒廣五寸,二㭒爲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

川是山谷间陡峭地带窄浅的湍急水流,河是开阔地带深广的舒缓水流(即,川是较小的河,是河的上游;河是较大的川,是川的下游)。

在造字时代,水流的源头叫“泉”;石壁上飞溅的山泉叫“水”;由山泉汇成的水叫“涧”;山涧在地面汇成的清流叫“溪”;众多小溪汇成的水流叫“川”;众多川流汇成的大川叫“河”,最大的河的叫“江”。

庄稼扬花抽穗叫“秀”,庄稼裸茎不结穗叫“秃”。秋冬谷物收成叫“年”;秋冬谷物欠收叫“歉”。

“粜”和“籴”都是古代官府粮价维稳的手段,“籴”是平价买进粮食,“粜”是平价出售粮食。

远古祭师用来祭祀通神的完美神鸟,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头顶华冠,羽披百眼,形似今日孔雀;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在甲骨文中,“龙”、“凤”都有头冠,表示龙为兽中之王,凤为鸟中之王。

古人称阳性的鸟为“雄”;称阴性的鸟为“雌”。在古人眼里,“英雄”是杰出的生灵:“英”是植物中的精华,“雄”是动物中的精灵。

古人称理论知识的训练为“学”,称生活实践的体验为“习”。汉语中常“习俗”并称,词义偏指“俗”:“习”指个体后天养成的行为一贯性偏好,“俗”指群体在一定历史、地理、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行为一贯性偏好,即“俗”是大众化、历史化的“习”。

古人称理论知识的训练为“学”,称生活实践的体验为“习”。

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聲。南方蠻閩从虫,北方狄从犬,東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種也。

西南僰人、僬僥,从人;蓋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唯東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於海。”有以也。

古籍常“牂牁”并称,借代牧羊业发达的中国西南古国,为古“夜郎国”祖地,“牂”表示长得壮硕的羊;“牁”表示对壮硕羊群的赞叹。

从本义上看,时日恰当为“是”;相互抵制为“非”。

在古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口头上的称呼叫作“名”,有如今日之“小名”与“昵称”,用于日常非正式社交场合,为贱称;子女成年后为其设计的书面称呼叫“字”,有如今日之“大名”与“户籍名”,用于各种文件和正式社交场合,为尊称;“名”与“字”是同一对象的两个称呼,“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今人所说的“名字”,相当于古人所说“字”。

现代汉语中常“牲畜”并用,用以敬神的鲜活家畜叫“牲”;家庭饲养、储备的鲜活动物叫“畜”。

古人称天地初开、人类诞生之际为“元”;称原始时代人们用兽皮遮羞保暖为“初”;称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太母为“始”。

古人称近食就餐为“即”;称餐毕离席为“既”。

在古代,用手直接抓吃粗食为“饭”;有吃有喝的正餐为“食”;山珍海味的高级享用为“餐”;神祇受用祭奉的贡品为“享”。

古籍常“饩牢”并用,表示盛情接待的礼品或赠品,“饩”指容易充饥的肉食或糕点;“牢”指活的牺牲家畜。

古籍常“贫穷”、“贫困”并称——“貧”是缺乏钱财,没有支点,经济不自由;“穷”是没有出路,失去希望,身心不自由;“困”是环境不利,行为被动,人身不自由。

“存”的本义是传宗接代,强调时间上能延续;“在”的本义是定居生活,强调空间上有支点。

古人称依序建屋为“叙”;进入主屋的走廊为“序”;称丝品加工的第一道程序熬煮生丝为“绪”。“关”表示拉上门栓,阻止出入;而“闭”表示不仅栓门,而且在门栓上增加三角支撑,以防暴力从门外强行撞门。“闭”是更彻底的“关”。

古人称武力掠财为“侵”,称武力占地为“略” 。寻踪在逃犯为“追”,现场缉捕犯人为“拿”。

古籍常“社稷”并用,“社”表示种植神树、专供聚落祭拜土地神的土台;“稷”表示代表五谷之神的稻麦黍菽等庄稼。

“魑”表示附身作崇的精怪;“魅”表示迷人、媚惑的精怪。“魍”表示隐形多变的的山川精怪;“魉”表示伎俩多端、形象多变不明的山川精怪。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24)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25)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26)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27)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28)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29)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深层寓意(汉字六书一花一世界)(3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