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三大症状是什么(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贫血包括很多种,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发生的最多;因此,缺铁性贫血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世界性营养缺乏病之一。

缺铁性贫血,顾名思义,是由于微量元素铁缺乏引起的,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的一种营养缺乏病。

缺铁性贫血的三大症状是什么(什么是缺铁性贫血)(1)

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原因:

1.摄入量不足,平常吃的食物中铁的含量就低,满足不了身体的需要。

2.特殊生理时期,需要量增加。怀孕期的妇女,由于母体和胎儿的的需要,会出现生理性贫血;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因为生长发育速度快,经常出现缺乏。

3.消化系统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酸缺乏等消化系统疾病,使铁的吸收受到影响,也会引起铁缺乏。

4.为了治疗胃病服用抗酸性药物时,胃酸被中和影响了消化功能,导致铁吸收减少。

5.胃切除手术患者、腹泻、肠炎等疾病使铁的消耗量增加,外伤流血过多,都会加重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三大症状是什么(什么是缺铁性贫血)(2)

铁的作用:铁和蛋白质构成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在体内是负责输送氧气二氧化碳的。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表现:

1.贫血症状跟贫血的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初期会出现疲乏无力、心慌、气短、头晕乃至晕车、血流速度变慢致手脚发凉、,严重的面色苍白、口唇粘膜苍白、肝脾轻度肿大等症状。最严重的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容易发生左心心力衰竭性心脏病

2.影响婴幼儿、儿童、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3.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红蛋白的缺乏引起大脑缺氧,儿童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智力水平,进一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4.贫血引起肌肉正常发挥作用,使活动和劳动耐力下降

5.严重者粘膜组织发生病变,出现如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等症状,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甚至出现跟缺锌相似的“异食癖”。

6.正常人,皮肤是白里透红、紧致、富有弹性和有光泽的,贫血者皮肤干燥,毛发枯黄、毛发分叉易断裂

缺铁性贫血的三大症状是什么(什么是缺铁性贫血)(3)

缺铁性贫血高发人群:

孕妇、乳母、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女性和老年人,都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妇女怀孕后由于生理需要增加往往会出现生理性贫血,乳母、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时期因为需要量增加也是特别容易出现贫血的,成年女性由于每月一次的月经,出现铁的丢失,老年人因为机体功能下降吸收减弱,都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

铁的需要量:见表格

由表可见,不同年龄组人群,进入青春期的14—18周岁的女孩、孕期妇女和乳母需要量是最高的。

缺铁性贫血的三大症状是什么(什么是缺铁性贫血)(4)

中国居民膳食铁参考摄入量(mg/d)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饮食补充:

缺铁性贫血的三大症状是什么(什么是缺铁性贫血)(5)

常见食物含铁量(mg/100g)

1.营养健康教育,正确的指导人们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膳食搭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预防营养缺乏病的方法。

2.指导人们学习辨别和使用含铁的营养强化食品,如加铁酱油、铁强化面粉等。

3.提高食物中铁的吸收和利用率,食物中含的铁多数是三价铁,不能被人体利用,只有二价的铁人体才能利用。维生素C能够起到把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的作用。蔬菜水果含维生素C比较多,可以适当多选择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酸枣、柑橘类、猕猴桃、鲜枣、辣椒、番茄、胡萝卜等。

4.食物中的铁分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两类,动物性食物含的主要是血红素铁,吸收率和利用率较高,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含有较多的草酸、植酸,影响铁的吸收,无论吸收率还是利用率都比较低,像我们常提到的红枣、菠菜、枸杞等,并不能很好的起到补铁的作用。

食物中含铁最丰富的是动物血和动物肝脏,其次是瘦肉、蛋黄、动物肾脏等;植物性含铁比较多的有大豆、黑木耳、芝麻酱、干果等。

5.也可以选择铁补充制剂,具体用量参考说明书或咨询专业人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